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菊潭文学

菊潭文学

柔 情 云 露 山

柔 情 云 露 山

发布时间:2010-10-27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10-10-27

       山有神,水有韵,神韵尽在云露山。
       云露山,满目的翠绿让人心醉。翠绿浸润着丰茂的树木,灵动的鸟儿衔着翠绿唤醒每一个晨曦。云露山就像一个清丽的少女,那样丰盈,那样曼妙,那样秀美,那样香艳,每一寸肌肤都反射着风雨的恩泽,走近她,你会感到有一种柔情,令你的身心、情感、思想和灵魂瞬间便沉入这种柔情之中。
       总想知道云露山的柔情有多深?悠悠地掀起她的历史面纱,我看到了夕阳映照下,越国大夫范蠡陪伴西施在这里弄草养花。范蠡出生于内乡,有极高的军事才能,相传他辅佐越王勾践消灭吴国后,毅然弃官,携夫人西施在云露山隐居,后出山经商,定居于山东定陶,名为陶朱公,后人尊为“商圣”。
       我也看到了唐王李世民与爱妃在这里惬意赏景。据说,药王孙思邈离开长安宫廷后,一走七年,李世民一直想念这位名医。尤其是贞观十九年,唐王已是晚年,身体越来越差,于是派精通地理的学士蒋亚卿到名山大川寻找孙思邈。蒋亚卿经过努力,很快在云露山找到了正在采药的孙思邈,并告知唐王需要他回朝奉君,令火速返回长安。孙思邈自知圣命难违,便打点行装,带着所集奇效名药,所炼长寿仙丹,立即离开难舍的云露山。回到宫中,不仅用云露山所采中药治好了唐王疾病,还讲述了这几年行踪,大赞云露山乃人间仙境。不由激起了唐王兴趣,便由孙思邈陪同,悄然带上爱妃武则天来到云露山,并在一个环境幽静的碧潭中与爱妃沐浴嬉水,尽情游乐。此后,人们便把此潭叫唐王潭。
       我还看到了金代伟大诗人元好问携家人在这里垂钓养心。元好问任内乡县令期间,获知云露山风景如画,清爽怡人,便时常带家人到此习文养性,赋诗填词,写出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等许多名句。
 朝雨夜露,皓月犹在,这些足以秘示云露山蕴含的柔情了。
 涉过辽远的岁月深情回望,望到了云露山下的中州名镇马山口。早在新石器时代,这块土地上即有先民繁衍生息,朱岗遗址就反映了新石器时代上古人类已在这里生产生活,体现了马山口的历史渊源。马山口东汉留名,唐初封镇,据清康熙《内乡县志》载:“马山在内乡东北五十里,与麦子山相接。世传汉光武帝(刘秀)初起兵徇地于此,得善马,故名。又青山、梅子、花北三河汇流于此,故名马山口。”马山口地处要塞,古称“咽喉商洛,脉络川陕”,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文物古迹较多。朱岗寨系仰韶文化遗址,镇北1公里有古汉城遗址,汉光武帝刘秀率兵经此,留有试剑石、点将台,并为冯异大将军修有庙宇和墓葬;三国时,曹操派夏侯敦镇守此地,防刘备从汉中突袭;唐王李世民、闯王李自成也曾拥兵达境,现有唐王寨、王场等历代遗迹;清时四大理学家之一王检心晚年息心讲学于云露山宝塔寨,死后葬于此。
       马山口还曾以全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而久负盛名,从民谣“月亮走,我也走,我跟月亮赶牲口,一赶赶到马山口,吃牛肉,喝烧酒,大戏、故事样样有;药材行里有金钗,山货行里有猴头,买来布匹缝衣裳,买批铁锅下汉口,不枉一路多辛苦,不亏来到马山口”,就说明马山口昔日堪称一大古镇、重镇,这也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联。它系伏牛山南麓门户,为北通京津、南下湖广、西进秦晋、东达汉沪之要塞,虽系乡村集镇,但上连各大城市,具有城市之尾、乡村之首的特点,历代承担着沟通各地物资交流的重任,在商贸往来中举足轻重,故在清末民初《中国袖珍地图》中有马山口而没有内乡县名,有“远省知马山口,而不知内乡县名”之说。
       马山口的丰厚底蕴赋予了云露山灵气和神韵,山的秀美与水的灵美流淌着千秋岁月的丰盈惠泽。深秋,就让倦怠的心紧紧依偎在恬静的云露山怀中,看红叶尽染,读白鹭舞蹈,听竹林吟唱。  
       云露山充满柔情,但不小家碧玉;云露山清朗纯净,但质朴唯美,动人魂魄,就像一幅水墨画,神韵尽在幽谧的疏笔画风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