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潭文学
难忘北京之行
难忘北京之行
发布时间:2010-10-11
人到中年,虽然也到过不少旅游胜地,然而能到北京一游,则是我梦寐以求的多年夙愿。国庆节前夕,我终于梦想成真,如愿以偿地到达了祖国的心脏――北京,耳闻目堵了首都的风采。
旅游车在十几个小时之后,终于把我们带到了北京。在北京接待我们的导游是一位面色黝黑、口齿伶俐的男士,为人热情。当他得知我们来自一个伏牛山的小山城时,服务更加周到。沿途、景点,他都耐心仔细地介绍着。
天安门广场
上午8点左右,我们一行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北京天安门广场。经过安全检查,走进天安门广场。站立广场,环视四周,听着导游的介绍……从小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长大,电视中天天出现的画面,今天,雄伟的天安门真实展现地在我的眼前,我感慨万分,心潮澎湃,眼眶顿时涌出一股热流。
我们紧跟着导游,认真地听着他的解说:坐落在天安门广场北端的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是明代皇城的正门,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后称天安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通高33.7米。在雕刻精美的汉白玉须弥基座上,是高10余米的红白墩台,墩台上便是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城楼下是碧波粼粼的金水河,河上有五座雕琢精美的汉白玉金水桥。城楼前两对雄健的石狮和挺秀的华表巧妙地配合,使天安门成为一座完美的建筑艺术杰作。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从此天安门城楼成为新中国的象征。
广场的南面是毛主席纪念堂,西面的人民大会堂和东面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及中国革命博物馆遥遥相对。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在广场的中央。广场上空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与天安门城楼上的五星红旗遥相辉映,蔚为壮观。广场上人头攒动,人流如潮,还有好多不同肤色的外国人。正当我们互相拍照之时,一对年纪五十多岁的美国姐妹,一边招呼我们帮她们拍照,一边拉着我们同事的孙女一起留影。看到气势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庄严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等举世闻名的建筑物定格在我们的相片里时,一个个绽开着欣喜的笑容。
故 宫
下午,我们游览了故宫。
“哇!这里真大啊!”一踏进故宫我情不自禁地说。
故宫气势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故宫,位于北京城的中心,于1420年建成,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明代有十四个皇帝、清代有十个皇帝曾在这里居住。故宫建筑宏伟,殿阁成群,四周环绕十米多高的长方形城墙,城外有五十二米宽的护城河。城墙四面各有一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精美奇巧的角楼。城内占地七十二万多平方米,有各类宫殿房屋近九千间,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我们是从故宫中轴线往里参观的,进入午门往北走一段路,来到了太和殿,太和殿是故宫第一大殿,这里是当年皇帝举行登基大典和大臣们上早朝的地方,很庄严,很气派,真是叹为观止!
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全部木质结构,而且所有的木质构架没有一个钉子。宫殿为青白石底座,高大的屋脊,黄色的琉璃瓦,到处是龙的图案,并饰以金壁辉煌的色彩。
在故宫里,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三大殿”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远望去犹如神话中的琼楼玉宇。第一座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人们称它为“金銮殿”,这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
故宫内最大的花园是御花园,位于宁寿宫内。迈入园中,只见人工堆砌的山头高耸,古树参天,亭台呼应,曲廊委婉。堆秀山上奇石怪树,犬牙交错,变化多姿,风景优美,令人流连忘返。
从神武门出了故宫,不远就到了景山公园。上至山顶凉亭,鸟瞰故宫,尽收眼底。这个亭子,正在故宫的中轴线上,从天安门到地安门,成一条直线。据说,故宫正是按这条中轴线建造的。
颐和园
第二天上午,旅游车又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颐和园。
颐和园,全园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公顷,有不同形式的古建房屋3000余间。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环绕山、湖间是一组组精美的建筑物,全园分三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玉澜堂、乐寿堂为主体的帝后生活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的风景游览区。全园以西山群峰为借景,加之建筑群与园内山湖形势融为一体,使景色变幻无穷。
我们信步走入了辉煌雄伟的东宫门。游览中园内绮丽的景色尽收眼底:雄伟壮观的佛香阁、娇媚动人的昆明湖、悠长古朴的十七孔桥,绿柳掩映的玉带桥……
颐和园的水面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特别是南部的前湖区,烟波淼淼,西望群山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6座不同形式的拱桥掩映其中;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既是通往湖中的道路,又是一处叫人过目不忘的景点,造型十分优美。游览船上的石舫、画舫,做工极其精细,显尽古典豪华,无论是俯视,还是仰视,都令人啧啧称赞。游人坐在游船上,荡漾在昆明湖中,人在湖中,只觉得水天开阔,远近高低的不同美景相映生辉,犹如人在梦中游、人在画中游、人在仙境游之感。
最引人注目的是万寿山和佛香阁了。万寿山前山的建筑群是全园的精华之处,41米高的佛香阁是颐和园的象征。以排云殿为中心的一组宫殿式建筑群,是当年慈禧太后过生日接受贺拜的地方。佛香阁是园内的建筑中心,踞山面水,雄伟壮观。水天空阔的昆明湖,旖旎动人;十七孔桥如同一条彩虹横卧湖面;一线西堤纵贯南北,堤上六桥掩映在绿柳之中;万寿山下昆明湖畔的长廊,共有273间、全长728米。长廊将勤政区、生活区、游览区联为一体。长廊以精美的绘画著称,计有546幅西湖胜景,枋梁上绘有8千多幅人物故事、山水花鸟,1992年以“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
颐和园优美的自然景色,丰富多彩的建筑,精美的文物陈设,杰出的造园艺术,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长 城
第二天下午,旅游车载着我们来到了12700多华里长的长城。
它是中华民族勤劳智的结晶;它被誉为“世界奇迹”;它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这里险峻陡峭,草木葱葱,风景壮美。冲上烽火台远眺群山,只见金秋时节的长城:远山含黛近山浓,峰岭迭翠走蛟龙。如果冬季,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会是多么畅意的北国风光啊。站立长城,环视四野,无言的震撼,所有的形容都已苍白无力。默默地和它对话,听每一块砖石讲述着历史,奇迹,血泪和丰功伟绩。
古人为防匈奴搔扰边境,而修建万里长城,一砖一石,依山修建,绵延万里,只有在身临其境时,才能体会长城的伟大,才能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走在长城古道,站在烽火台上,有关长城的历史画面在脑海中不停地变幻:一会儿丝绸之路上,悠扬的驼铃声由远而近,队队满载着东西方奇货珍宝的商旅往来;一会儿是旌旗蔽日,狼烟四起,兵器碰击,人喊马嘶;一会儿是北方各国的首领朝觐中原王朝的队伍……“吴宫幽草埋花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箭垛、阶梯、烽火台、凹凸不平的每块墙砖上面,叠迭着一代又一代戍边将士的热血,每一块砖石,似乎闪着篆字与青铜的光泽,闪着戍边将士莹莹的相思泪光。
我们终于登上了八达岭。站在烽火台上,居高临下,极目远眺,山好险,树好青,只见群山无边无际,气势豪迈,磅礴雄伟。长城,你曾经抵御了北方匈奴,保卫了这块广阔的炎黄子孙繁衍生息的土地,你是龙的象征,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抚摸着毛主席亲笔题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石碑,真是感慨万千。如今的长城已不再是屏障,而是中华民族古老历史的见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这次北京之行,虽说是走马观花,虽然还有许多景点没有游览,可北京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天安门广场的雄伟壮观,颐和园的建筑和绘画艺术之美,故宫的威严与肃穆,长城的雄伟气势、海底世界的奇特景色,鸟巢东倒西歪的建筑设计、水立方的清丽静雅、体育广场的宽阔净美,珍珠馆的琳琅满目……都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