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菊潭文学

菊潭文学

用心耕耘的敬畏与感动

用心耕耘的敬畏与感动

发布时间:2010-09-01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10-09-01

――解读徐海林新闻背后的信息

 

 现在已是秋天,云淡的秋色很是迷人,淡淡的桂香飘满空中。这个季节里,又有多少成熟的果实挂满枝头?面前是一本厚厚的《我用心在说》,我仿佛面对一颗熟透的果子,感受春风夏雨中孕育的艰辛。这是内乡县资深新闻记者徐海林近年来新闻作品的结集。捧在手里感到沉甸甸的震撼,当穿行在作者密密麻麻的文字丛林,解读内乡火热的发展气象时,心中升腾着抑制不住的热流和冲动。再次静心品读作者的心声告白,那份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敬畏和感动,就像一杯浓香扑鼻的春茶萦绕于心。

徐海林是一名高产记者,也是一名大手笔的制作者,用“铺天盖地”来形容他的作品和新闻写作一点也不过分。打开三级党报,他的名字和作品时常占据着头版要闻。这是一个“用心执着”的耕耘者,身为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既是主抓全县新闻工作的领导,又是冲锋在新闻采写一线的“尖刀兵”。在二十多年的新闻生涯里,他用发表的千余篇作品和300多篇头版头题文章,诠释着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实力和作为,荣获了各级新闻大奖和南阳市十佳新闻工作者称号,成为圈内瞩目的“名记”。他在用文字编织着秀美风景的同时,无意中也把自己打造成一篇待解的新闻。透过他厚重大气的作品,那火热跳动的脉搏点燃激情,那酣畅淋漓的文字鼓舞人心,那赤诚火热的情怀感人肺腑,那勤奋跋涉的足迹励人奋进。

所以我个人以为,解读徐海林新闻背后的信息,远大于解析和赘述其文字表面的意义。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判断,是我在他的字里行间读出了一位新闻工作者热爱生活、讴歌生活、服务生活的“真性情、真执着、真操守、真付出”。其次一个原因,是我们看到了生活中太多的现象: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制造着喧嚣热闹,但留下的敬畏与感动却越来越少;这个世界无为消费的人群越来越多,用责任、道义和热爱坚守生活的人却越来越少;这个世界随波逐流的人群越来越多,清醒保持灵魂向标的人却越来越少。所以把徐海林的新闻写作放在这个背景下来观照,就显出别样的意义。那就是,当我们静心面对和审视生活,看到了一种务实的态度、标高的选择、感人的追求,犹如面对喷薄的火山,灿烂的光焰下涌动着炽热的情怀。

 

           用热爱书写生活的品质

 

歌德说:没有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建立在热爱的基础之上。可见,热爱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品质。只有全身心的热爱,才能产生全身心的投入,实现全身心的创造。

徐海林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步入新闻殿堂,一路风雨走过了二十多年。无论是从部队复员回乡被安排在县广播站当编辑、记者,还是下乡在基层乡镇;无论是在文化系统,还是在宣传部门;也无论是普通工作人员,还是走上领导岗位,他都对新闻工作始终如一爱之深切,足迹遍布内乡山水,翻山水寻找新闻,绞尽脑汁写诗作文。这种热爱是深入骨髓、无怨无悔的以身相许。因为大家太清楚了,古往今来,但凡作文弄字之人,干的都是坐折冷板凳、捻断三根须的活,假如没有真心的热爱,是断难做到不离不弃。那份用心血烹煮文字的寂寞与煎熬,也非亲身经历者所能体验。所以,以他二十年对新闻事业的执着牵手,足以看出心中的痴情与眷恋。诚如作者自己告白:“20多年来,我对新闻事业唯一的一个感觉就是喜欢,是真真切切发自内心的喜欢。回过头想想,爱上新闻事业的的确确不容易,这就像爱上一个人一样,必须怀着责任、带着执着去爱,仅有激情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这样,你才能会获得真情回报,才能用这字字句句行行页页的美丽拼装,去再现内乡65万人民跨越发展的历史。”

正是这种发自心底的热爱,让他一路前行,风雨无阻;正是这种掏心掏肺的热爱,使他执着坚守,无怨无悔;正是这种对事业之爱,升华出他对生养自己的土地和内乡人民的热爱;正是这种渗入血脉的热爱,让他深悟出作为记者的深切感怀,“无论什么时候,记者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切记你不是领导,你永远不可盛气凌人,你永远都要记得你是人民的服务员,你是时代的记录者,你更是一名永远都在学习向上的小学生。”正是热爱的力量,让他精力充沛,意气风发,始终像拧足劲儿的发条奔走在新闻采写一线,不仅工作日满满当当满负荷工作,而且贴补上节假日、星期天也在所不惜,甚至挑灯夜战、通宵达旦,已成家常便饭。他在热爱中收获着忙碌,收获着充实,收获着快乐,收获着精神世界的富足,收获着创造的价值和意义。此态度、此品格,在物欲噪噪的现实实在弥足珍贵。

从累累硕果的头版头题到千篇重磅新闻,从《我的心在说》到《我用心在说》,徐海林创下了一个个新闻写作的高地,用一以贯之的热爱构筑着生活的坐标――排拒浮躁,甘守寂寞;拒绝喧哗,沉淀内心;勤奋不辍,埋头耕耘;坚定执着,踏实用心,用可贵的精神态度提供了励人学习的现实范本。其用心之真、用情之深不能不令人感动和敬畏!

          

用担当挑起责任和使命

 

“用先进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情操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题灵魂。作为一名成熟的新闻记者,这既是牢记于心的基本准则,又是检验工作的行动标杆。徐海林作为内乡大地养育成长的“土著”儿女,始终不忘故土恩情,把关注发展、讴歌发展、宣传发展,聚焦发展,作为多年来新闻宣传的忠实实践,把内乡大地改革发展的最新成果与活动及时地报道出去,让内乡的声音第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在全国媒体掀起一轮轮舆论的热潮,在新闻界形成了众人瞩目的“内乡现象”。

收入《我用心在说》中的二百多篇作品,是作者近年来发表在中央、省、市三级党报的部分作品,忠实地记录了2004年到2009年内乡经济社会发展巨变的轨迹和成就。纵观这些作品,无论是“今生有缘”部分的通讯和特写,或是“隐形翅膀”的消息作品,还是“激情如歌”的访谈作品、“爱意绵绵”的文艺作品、“我心永远”的心声告白,都始终高奏着一个旋律――发展的内乡在崛起,开放的内乡在奋进!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65万内乡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正全面振兴、冲出洼地、走向崛起、走向辉煌。可以说,这是一部激荡着内乡人民励精图治的畅想曲、一部开放发展的进行曲、一部干事创业的交响曲,一部振奋人心的冲锋曲,主题鲜明、鼓舞斗志、催人奋进!

这就是徐海林,一个用担当挑起责任和使命的人,一个把个人奋斗融入发展大局的人,一个用实绩来验证的合格新闻工作者,一个用良知来拷问的称职新闻工作者,一个心系发展、不辱使命、服务大局和人民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在他的眼中,内乡的土地情深意浓,服务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服务内乡人民、追求美好和谐的幸福明天,是他义不容辞的永恒使命。所以他用心记录着内乡的发展,用眼睛勾勒着创造历史的人民,用心灵捕捉着火热的脉搏,用双手描绘着灿烂的生活。面对他弘扬正气、褒扬成绩、推介内乡的火热举动,外界责问“你咋光说好?”时,他是这样铿锵回答――“任何一个有良知的儿子,纵然母亲有这样那样的落后和不足,甚或是错误,也绝不影响母亲在他心中的伟大。我永远都是内乡母亲有良知的儿子,我永远都是内乡形象的代言人,我将永远高调宣传推介在建设富强美好和谐新内乡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好官!”

这是徐海林的心声,也是徐海林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的真情告白。难怪于身居偏僻的山区小县,他能把新闻宣传工作做得那样火爆,那样辉煌,那样耀眼,这不能不说与他强烈的使命、责任感密切相关。徐海林正是把他全心热爱的新闻事业,当作生命中的重要部分去珍视,当作一项伟大的事业去奉献,当做一种伟大的艺术去创作,当作一种巨大的财富去经营,当作一种神圣的使命去奋斗,当作一种崇高的责任去担当,当作一种至高的境界去追求,才写出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县委、政府的优秀作品。

从《我的心在说》到《我用心在说》,这不是文字表面的一次简单重复,也不是空间概念的一次转换,而是一次充满艰辛的跋涉和跨越,是一次思想的再升华和实践的再深化,是一支用心交给内乡人民和内乡大地的真情恋曲。生活灿烂,赞歌不绝,徐海林用责任和使命谱写的担当,用满腔真诚书写的敬畏和感动,将伴着飘溢的墨香耐人品读。

 伟人说:用力只能做到合格,用心才能达到优秀。徐海林,其“用心在说”的新闻事业,将创造更加美丽动人的风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