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菊潭文学

菊潭文学

我 的 名 字 叫 国 庆

我 的 名 字 叫 国 庆

发布时间:2011-09-16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11-09-16

    1964年10月1日,正值建国15周年,我在内乡县人民医院出生,接生员笑呵呵地对父母说:“今天是国庆节,孩子就起名‘国庆’吧。”父母很高兴,自此我的名字就叫王国庆。
    四十多年来,我亲身感受到家乡的变化,祖国的强大,也为自己叫“国庆”感到自豪。每年国庆节,许多朋友都“逗”我:“你真牛,全国人民都庆祝你生日,你小子福分不浅呀。”这时,我总是沉浸在一种无法比拟的幸福之中。对我来说,“国庆”的名字也成了一种动力,使我在成长历程中一直告诫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干有益的事,要无愧于“国庆”的名字。
    在建国62周年到来之际,我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撷取两个与“国庆”有关的故事与大家共勉,以此纪念祖国62岁生日。
    1991年10月1日
    当时,我在内乡县图书馆工作。作为一名年轻干部,组织上把我抽到县扶贫工作队,到贫困村开展工作。10月1日 这天,天高云淡,金风送爽,下午主持完图书馆举办的“迎国庆”有奖读书活动,立即和另两位工作队员一起,坐车赶往所包村乍曲乡清泉村。
    山路崎岖不平,车开得很慢,一路颠簸,夜晚8点方到村口。眼前漆黑一片,不见灯光,偶而传来一两声犬吠使山村显得格外空旷。村支书、村主任拿着手电筒迎上来,一句“这里还没通电”,使我们的心情立时变得沉重起来。及至到了村部,点上煤油灯,才看清这是四面透风的三间土坯房,几把小椅,三张柴床,简陋得出乎我们的意料。通过聊话,了解到该村基本情况:清泉村1800余人,山多地少,人均不到一分地,无集体企业,是目前内乡县唯一没有通电的贫困村。由于没电,村民们需跑几十里山路到邻村磨面;由于没电,外面的姑娘不愿嫁来,清泉村成了有名的“光棍村”;由于没电,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有一年大年三十,一后生翻山越岭到外村亲戚家看电视,深夜回来时不小心滚下山崖,酿成悲剧……
    听着村支书、村主任的叙述,我的眼睛湿润了,对于生在县城、长在县城的我来说,真的想不到身边还有这么贫困的山村。今天是“国庆”节,也是我27岁生日,一种从未有过的、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那就是靠我们的努力,让清泉村结束没电的日子,改变落后面貌,走上光明之路。
    可光有热情是不行的,办电需几十万元呀。村集体没一分钱,全靠村民们集资,每人平均200元,有的家庭人口多就需上千元,这对家家没存款的村民们来说何其难呀!那些天,我们挨家挨户做工作,连续召开村委会、党员会、群众代表会加压鼓劲,每个工作队员还捐款1000元,把村民们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仅半个月就筹够了全部集资,无一家拖欠。而在整个集资、架电过程中,不知有多少感人的场景令我泪流满面:为集资,全村的耕牛卖光了;每个村民都贷了款;一个身患重病的老党员,让孩子们背着,把从亲戚家借来的钱交给我们……为架电,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把一根根电杆拉上山;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村民们把接媳妇的新花被褥拿出来,让架电师傅铺盖;老村长负责购买电料,操心劳累,心脏病猝发倒在工地上……正是靠着这种“人心齐,泰山移”的精神,不到三个月就完成了架电任务,入户率100%,我们3名工作队员还分别与所在单位协调,得到支持,筹资几万元为清泉村建了两层20间的新村部。1992年除夕夜,清泉村正式通电,万家灯火,照亮了整个山村,村民们欢呼雀跃,敲锣打鼓涌向村部,跳起了秧歌,演起了节目。我也陶醉在欢乐气氛中,并从心中明白了一个道理:“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每一名党的干部,只有心中装着百姓,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老百姓才拥护你、敬佩你、支持你!
    2001年10月1日
   “宝天曼”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一万公顷的茫茫林海内群峰竞秀,谷幽花香,尤其是核心区,天然林依然保持着过渡带生态系统的原始状态,古木参天,遮天蔽日,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许多南北珍稀植物和珍禽异兽在这里繁衍生息,被誉为“天然的绿色宝库”、“神奇的植物王国”。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内乡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打造“宝天曼品牌”、建设“旅游名县”的战略目标,倾全县之力、集万民之智开发建设宝天曼景区。
    10月1日这天,我刚任内乡县文化局办公室主任,就接到通知,让我到宝天曼考察体验,撰写导游词。说实话,在这之前我从未到过宝天曼,也没写过导游词,对我来说这个任务太艰巨了!本想推辞,但转念一想:既然领导信任我,说明我有这个能力,况且今天是建国52周年,是我37岁生日,在这举国欢庆、万民同乐的“国庆”节里,我没有理由退缩当“逃兵”,只要敢于挑战,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当时,宝天曼刚刚开发出三条游线:森林生态游、奇石险峰游和秋林瀑布游。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我吃在山上,住在山上,每天清晨6点起床,晚上8点回来,逐条线路、逐个景点踏查观看,虽然非常劳累,但每个景点都给我带来身心的愉悦,特别是登上海拔1830米的最高峰曼顶,远近景色尽收眼底,云蒸霞蔚,瑰丽无比,不觉心旷神怡,顿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概。美丽的景致也使我文思泉涌,仅用一周时间就写出了2万多字的宝天曼导游词,赢得了县领导和社会各界好评。其后,我又连续写出了“雄浑宝天曼”、“诗意宝天曼”、“鸟鸣宝天曼”、“蝶舞宝天曼”、“杜鹃花开宝天曼”、“宝天曼的绿”、“感悟宝天曼”等系列散文,经有关报刊、网络媒体载发,反响强烈,并结集出版了《魅力宝天曼》书籍,我也为宣传家乡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感到由衷高兴。
    我的名字叫“国庆”,在我47年的人生当中,已与“国庆”结下不解之缘,“国庆”节这一天,还有许多有益的故事令我鼓舞,令我难以忘记,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爱家乡,我爱中华,祖国永远在我心中。在这里,在祖国62岁生日到来之际,我愿代表所有叫“国庆”的朋友,衷心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年轻,永远繁荣,永远辉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