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潭文学
不懈的追求
不懈的追求
发布时间:2011-06-17
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判自己!每当“七一”建党节到来时,我常常独自捧着党章,饱含泪花,重温入党誓词,回想自己曾经在那铁锤与镰刀组成的鲜艳党旗下,我举起右手庄重宣誓,那震撼人心的誓词依然记忆犹新。因为为了加入光荣的中国共产党,我在红色信仰中,走过风风雨雨,健康成长,经历了不懈的追求,接受了党的考验,才能加入党这个大家庭,成功实属来之不易,我要培加珍惜。
我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父亲先在公社中心校教书,后来转到镇政府工作,我自小受到红色熏陶,还在父亲的自行车背往返于乡间泥泞小道的时候,父亲就一句一句地教会我唱催人振奋、意气风发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长征》等革命歌曲。那时候,看的基本是《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红色电影,满脑子都是方志敏、董存瑞等英雄形象,领略到共产党员在艰苦岁月的丰功伟绩。后来,中学毕业承蒙党组织的培养,在镇政府当集体干部的时候,通过参加党课等活动学习,使我对党的认识更加深刻,在其他同志的关心下,我一直盼望着能入党。1993年,我满怀信心地向党组织靠拢,第一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没想到这次出师不利,没过多久,镇委一名组织干事找我谈话,他给我斟了一杯青茶后,微笑着肯定了我的入党积极性和出发点是很好的,年轻同志就是要树立远大理想,争取更大的成绩。这名干事话锋一转然后委婉说,鉴于我对党的认识还不足,这次组织上暂时没有考虑我入党,希望我不要灰心丧气,进一步加强学习,争取早日入党。
这一次没有被批准入党我没有灰心意冷,此后,我每天早上按时到办公室,打开水、扫地、夹报纸等认真负责,加班加点记录通知、撰写报道、校对文件一丝不苟,见到老同志嘴巴还甜一点,满以为这样就可以达到入学的条件。1995年,我第二次向党支部申请入党,没想到党组织还是没有批准。那天晚上,我感到有点委屈,在任镇主要领导的父亲面前大倒苦水。希望父亲出面和镇委主要打声招呼,及早批准我入党,母亲也为我积极向上的精神所感动,在一旁为我打气,说什么临近城皇庙要抽到一枚好签,督促父亲该出手时就出手。父亲抽了一口烟后沉着说:“成功有方法,失败有原因,您申请入党必需要用心去争取。”说到这里父亲又补充:“党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只要您提出申请条件成熟了组织上就自然会批准你入党,我绝对不会为您打招呼,我也没有这个权力。”说到这里,父亲教育我人生要学会面对挫折,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同时他引导我应该从那里入手,鼓励我坚信和依靠党组织,争取党组织对我的培养,坚定跟党走,入党一定能成功,只是时间的问题。
我很快安下心来,把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了党,认真学习党章,看得最多的是《支部生活》,从自身上找出差距加以改正。我始终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真情服务、真诚奉献展现镇干部的公仆形象。那时候我在镇政府任人事助理。有一位干部说我搞错了他的工资,他向我通报后并在人前人后说了一些不良的语言,我找有关政策核对后,又向人事局工资股请示,其实按政策没有错,只是他不理解。本着对同志的负责,我主动和这个同志沟通,还和他亲自到县人事局核对。通过微笑服务,使这个同志意识到自己的说法是错的。与此同时,我还为宣传本地日新月异的变化写了大量的文章,有效地提高了本地知名度,多次荣获上级的表扬。1998年家乡遭遇百年不遇的台风,那时正值讯期,海水犹如咆哮的猛兽,疯狂扑打着围堤,在这紧急关头,我在领导的带领下,紧急组织抢险队伍,及时疏散群众,运送抢险物资,直到惊涛骇浪退去,才从第一线撤回。这一年,我还是没有加入党。这时候,我困惑迷惘过,就在想断了入党这个念头的时候,看到我的同事们,有部份是集体干部或者是事业编制干部,尽管工资不高,但他们对党的事业却无限忠诚,扎根于基层从来不顾及得失。正是这份激励,这份集体的凝聚力,把我深深地吸引了进去,使我不良的念头瞬间即逝。
挫折,丝毫没有动摇我对党的忠诚信念,我依然调整心态,积极工作,常常暗暗地背诵毛主席诗词中的名句“雄关漫道真如铁,如今迈步从头越”来勉励自己,进一步做好工作接受党的呼唤和考验。工作当中,我积极参加学历证书学习,先后获得大专和大学毕业证书,为做好工作进一步打下扎实基础,我用行动在渴望着和等待着,其间,镇领导送给我许多殷切的关怀。2000年,党组织终于批准我入党。
回首过去我思绪万千。虽然我的入党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程,但是我对党的信仰和忠诚是无怨无悔的。可以说入党是我人生的信念和追求,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我将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学习,用更加出色的行动和成绩来为党旗增辉,不辱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