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菊潭文学

菊潭文学

知行合一 ――读《活法》有感

知行合一 ――读《活法》有感

发布时间:2011-06-10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11-06-10

      在单位偶遇《活法》一书,读后深有感触。
     《活法》作者稻盛和夫是位日本人,该书讲的就是作者如何运用一种哲学思想把自己所创办的企业推向行业中的翘楚。
      伴随作者走向事业巅峰的思想,源于我国明朝大哲学家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理论。知行合一讲的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思想与行动互补。
      书中,作者首先强调了思想之于行动的前瞻性和重要性。一个人的人生就是他思维的产物,“心不换物,物不至”即是作者坚定的信念,也就是说,只有自己内心渴望的事物,才能将它呼唤到可能实现的射程之内。我们首先要明白‘心不想,事不成’。”思想高远固然重要,但“神行千里,不若脚下一步”,我们也应明白“行”的重要性。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一件很小的事情,看起来很简单,简单到你的脑海里往往对这些事情很不屑,不愿去尝试,可真等到你去具体操作的时候,往往会觉得不是那么得心应手。
      譬如做菜。平时单看菜谱,看一些饮食方面的节目,上面讲什么时候放哪种调料,每种调料的剂量多少,各种调料的先后顺序以及火候的控制等,感觉也没什么难的,这个过程称之为“知”。以前我也有这样的感觉,直到有一天我开始自己做菜的时候,种种菜谱上没有提到的困难接踵而来,调料的量如何把握,火候是如何控制的,看菜谱等于是纸上谈兵,实际操作中才发现,原来想做好一道菜不仅仅是看看菜谱那么简单,在看菜谱与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之间还有一段距离,这个距离称之为“行”。简而言之,就是要系统地结合理论与实践,从理论中学习,在实践中细心体会,这样便熟能生巧,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由此以小见大,万事都要行中有知,知中有行。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工作中也是如此,作为一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工,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读读《安规》,看看《运规》,更重要的是实际操作技能要过关。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很多操作票,由于参加工作的时间较短,实际操作经验不足,平时一些典型的操作票看了不少,看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操作起来也没那么吃力,总感觉不就是按照上面的提示操作么,应该不会有什么难的。有一次实践了一次,才发现,过程远非书面上那么简单。你需要熟悉每个你所操作的设备,每个开关的具体作用等等,这些,操作票上是没有的。这要靠你平时多看多学多积累的,老员工的熟练操作可是多少次知行结合的锻炼啊。
      知行合一,除了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之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你心里想的要和你做的事情一致,你知道要怎么去做,并且肯定这是对的,这是有益的,那你就勇敢的做,不要有什么顾忌,此亦知行合一。如我们都觉得抽烟不利于身体健康,本不应该去抽,遗憾的是,很多人都知道这些道理,但是就是不去实践。
      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丰富自己,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自己认为是对他人、对社会都有意义的事情,就要好好坚持,努力践行知与行的结合,感悟知行合一的真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