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潭文学
赤 眉 映 象
赤 眉 映 象
发布时间:2011-03-25
就在一瞥的眼眸里已浸润了我的心,那含笑的桃花,那青绿的田野,那水绕的村庄……春天的赤眉镇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使我骤然涌出痴迷和眷恋,撩拨出的缱倦情弦瞬间便沉于春韵漫溢的画卷中了。
沧 桑 古 寨
赤眉镇因西汉末年赤眉起义军驻扎此地而得名。在赤眉镇东北一角,在空旷的地平面上矗立着一座古寨。古寨高出周围地面15米,东西长100米,南北宽80米,面积达800平方米。城垣为夯土而成,城门上书“赤眉古寨”四个楷书大字。据记载,古寨为赤眉起义军首领樊崇所建。汉更始三年(公元25年),樊崇率赤眉军由灵宝西进长安,途经此地高筑古寨,作为屯兵之所。而在当地至今还流传着古寨的神奇传说: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天下民不聊生。山东民众以红眉毛为标志,聚众起义,号“赤眉军”,麾师长安,夺取新莽政权。兵进内乡,已是隆冬,伏牛山和秦岭大雪封山,樊崇下令筑城,休养越冬。
经过将士努力,城墙城门楼筑好了。樊崇很满意,美中不足的是城内缺少一制高点作点将台。樊崇让将领们想办法,将士颇感为难。恰在此时,士兵来报,说有一骑驴老者求见。樊崇未及答话,却见一位白发老者,乐颠颠地倒骑毛驴而来。樊崇见状蓦然省悟:人说八仙中张果老倒骑毛驴,莫非是神仙到了。
老者来到樊崇跟前,翻转身子跳下驴背,果然仙风道骨,手持拂尘。樊崇急忙施礼:“道长驾临,有失远迎,在下樊崇,拜见仙长。”
老者笑道:“将军扶汉灭莽,义举天下,在此筑城,老朽也当尽地主之力,有帮忙的话,请将军示下。”
樊崇大喜:“道长若肯相助,全军将士感恩不尽。今欲筑点将台一座,隆冬取土不便,道长有何良策,请赐教。”
老道哈哈大笑,也不言语,席地而坐,脱下鞋子,拍拍磕磕,将鞋内灰土倒在地上,继而穿好鞋子,倒骑毛驴稽首告别。众将官见老道如此戏谑,忿忿不平,欲待嚷叫,奇迹出现了。老道刚从鞋里磕出来的灰土,由小到大发作起来,一时三刻变成方圆数十亩、高十丈的大土冢,一座点将台绰绰有余,足可供中军千人驻扎。樊崇大悦,同众将遥拜张果老,随即在土冢上扎营筑寨,操练人马,城内有城,巍巍壮观。
春暖花开,兵精马壮,樊崇带领人马进军长安。樊崇走后,人们纪念他筑城有功,将城池改名叫赤眉城。因义军全用朱砂染眉,晚洗早画,环城的小河沙石被染成五色玛瑙,当地人便称它为“洗眉河”。
时序越千年,峥嵘岁月稠。早在新石器时代,赤眉这块土地上即有先民繁衍生息,小寨遗址出土的鼎、钵、罐、斧等陶器和石器,就反映了新石器时代上古人类在这里生产生活的历史风貌,包容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等多种类型的文化因素,体现了赤眉镇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现在,站在古寨之上,放眼天地,那悠悠的白云浮游千古,那倒映着云彩的小河叠送涟漪,那河岸上的垂柳因风起舞。悠悠白云映出赤眉的古今变化,叠叠涟漪催人思绪万千,依依垂柳穿织着古寨的梦幻。如今的赤眉人民没有忘却值得骄傲的沧桑历史,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整旧翻新,使赤眉古镇的风物更添华彩。
豫 西 牵 牛
鱼贯口,在赤眉镇北6公里处,群山环抱,地形如袋,是赤眉入山隘口。每年初冬大风刮起,附近湍河老龙潭里群鱼贯出,顺河水经隘口出山南下,故得名鱼贯口。解放战争时期,名震中外的“豫西牵牛”战就发生在这里。
1947年11月,刘邓大军、陈粟大军和陈谢大军三支雄狮自东向西,逐鹿中原。刘邓大军、陈粟大军准备在豫南平汉线实施具有战略意义的大破袭战,陈谢部队如能吸引国民党精锐之师李铁军部,掩盖刘邓、陈粟大军的重要军事意图,才是对整个中原战场的重大贡献。陈赓将军在关键时刻一言九鼎,作出了既不躲避,也不硬拼,不斗武只斗智,以少部分兵力把李铁军这头“肥牛”牵入伏牛山中拖瘦拖垮,然后寻机歼灭的战斗方案。
8日,陈赓将军把“牵牛”任务交给十三旅和二十五旅的5千健儿。旅首长带领部队从南召出发,兵分多路,在沿途村庄大修锅灶和房屋,制造声势,引“牛”上钩。李铁军部误当是我军“主力”,就尾随上来,牛鼻子被牵上了。十三旅和二十五旅按照陈赓将军指示,用重武器打下了宛西门户镇平县,激李铁军“咬”紧我军,又放弃镇平奔袭内乡,准备牵“牛”进山。19日,我军以比攻打镇平更猛烈的炮火狠袭内乡城,城内守敌乱作一团,急忙向李铁军求援,其实我军围攻内乡只是佯攻,待李铁军率兵杀气腾腾而至,我军已悄悄沿湍河两岸北上进山了。
李铁军到了内乡城扑了个空,已经人困马乏,还没喘息过来,城北又响起了攻击的枪炮声。原来20日我军到达赤眉后,不见李铁军部的动静,旅首长考虑再三,决定派出三个连队返回城北五里堡挖战壕,修工事,请“牛”出城。并根据鱼贯口地形,准备在这里大打一次阻击战,狠揍敌人一顿,逼其进入深山中。鱼贯口党支部也组织群众修工事、磨面粉、做军鞋、捐土布,为阻击战出力。22日,返回五里堡的三个连队凭借战壕、工事再次组织战斗,向县城北门猛攻,按兵不动的李铁军终被激怒,率部倾城而出,紧跟我军直向赤眉穷追。23日凌晨,“牵牛”小部队配合前来接应的八连,在赤眉西北方向又打了一阵,故意“咬”这一口,惹“牛”发怒,让其乖乖往隘口方向移动。
李铁军看到我军多处书写的“总指挥部”路标,得意地说:“总算追上共军主力了!”遂率兵团数万人马从赤眉东北的夹道沟和鱼贯口南沟口蜂拥而上,仪仗装备精良,往鱼贯口的制高点大嘴岭上强攻。担任阻击任务的三营指战员,早已在鱼贯口布下布袋阵,严阵以待,同仇敌忾。战斗从上午九时激战到下午三时,英勇地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冲锋,顷刻间山坡山沟敌尸盈野,敌人不能前进一步,只得龟缩在山岭脚下。李铁军气急败坏,令大炮狂轰我方阵地,黄昏时分待敌人拥向我方阵地时,连一个人影也没见。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我军在打退敌人进攻后,马上停止战斗沿湍河北上,走小道穿山沟,向深山转移了。李铁军却狂妄起来,急向南京告捷,吹说已把陈赓“主力”逼进深山穷路,旋即又命令部队丢掉辎重,轻装追至深山。正当他沉醉在美梦之中时,传来了我军主力平汉线破袭战的胜利消息,鄂豫两省敌人完全陷入瘫痪状态。这时李铁军方如梦初醒,发觉上当,急忙拨马掉头,妄想向平汉线速驰奔援。待他疲惫不堪奔到西平时,已窜入我解放大军的包围中,落了个全军覆没的下场。他这个曾与陈赓黄埔同窗的“小弟弟”被牵着鼻子走了半个多月,“肥牛”拖成了“瘦牛”,最后让“陈大哥”给宰掉了。
“豫西牵牛”战永载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册,也给赤眉镇的历史增添了辉煌的篇章。六十多年来,这里的人民常以此感到光荣,他们发扬当年的战斗精神,改造山河,发展经济,合力建设美丽的家园!
花 果 飘 香
岁月无痕,桃红李白。每年桃花盛开的季节,赤眉油桃沟百花争妍,姹紫嫣红,漫山遍野都是花的海洋,赤眉镇已是全国最大的无公害油桃基地。
赤眉镇优势在林果,潜力在林果,希望在林果。近年来,通过不断培优壮大林果产业,嫁接改良油桃新品种5000余亩,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打响了“赤眉油桃”品牌,在此基础上,新栽嫁接板栗2200亩,新栽柿树1500亩,点播油桐1500亩,新开发核桃基地1万亩,栽植杨树3万亩,全镇以油桃为主的经济林达5.5万亩,达到“人均一亩林,户均三亩果”,改变了油桃“单腿独立”局面,使一枝独秀的油桃变成万紫千红的大花园,仅油桃和杨树两项,人均年收入达5000元以上,成为群众增收的主要来源。赤眉镇还以杨店村、东北川村为重点,以种植油桃为依托,引导群众由单纯的生产型油桃园改为生态式果园、观光式花园,在千亩油桃园建观光廊道,修水泥路,配套观光棚、篱笆等,打造了具有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线路――油桃沟,成为两村乃至赤眉镇的一大产业突破。每年油桃花盛开时节和收获季节,各地客商、游客和社会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地到油桃沟赏花采风、旅游观光、摄影留念,形成了以果带游的生态文化。
穿行在花香浓郁的油桃沟,金色的霞光在林间闪动,成群的蜂蝶在花间飞舞,心中不由荡起诗情:“又是桃花盛开季节,绯红的桃花似娇羞的少女,绽放着别样的笑靥。如春风,如春雨,把我燃烧的心化入这醉人的美丽中。”
新 村 风 貌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群众求乐、求美、求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改善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就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赤眉镇注重从农民最关心、最迫切、最容易见到实效的道路建设、环境建设入手,以政府引导、财政以奖代补、争取项目为手段,积极实施“三项工程”,使村庄环境在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中得以提升。
在这里,我看到了村庄整治工程:通过修垃圾池、建排水沟、拆违章建筑、消灭卫生死角,重点整治省道沿线的乱搭乱建,村庄庭院的脏乱差。全镇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硬化环线主干道21.3公里,村庄道路17.6公里,修建下水道 10.8公里,拆除小厕所、小猪圈、小柴堆600余处,安装路灯152盏,修建垃圾池25个,设定柴草杂物堆放处,建立“门前三包”责任制,彻底杜绝了垃圾乱堆乱放、臭气熏天的现象,建成了规划整齐、绿树成荫、庭院整洁、水网环村的北方“小江南”。
在这里,我看到了环境美化工程:按照“山青水秀、生态宜居”的建设理念,全镇造林面积达13万余亩,基本形成了“山顶青松环绕、山腰花果飘香、山脚绿水长流”的立体生态环境。全镇修建体育广场8个,治理坑塘9个,修建生态小游园11个、小花池86个,配套建设了喷泉、凉亭、瀑布、石桌、石凳,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积极引导群众改水、改圈、改灶,全镇试点村已累计建成沼气池 415个,安装太阳能338个,群众也过上了做饭不用柴、洗澡不出门的城里人生活。
在这里,我看到了文化长廊工程:对沿路、入村主干道两侧房舍墙面进行统一修缮、粉刷,围绕新农村建设、全民道德教育、二十四孝故事等设计内容,形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文化长廊,既美化了环境,又对群众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成为农村一道风景。
群众有存款、村里有项目,假山喷泉绿地、游园亭台楼阁,已经是赤眉新农村美景的真实写照。温总理的视察和油桃的红遍天下,也使赤眉的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更带动了集镇建设的日新月异。赤眉镇坚持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位一体”,仅2010年就投资2100万元,拆除了多年来影响集镇形象的十字街西南角违章建筑,投资300万元建起了2600平方米的商贸大楼,投资2000万元与南阳明升置业协作的集镇开发项目正加紧施工,与南阳久远实业公司达成3500万元的滨河新区开发项目已箭在弦上,可使集镇面积扩大一倍。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如今,赤眉的经济结构正在悄无声息的改变,而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工业项目就有5家。赤眉已经从单一的农业大镇向工业强镇、林牧大镇、生态名镇转变,赤眉人在桃花源里不知疲倦的书写着新的神奇,赤眉的明天也会像桃花一样开得更加灿烂,更加绚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