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潭文学
凡人琐事
凡人琐事
发布时间:2011-02-25
去年农历腊月二十五日,惊闻我的好友去世,我一点也不相信:前天,他说身上冷噤、咳嗽,我还陪他到诊所看病,昨天,他还上班,怎么?可就不在了?!可这却是真的!他才46岁呀!
我俩在一个系统,而不在一个单位,但他和我爱人一个单位,10多年前都认识,平时,我过星期回家,他也回家,很少谋面,只是最近两年我们单位实行改革,不再上行政班,我回家一般在爱人单位,我们才真正交往,由于脾气相投,继而密切接触了。
他很聪明,当年,单位招工,他以前三名的成绩招录进去,人们说他平时不怎么努力,竟然考这么好,招致人们眼红,对他的成绩产生了怀疑,上级查了半天,结果的确是真的才作罢。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他讲的两句比较经典的话。结婚,应该是好事,可是,他却说,结婚对别人是好事,对自己是坏事。因为别人结婚选的都是好日子,既能享受“洞房花烛夜”,又能收礼,而对自己,却未必是好日子,还要花钱递礼,喝多了喜酒既伤身骑摩托车还容易出事。他还说,随着社会和形势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聪明了,可我觉得人们越愚蠢了。原来电影上出现一男一女进门,电灯一拉,或者,看到蚊帐或床帘拉上,或床下放两双鞋,人们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可是,现在,荧屏上的色情镜头尺度很大,人们还是目不转睛地看。说真的,我读的书还是相当多,他说的都没有找到出处,应该属于他的原创吧。
他的父亲在我面前说,“我这儿子要不是爱喝酒,肯定有一个很好的前途。”这句话没说错。我听说过有关他的一件真实的事儿。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上级要举办演讲比赛以选拔人才,单位领导看这小伙子帅气精干,又有水平,便让他参赛,并且,安排他回家几天备战。谁料,他回家一直喝了几天酒,要比赛了才匆匆写好演讲稿,比赛前夜,又喝得酩酊大醉,参赛时仍然迷迷糊糊,效果自然不佳。然而,从他写的演讲稿的内容,就可以晓知他的才干了。他在演讲稿中写到,人生就像盐,放得少了寡淡无味,放得多了则苦涩无比,咸淡适宜当然味道鲜美,要想把握好的确很难。把人生比作盐,我真的还没有听说过。也许人生真的像驾车,如果争取时间越过一个红绿灯,有可能一直越过好多红绿灯,如果因为一秒钟的耽误,错过了一个红绿灯,就有可能把整个人生失去。他就是因为此,尽管很聪明很能干,干到最后还是一个一般职员。说到他喝酒,在系统上下几乎人人皆知,他是每天有事没事有酒局没酒局都喝,午餐喝晚餐喝,最后发展到早餐都要喝一杯,要不然就发呕难受。一天上午9点多,他到上级机关办事,单位一位副职拉他到办公室,倒了一茶杯酒,一定要他喝,也许是平常没见过大领导,有些拘束,或者是自己有这个爱好,在领导面前表露,有些难堪,他死活不喝,那位领导说,你背着我们时大喝特喝,到这里咋不喝了,我知道你这小伙子有这个爱好,喝了吧!他只好喝了。由此可以看出他爱喝酒的知名度了。说到他爱好喝酒这件事的渊源,他说,我原本不喝酒,刚参加工作时,单位几位同事常常约他去赴宴,他一般不参加,就是参加了,也是不喝酒,最后,同事们劝他说,作为一个男人,连喝酒都不会,还算一个男人吗?一来二去,他就学会了,后来居然成瘾了。
作为一名工作人员,爱好喝酒,想利用他的人肯定要以此作为征服他的突破口,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一定会认为他因酒谋私。事实上,熟识了解和与他共过事的人都知道,他尽管爱喝酒,但是不该喝的酒生拉硬拽他也不去,哪怕自己掏钱买酒喝。把别人的事情办好了,人家往他家送他一件酒、两条烟,实在退还不了,他必然安排爱人炒几个菜,拿出比送给他的还要昂贵的烟酒招待人家。
我在上级机关工作,他在基层,按说,我们不应该有深层次的关系,然而,我们的交往却很密切,主要是我也爱好小酌两杯,更重要的是我很喜欢和坦诚直率的聪明人在一起聊天。我认为,朋友交往,主要是彼此取长补短,和愚蠢的人及老奸巨猾的聪明人交往,学不到知识,长久交往,也没有太多实际意义,但是,如果和坦诚直率的聪明人交往,才能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而他就属于这类人。只要我一回家,我俩必然凑到一起谈天论地,到了上午,我俩坐到小饭馆,点两个菜,分一瓶酒,酒至半酣十分,更加口无遮拦,纷纷掏出心窝说内心话。在推杯换盏期间,我获悉了许多来自基层一线的真实信息,学到了许多处事的哲学和人生的经验。
朋友之间的交往都应该是真诚的。我从他那里获得那么多,必然对他以回报。因为他爱好喝酒,早晚晕晕乎乎影响工作,并且,常常误事,再说,单位推行了“绩效考核办法”,他的收入在单位往往最低。去年有一段儿,他萌生了退意,我通过给他算收入帐,引导他少喝一场酒多干一点活多一点收入。说真的,由于我的话比较朴实、还中听,甚至比领导的话都管用,他照做了,激情又燃烧起来了。结果,去年第四季度他的业绩大幅提升,收入当然大幅增加。谁料想,这一切来的太晚了。如果说我俩的交往对单位对他本人有不良效应的话,那就是他酒后好借用别人车的这个毛病是我给他养成的。因为他回家都是骑摩托车,酒后骑车往往不安全,我说,酒后哪怕借别人车回家,也比骑摩托车出事强。他又照做了,结果,他几乎天天喝醉,总是借朋友的车 ,尽管所用的车都是朋友的,恐怕单位的领导和同事认为他是以工作之便私自借用别人车辆,影响了单位的良好形象。
他去世的消息传开后,熟悉他的都认为他喝酒喝死了,事实上,他偏偏是由于感冒医院输错了水因医疗事故而死。对此,我有深深地遗憾,因为知道他感冒的,除了他的家人,那就是我以及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了,如果当时我要他到大医院对身体作一个全面的检查,并且,接受先进设备的诊疗,也不至于此,可是,他当时,仅仅是一般化的感冒呀!作为一个收入并不丰厚的家庭,一般都采取保守的治疗方法。在这方面,是否每一个人都应该引起重视,哪怕患小病小疾,也要到大型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因为生命不是多少钱都能换回来的呀!
我最好的朋友已经走了,我一直陷入深深地想念与遗憾之中,特写此文作为悼念。然而,在这里却没有留下他的名字,因为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尽管他身上有很多闪光点,我思忖再三,在这里还是不写出他的名字为妥,不过,凡是对他了解的,看到这篇文章,都知道写的是他。也许,这是留在世间的唯一一篇有关他的文章。老兄,请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