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内乡县抗旱工作督查通报(一)
内乡县抗旱工作督查通报(一)
发布时间:2012-06-27
6月21日全县抗旱工作会后,由县委、县政府派出的三个抗旱工作督查组迅速行动,分片对县直部门帮扶情况和各乡镇抗旱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现将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各乡镇抗旱工作开展情况
各乡镇高度重视抗旱工作,及时传达县抗旱工作会议精神,加大投入力度,落实各项措施,全力以赴抗旱,具体情况:
一是召开会议部署。各乡镇在县会议之后都紧急召开了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余关、马山、王店、灌涨、湍东、桃溪、赵店、赤眉等乡镇在召开班子会的基础上,分别在21日下午和22日上午召开了机关全体干部、村支书、村主任参加的抗旱动员会。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为推动抗旱保苗工作开展,多数乡镇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激励群众,支持抗旱保苗工作。赤眉镇拿出30000元,购置水泵15台、水管8000米、电缆线3000米;师岗镇拿出50000元,租赁3辆拉水车从群众自家饮水井拉水抗旱;余关乡采取抗旱物资村组集体购买、镇里补贴的办法,在麦山村延伸管道2000米,千方百计扩大浇烟面积;湍东镇拿出60000元,重点扶持王沟、西王营等重点植烟村;灌涨镇组织16个镇直单位包村,要求每个部门扶持资金1000元至2000元;夏馆镇抢修了张洼村的一道拦水坝,扩大灌溉面积700亩。七里坪乡在乡机关院水井抽不上水的情况下,生尽千方百计浇水稻2100亩。
三是加大督导力度。余关、马山口、王店等乡镇分别成立了抗旱工作队、工作组,入驻各村指导抗旱;灌涨采取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的办法层层落实责任;湍东镇采取机关干部包村、班子成员包烟叶大方的办法,重点保证烟叶生产;王店镇书记、镇长一天一巡查,现场督导指挥。
四是创新工作方法。余关乡设立抗旱工作先进奖,按照一等奖5000元、二等奖3000元、三等奖2000元的标准对先进村进行奖励,激发群众抗旱热情,炒热抗旱氛围;马山口镇实行白天保证烟叶和人畜用水,晚上浇其他作物的方法,合理安排用水,并动员辖区内工厂、企业支援抗旱;牧原公司在河西村投入20台水泵、神威民爆在庵北村投入15台水泵;瓦亭镇在水源奇缺的情况下,以抗旱保烟为主,充分利用现有水源,采取三级提灌抗旱,扩大浇灌面积5000余亩;湍东镇东王沟千亩烟叶大方的每个水房都有一名工作人员看管,水管等设施配套齐全,并将田中流出的水和水管漏的水进行储存再利用;灌涨镇在变压器功率不够且配套设施不足的情况下,给新植烟区新打的5口井优先配备电缆、电泵和管道;乍曲、赤眉等乡镇在组织好浇灌的同时,统筹解决好辖区内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据统计,截至6月22日,全县作物受旱面积49.67万亩,其中轻旱45.57万亩、重旱4.2万亩。各地投入抗旱机电井1730眼、提水泵站15处、机动抗旱设施6810台套、机动拉水车辆5800辆,日投入抗旱人员3.45万人,累计抗旱用电127.6万度、油145.83吨,投入资金490.36万元。抗旱浇灌面积16.29万亩。
二、县直单位帮扶情况
此次参与帮扶乡镇抗旱的52个县直单位中,绝大部分单位能够迅速行动,部分单位一把手亲自行动,带领相关人员携带帮扶资金,深入实地,解决问题,如县旅游局负责人主动结合县财政局分管副职携带20000元抗旱资金交给所帮扶的夏馆镇领导,并帮该镇解决了抗旱电费较高问题;县水利局抗旱服务队组织两台拉水车和部分抗旱机具投入一线帮助群众抗旱;县烟草公司联合县消防队自带灌溉车帮扶烟农抗旱。目前已落实帮扶资金、措施的单位有:县烟草公司帮扶50000元,财政局帮扶20000元,县纪委帮扶10000元,建设局、科技局、畜牧局、计生委、教体局、人保财险公司、组织部、工信局、统战部、质监局、发改委、林业局各帮扶5000元,审计局帮扶3000元,总工会、供销社帮扶2000元。
三、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乡镇措施不够扎实,投入力度不大,个别乡镇投入资金少甚至没有资金投入。
二是个别地方没有充分挖掘水源潜力,存在能浇未浇的现象。
三是个别乡镇未能按照要求及时上报抗旱报表,上报的报表要素不全,前后之间存在逻辑问题。
四是部分县直单位没有行动,人员没有到位、资金没有到位。
四、督查要求
根据此次督查情况,县政府要求:
一是各乡镇要进一步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立足于抗大旱、抗长旱,再宣传、再发动,使广大干群放弃幻想,不靠天、不等雨,不断掀抗旱新高潮。
二是明确职责,落实措施。各乡镇要落实严格的抗旱责任制,乡干部包到村,村干部包到户,严明工作纪律,认真兑现奖惩;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全力以赴抗旱保苗。
三是挖掘水源,扩大灌溉面积。要进一步动员群众,澄清水源底子,充分挖掘水源,千方百计做到能浇尽浇。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对抗旱统计工作的领导,切实核实旱情和抗旱行动情况,明确专人负责,按照县防办要求,及时上报抗旱报表。
五是县直分包单位要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迅速到岗到位,落实帮扶措施和帮扶资金,并深入田间地头,具体指导抗旱工作,做到旱情不解除,工作队不撤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