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潭文学
生病的幸福
生病的幸福
发布时间:2012-12-20
今晚病了,拥着被子倚在床头,胃的不适和头疼让我觉得很疲惫。
台灯柔和的光洒在房间的地面上,家人跑前跑后,端茶递水,平日隐藏起来的柔情,此刻好像全都释放出来,让我觉得,若是除去身上的不适,这时候的“优遇”倒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种“幸福”的感觉在心底蔓延,不知不觉我又回到了童年那些“幸福”的年月。
依稀记得小时候我不太平,体弱多病,经常闹得父母亲不安生,特别是父亲,他为我吃了不少苦头,可我这特殊的“幸福”感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有的。
八岁那年,春天将尽的时候,我的手上开始长不知名的疮泡,这些没名种毒的东西在我的手上一个接一个地长,那个最大的位于左手掌拇指下面的肌肉上,它一天天地鼓起、肿大;父亲很着急,多次求医问药,这些疮泡还是“此起彼伏”,不见好转。一天早饭后,父亲把我抱起放到他的自行车上,决定到正规的医院去看看。我是死活不去医院的,我对医院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我怕怕针、血、怕医生手术盘里那明晃晃刀、镊、钳、剪之类的手术工具。记得三岁时,被医生摁在腿上打一针,我没命地哭喊,结果,二十年后,那点药水儿好像还聚在原处不曾散去。一路上,我紧紧地拽着父亲的衣襟,像祥林嫂似的不停地讲给父亲听:“爸,到医院不打针,不动刀。”“爸,到医院不打针,不动刀。”父亲边蹬车子边笑着轻松地说:“好,听我闺女的。”
记得那天天气很好,从家里到医院十多里路,路上还起起伏伏陡坡不断,到了医院,父亲已经有些汗涔涔了。父亲拉着我的手把我领到医生面前,那医生高高的个子,魁梧的身材,好像也很和蔼。只见他若无其事地拉着我的手看了又看,又把父亲叫到一边说了点什么,我见父亲虽然笑着但脸色有些迟疑,讨好似的轻轻地说“来,再让叔叔看一下。”我开始紧张,我不知道医生为什么还要看,我觉得我已变了脸色,心跳得厉害。医生微笑着轻轻地用一只手拉着我的手,接着另一只手抚了一下我那个不知名的疮泡,恍惚间,顿时一股东西喷了出来,直觉让我开始大叫,父亲显得很慌乱。那医生收起了笑容,一定要让父亲到外面等候,然后,麻利地将我摁到旁边的手术台上,招呼身边的护士“来,把她的手脚抓紧了,准备往疮口里穿药捻儿!”本来就已经失控般大叫的我,一听这可怕的话更是吓得拼了命的踢腾,口里大叫:“爸啊,回家啊,不穿捻儿啊!”现在想来,我当时的哭喊声一定很凄惨,很可怕,因为我透过人群见父亲“咚”地推开门奔了过来,惊慌地对医生说:“不穿药捻儿行不行?”医生说:“不行,你还是到外面去,不要听孩子的,不穿药捻儿,里面不消毒不能长好。” 父亲又被医生又劝又推地弄出门外。医生边说边拿着镊子穿了长长的药捻儿“嗖”地一下就塞进那个疮口里,不得了了,一阵锥心的疼痛让我觉得有人在要我的命,我可能活不了了,我开始狂叫,我开始破口大骂,我骂那些摁着我的人,我骂医生,父亲又一次“咚”地冲了进来,这次只见他奋力地用一只手推开那些摁着我的人,另一只手推开医生,快速地说了句:“我们不穿药捻儿了。”一把把我从手术台上抱起就往外走,医生没办法,只好给我简单清理一下疮口,包扎好,又给父亲一些消毒水和药,我们就回家了。
走出医院的大门,我惊魂未定,父亲皱着眉头一脸惶惑地看着我,后来又笑了,说“看你多能喊,大街上的人都给你喊来了。骂人可是不对的。现在我们只好回家慢慢长。走,去买些好吃的来压压惊。”
当时,我的父亲,三十多岁,寸发,宽宽的额头方方的脸,浓浓的剑眉高挺的鼻子,魁梧而英俊,和蔼而可亲。他是我的保护神,特别是在我生病的时候,让我觉得,只要有了他,我就有了整个世界,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儿。
回家的路上,正值中午,强烈的太阳光烤着大地,一片蒸腾。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父亲走得很慢,不停地问:“疼吗?”“疼不疼?”我说:“疼,车子一震手就疼。”父亲下了自行车说:“我推着你走吧。”天上是毒花花的太阳,父亲穿着白衬衫推着自行车在路上慢慢地走着,每遇到有不平的地方,他就慢得几乎要停下来,等前后车轮稳稳地走过,扭过头来看看车后座上我的脸色,才又向前走去。医院离家十多里路,我们就这样“稳步”前移。
父亲开始流汗了,先是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嗒嗒地落下,脸上、脖子上、头发上都成了亮晶晶的,接着汗水流进衣领里,一会儿,白衬衫就紧紧地贴在脊背上。我说:“爸,让我下来走吧。” 父亲转头来仍是柔和且轻轻地笑着说:“我推着你,你的手只要不疼就帮了我大忙了,还疼吗?”“不疼了。”我忙说。父亲说:“好,不着急,一会儿就到家了。到家后让你妈给我们烧冰糖水喝。”我想起母亲烧的冰糖水,心里就甜甜的,我的手真的不疼了。
终于回到家里,父亲已是像从水里走出来似的,连长裤都湿了半截。可我的年轻的、英俊的父亲,他的脸上一直都是柔和而温暖的笑容,看不到丝毫的疲惫。
后来那一年,这些没名种毒的疮泡,从手掌长到了脚底,我们再也没有去过医院,都是父亲在家里边逗我笑,边不知不觉地剪开疮泡排出脓血,消炎去毒,一个一个地治好了。就这样,一直从春天到年底。那一年,我经常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或上学放学,或走亲访友逛街市;疮泡一个个地长,又一个个地被父亲治好,我不曾感到过疼痛。我说:“爸,你治病为什么不疼呢?”父亲又笑着说:“谁让我是你爹呢?”父亲面带柔和的温暖的微笑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他的女儿,以致让她感觉到那一次次生病竟是一次次难得的优遇。这些优遇成了她心头难以抹去的印记。她是那么享受地、那么幸福地走过了不平却美好的童年,一路走来;她就是那么地幸福着,她也记得把这幸福分给身边的人,让他们也都幸福着。
父亲,你知道么?今晚我生病了,但我是幸福的,是你早早地在我心里种植了幸福的种子,后来我又学会了培植幸福。父亲,今晚,幸福的女儿想你了,你还好么?
台灯柔和的光洒在房间的地面上,家人跑前跑后,端茶递水,平日隐藏起来的柔情,此刻好像全都释放出来,让我觉得,若是除去身上的不适,这时候的“优遇”倒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种“幸福”的感觉在心底蔓延,不知不觉我又回到了童年那些“幸福”的年月。
依稀记得小时候我不太平,体弱多病,经常闹得父母亲不安生,特别是父亲,他为我吃了不少苦头,可我这特殊的“幸福”感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有的。
八岁那年,春天将尽的时候,我的手上开始长不知名的疮泡,这些没名种毒的东西在我的手上一个接一个地长,那个最大的位于左手掌拇指下面的肌肉上,它一天天地鼓起、肿大;父亲很着急,多次求医问药,这些疮泡还是“此起彼伏”,不见好转。一天早饭后,父亲把我抱起放到他的自行车上,决定到正规的医院去看看。我是死活不去医院的,我对医院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我怕怕针、血、怕医生手术盘里那明晃晃刀、镊、钳、剪之类的手术工具。记得三岁时,被医生摁在腿上打一针,我没命地哭喊,结果,二十年后,那点药水儿好像还聚在原处不曾散去。一路上,我紧紧地拽着父亲的衣襟,像祥林嫂似的不停地讲给父亲听:“爸,到医院不打针,不动刀。”“爸,到医院不打针,不动刀。”父亲边蹬车子边笑着轻松地说:“好,听我闺女的。”
记得那天天气很好,从家里到医院十多里路,路上还起起伏伏陡坡不断,到了医院,父亲已经有些汗涔涔了。父亲拉着我的手把我领到医生面前,那医生高高的个子,魁梧的身材,好像也很和蔼。只见他若无其事地拉着我的手看了又看,又把父亲叫到一边说了点什么,我见父亲虽然笑着但脸色有些迟疑,讨好似的轻轻地说“来,再让叔叔看一下。”我开始紧张,我不知道医生为什么还要看,我觉得我已变了脸色,心跳得厉害。医生微笑着轻轻地用一只手拉着我的手,接着另一只手抚了一下我那个不知名的疮泡,恍惚间,顿时一股东西喷了出来,直觉让我开始大叫,父亲显得很慌乱。那医生收起了笑容,一定要让父亲到外面等候,然后,麻利地将我摁到旁边的手术台上,招呼身边的护士“来,把她的手脚抓紧了,准备往疮口里穿药捻儿!”本来就已经失控般大叫的我,一听这可怕的话更是吓得拼了命的踢腾,口里大叫:“爸啊,回家啊,不穿捻儿啊!”现在想来,我当时的哭喊声一定很凄惨,很可怕,因为我透过人群见父亲“咚”地推开门奔了过来,惊慌地对医生说:“不穿药捻儿行不行?”医生说:“不行,你还是到外面去,不要听孩子的,不穿药捻儿,里面不消毒不能长好。” 父亲又被医生又劝又推地弄出门外。医生边说边拿着镊子穿了长长的药捻儿“嗖”地一下就塞进那个疮口里,不得了了,一阵锥心的疼痛让我觉得有人在要我的命,我可能活不了了,我开始狂叫,我开始破口大骂,我骂那些摁着我的人,我骂医生,父亲又一次“咚”地冲了进来,这次只见他奋力地用一只手推开那些摁着我的人,另一只手推开医生,快速地说了句:“我们不穿药捻儿了。”一把把我从手术台上抱起就往外走,医生没办法,只好给我简单清理一下疮口,包扎好,又给父亲一些消毒水和药,我们就回家了。
走出医院的大门,我惊魂未定,父亲皱着眉头一脸惶惑地看着我,后来又笑了,说“看你多能喊,大街上的人都给你喊来了。骂人可是不对的。现在我们只好回家慢慢长。走,去买些好吃的来压压惊。”
当时,我的父亲,三十多岁,寸发,宽宽的额头方方的脸,浓浓的剑眉高挺的鼻子,魁梧而英俊,和蔼而可亲。他是我的保护神,特别是在我生病的时候,让我觉得,只要有了他,我就有了整个世界,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儿。
回家的路上,正值中午,强烈的太阳光烤着大地,一片蒸腾。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父亲走得很慢,不停地问:“疼吗?”“疼不疼?”我说:“疼,车子一震手就疼。”父亲下了自行车说:“我推着你走吧。”天上是毒花花的太阳,父亲穿着白衬衫推着自行车在路上慢慢地走着,每遇到有不平的地方,他就慢得几乎要停下来,等前后车轮稳稳地走过,扭过头来看看车后座上我的脸色,才又向前走去。医院离家十多里路,我们就这样“稳步”前移。
父亲开始流汗了,先是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嗒嗒地落下,脸上、脖子上、头发上都成了亮晶晶的,接着汗水流进衣领里,一会儿,白衬衫就紧紧地贴在脊背上。我说:“爸,让我下来走吧。” 父亲转头来仍是柔和且轻轻地笑着说:“我推着你,你的手只要不疼就帮了我大忙了,还疼吗?”“不疼了。”我忙说。父亲说:“好,不着急,一会儿就到家了。到家后让你妈给我们烧冰糖水喝。”我想起母亲烧的冰糖水,心里就甜甜的,我的手真的不疼了。
终于回到家里,父亲已是像从水里走出来似的,连长裤都湿了半截。可我的年轻的、英俊的父亲,他的脸上一直都是柔和而温暖的笑容,看不到丝毫的疲惫。
后来那一年,这些没名种毒的疮泡,从手掌长到了脚底,我们再也没有去过医院,都是父亲在家里边逗我笑,边不知不觉地剪开疮泡排出脓血,消炎去毒,一个一个地治好了。就这样,一直从春天到年底。那一年,我经常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或上学放学,或走亲访友逛街市;疮泡一个个地长,又一个个地被父亲治好,我不曾感到过疼痛。我说:“爸,你治病为什么不疼呢?”父亲又笑着说:“谁让我是你爹呢?”父亲面带柔和的温暖的微笑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他的女儿,以致让她感觉到那一次次生病竟是一次次难得的优遇。这些优遇成了她心头难以抹去的印记。她是那么享受地、那么幸福地走过了不平却美好的童年,一路走来;她就是那么地幸福着,她也记得把这幸福分给身边的人,让他们也都幸福着。
父亲,你知道么?今晚我生病了,但我是幸福的,是你早早地在我心里种植了幸福的种子,后来我又学会了培植幸福。父亲,今晚,幸福的女儿想你了,你还好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