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菊潭文学

菊潭文学

“酒令智昏”及其他

“酒令智昏”及其他

发布时间:2012-02-24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12-02-24

    利令智昏,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古代成语,典出司马迁《史记》,意为被利益蒙蔽了头脑,丧失理智,不辨是非,做出错事。其实,令人“智昏”的还有酒、色、财、气等,都能使人忘乎所以,昏头昏脑,出败招,办错事,结果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酒令智昏。醉驾入罪后,全国有数百人顶风作案被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因酒驾案被判处6个月拘役,经济损失达上百万元。他在法庭上忏悔说,自己酒后“神志不清”,因此铤而走险,闯下大祸,“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意外,是自己长期以来浮躁、自负的结果。”“我以前一直以为喝酒能给人自由,最后因为喝酒失去了自由。”为吸取教训,警示世人,他在法庭上展示亲笔手书“酒令智昏,以我为戒”。但愿他的“名人效应”能使那些执迷不悟的酒徒清醒起来,告别醉驾,利人利己。
  色令智昏。“食色性也”,但过犹不及,如果因此昏了头脑,更是后患无穷。古有妹喜毁夏,妲己亡殷故事,看似美女是罪魁祸首,其实都是君王色令智昏所致。今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的“性侵门”,美国影星兼州长施瓦辛格的“红杏出墙”,前总统克林顿的风流轶事,高尔夫明星老虎伍兹的拈花惹草,他们都是著名公众人物,却因为“寡人有疾”而导致身败名裂,多年辛苦奋斗成就付之东流,有的甚至还不免牢狱之苦。枚乘《七发》曰,好色是“伐性之斧”,斯言极是。
  财令智昏。在这个问题上翻船落马的人就更多了,古人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还真不算夸张。贵州省原政协主席黄瑶,涉案近千万元;深圳市原市长许宗衡,受贿金额达3000多万元,二人都被判处死缓。他们都是高官厚禄,生活优裕,可还是被金钱迷住了双眼,巧取豪夺,贪得无厌,昏昏然当了孔方兄的俘虏。
  名令智昏。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人想出名,不是坏事,但一定要取之有道,做到实至名归,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一些明星为了出名走红,或推出精心策划的炒作,或制造真假难辨的绯闻,或编排云遮雾罩的隐私,不择手段,机关用尽。一些学者为了快速出名,不惜抄袭剽窃,论文造假,捏造实验数据。一些地方官员为了出名邀宠,GDP数字掺水,汇报材料弄虚作假,大上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劳民伤财,假公济私,还三天两头在电视上亮相作秀,被百姓讥为“电视明星”。这些都是头脑发昏的表现,骗来的名也是虚名、假名、伪名、空名,经不起历史检验,骗不过群众眼睛,早晚会灰飞烟灭。
  权令智昏。权力是双刃剑,既可造福,也能作孽;既能伤人,也能害己,就看你头脑是否冷静,神志是否清醒。常见一些官员高高在上,大权在握,不是想着如何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是千方百计以权谋私,滥用职权,而且以为有了权就有了一切,有了权就可以藐视群众,漠视监督,为所欲为,自以为得计,其实是自掘坟墓,早晚会因为弄权、滥权而死在权力的剑下。历数那些倒在权力之剑下的官员,买官卖官,乱批条子,干预工程投标,安插亲朋好友,把权力之剑挥舞得风生水起,可万万没想到,“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自己也成了权力之剑的牺牲品。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不怕笨拙,就怕“智昏”。远离酒色财气,不为物欲所累,方可免蹈“智昏”覆辙,走好人生之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