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牢记嘱托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我县被确定为省级人地挂钩试点县

我县被确定为省级人地挂钩试点县

发布时间:2013-11-06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13-11-06

     10月30日,在信阳召开的河南省人地挂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我县被确定为南阳市唯一的省级人地挂钩试点县。

     人地挂钩试点,是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创新推进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三化”协调发展的政策实验点。主要是指按照“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要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并合理使用整治成果,有序推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资金等要素流转和市场配置,有效破解城镇化过程中“人、地、钱”矛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延伸阅读】解读人地挂钩政策

      一、何为人地挂钩试点 ?

     通俗讲,就是“人往城中去”、“地从农村出”、“钱从城中来”的政策试点。它是以县为单元,以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为依托,通过城镇、社区建设吸纳农村人口居住,提供农村人口城镇化需要的安居、就业、发展、子女教育、养老、医疗、户籍管理等社保条件,使城镇、社区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少于原有农村建设用地复耕面积,集聚城镇资金,投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等基础设施,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使农民增收等一系列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抓手的综合性配套改革政策试点,实现生产要素流动、“地随人走”(建设用地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走)、“钱从城出”(资金从城镇化所需的建设用地指标市场交易中筹措)的利益格局,从而解决新“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中“人、地、钱”的矛盾问题,统筹城乡社会全面发展。

    
      具体讲“四层”意思:一是“地随人走”。人口迁移到哪里,这些人口所占用的建设用地面积就转移到哪里;从哪里迁出的人口,哪里就相应的要减少这些人所占用的建设用地面积。从而实现城乡土地要素的流动,促进城镇化发展。二是“人地挂钩”政策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的延伸和拓展。就是通过空间位置的置换,将建设用地挪到城镇周边,同时确保耕地面积总量不减少,保障粮食安全。三是“人地挂钩”政策是一个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概念。微观上讲“人”是单个人或一些人,宏观的“人”是指群体人或“人口”。一两个人、一两户人的迁移无法真正实现建设用地指标的转移,也不具有可操作性。只有统筹规划、总体控制、有序合理的利用人口迁移总量指标,才能实现挂钩政策的初衷。四是“人地挂钩”政策把维护广大农民权益放在首位。人地挂钩要想顺利推进,必须解决农民转化为城市人口之后的安居、就业、发展、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等一系列问题,切实保护农民利益,防止造成农民“伪城市化”;同时建立农村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切实推进耕地向规模化集约经营方向发展,让农民在人地挂钩中成为受益者而不是受损者。

      二、“人地挂钩政策试点”实现了四个突破

      突破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的限制;突破了年度计划指标的限制和周转指标的限制;突破了挂钩指标只能在县域内使用的限制;突破并建立了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

      三、运作程序

      1.以县为单位、以县政府为主体,编制人地挂钩试点三年期专项规划,市政府审批,省国土厅备案。2.县政府分解制订年度实施方案,以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为依托,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县政府为责任主体、乡镇政府为实施承担主体。  3.节余指标交易。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竣工验收后,农村拆旧复耕的建设用地减去建新区占用的耕地,视为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录入人地挂钩监测监管系统后,县域内可有偿使用,也可跨地市在省市建立的交易机构交易。交易主体,全部为市县政府。

      四、人地挂钩试点原则

      1.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乡村实施。2.尊重民意、维护农民权益。3.规划引领、规模控制。4.整治先行、集约节约。5.城乡统筹、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落实利益补偿。6.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吸纳社会资金。7.因地制宜,稳步推进。8.严格监管考核。严禁盲目大拆大建、严禁侵害农民权益、严禁借人地挂钩之名开发小产权房、严禁建新不拆旧致使建设用地总量不减反增。否则追究责任、暂停试点资格。

      五、内乡县人地挂钩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1.内乡县人地挂钩试点项目――内乡县大桥乡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正在实施。该项目是2011年南阳市政府批准,2012年实施的省财政厅和国土厅联合下达的财政补助资金项目。该项目建设规模164公顷,总投资1.736亿元,其中土地整理投资6017万元、复垦投资670万元、新村建设投资10673万元;拆旧面积319公顷、建新169公顷,可节约150公顷建设用地指标。省级财政重点对新村建设投资进行补助,已下达补助资金5650万元,主要用于新型农村社区水路电、绿化等公益设施、基础设施建设。该项目涉及大桥乡河南、杨沟、谢营、封营、郭河等10个新型农村社区6456户30380人。该项目自2012年6月招投标、9月正式开工以来,建设进展顺利。建新区已建成35公顷、占规划面积21%,住宅建成1327套占规划设计32%,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完成70%,建新任务总体完成60%,拆旧任务总体完成36%,已拆迁入住200余户,为内乡农村生产生活、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优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2.内乡县人地挂钩试点项目――内乡县2013年申报的师岗、余关、夏馆、瓦亭、赤眉、马山口、灌涨、赵店、桃溪、七里坪等10个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正在组织实施。该批10个项目于今年5月获南阳市政府批文,共涉及内乡县灌涨镇魏庄等10个乡镇38个行政村,建设总规模21230公顷,投资总预算11.589亿元,其中土地整理投资5.121亿元、复垦投资1.024亿元、新村建设投资5.444亿元;拆旧面积460公顷、建新268公顷,项目实施后可节约192公顷建设用地指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