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印象湍东那人们
印象湍东那人们
发布时间:2013-01-04
湍东,是内乡湍河东岸的一个镇。这个镇,过去是农业大镇,现在是内乡的工业强镇;这个镇近年来因承载着内乡县产业集聚区而显得更加厚重;这个镇,因服务内乡产业集聚区带动内乡县域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自然而然成为内乡人心目中的“重镇”。
我关注着湍东,因为这里每天都有奇迹发生,这里是新闻富矿。
周末和节假日,我喜欢开上车,带上照像机到湍东去转悠,去找寻那正在发生的新闻故事,经常看到的是湍东镇机关干部在产业集聚区忙碌的身影。有一次,因边开车边“选”美景,一个转弯处,差一点撞上常松郁和他的爱人坐着的车。常松郁是该镇党委书记,产业集聚区建在他“管”的地盘上,哪个地块上有啥附属物,有多少附属物,哪个项目建设有啥问题急待解决,甚至是哪个投产项目的产品种类、生产销售形势,他都掌握的一清二楚。原因是,他的“办公室”就在这产业集聚区里。“我们湍东人没有星期天”,不是一种硬性要求,而是他的表率作用在影响着大家。所以,平时你在机关办公室很少见到他,因为工作,欠家人的东西太多,所以,星期天、节假日,他常常连老婆、孩子也顺便捎带上,在产业集聚区转悠,难怪他的孩子说“我爸真是‘嫁’给湍东了!”
到湍东任镇长不足半年时间的徐明,是从其它乡调任的,他对湍东的感受就是“忙”和“累”两个字,他说“我在这儿的工作量起码要比原来多三倍,基本没过过星期天。”就说今年元旦,其它乡镇都放假了,但湍东镇机关干部忙的是产业集聚区内的长信路和鹏翔路上的拆迁,“如果不抓紧,赶到腊月,就赶上‘六腊月不搬家’的传统习惯了,这个传统得照顾,但拆迁任务务必在腊月前得大头落地。”所以,无论是白天黑夜,也无论是上班时间或节假日,他们忙的累的都是为了内乡产业集聚区建设这个“最大的政治。”
内乡县产业集聚区是4年前开始在湍东这块土地兴建的。自此,湍东人忙的就是拆迁。已建成投产20多座厂房、总投资80亿元的中国石材基地是闽商黄春发老板牵头投资兴建的,黄春发起初根本没想到他看中地盘上那十几个小厂、近百户农民、300多座坟墓等附属物的拆迁,比他当初心想的时间提前了一二十天,他曾先后3次带着他在其它投资地方的县乡村领导来学习湍东的“拆迁服务”经验。
当今,落后县份最难的无外乎是“上项目”和“拆迁”了,但湍东人却似乎驾轻就熟。去年10月,投资8亿元的晋成陶瓷项目看中的地盘上有一个60多户、80多座房屋的符岭组必须整体拆迁。被搬迁的农民要全部置换住上高楼,抵触情绪很大。书记、镇长一马当先,带领6个工作组进驻该村,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了拆迁任务,保证了该项目的顺利开工。
拆迁,对湍东人来说,并非是件很轻松的工作,4年间,入驻产业集聚区的近50个大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涉及拆迁,有时遇住“堡垒”,分包的机关干部背后也掉过不少眼泪。但湍东镇机关干部就是靠“我们也是老百姓”的真情去打动拆迁户,靠“没有项目我们咋能过上好日子”的激情去感染拆迁户,靠“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丢掉落后”的豪情去说服拆迁户……所以,拆迁在湍东,说不难也真难,看难也真不难,其真谛就在于镇党政一班人干事的激情和方法的创新,因此,湍东人“忙”和“累”的背后是汗水浇灌出的幸福和快乐。
“产业集聚区建在湍东,带动的不仅仅是镇村干部思想的解放,农民兄弟思想大解放才是我们干好工作、推动发展的坚实基础。”常松郁说,“我们的工作能够顺利,非常感谢顾全大局的老百姓。”
我在想,大多数的老百姓是顾全大局的,但有人群的地方肯定就有左、中、右,有时,一个落后的个体,甚至会影响一个先进的整体,这,在湍东,也肯定有。但我要说的是,近4年间,湍东那人们为了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在那曾经的荒坡东大岗和城乡结合部那大片的土地上,硬是创造了一天拆坟64座、三天平整土地600多亩的“湍东纪录”,累计拆迁坟墓5000多座、房屋3000多间,还实现了基本无上访,由此可见湍东干部的工作水平、湍东群众的整体素质。
在改革发展走向纵深的时候,在价值观扭曲、各类矛盾纷繁复杂的时候,在大家都在你追我赶要质量要效益的时候,湍东人无疑是一面旗帜。这只旗帜不仅仅是属于内乡。
4年间,内乡产业集聚区从零起步发展到今天拥有近40家投资超亿元工业企业,是内乡人居弱图强、“冲出洼地”、“走向崛起”的真实写照,更是湍东那人们顾全大局、打铸“湍东服务”品牌、创新服务发展的真实写照。
湍东人,值得我深深地敬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