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潭文学
老田
老田
发布时间:2013-11-15
老田祖籍宛东,现定居市区,是一个经营印刷业务的商人。他在多年的业务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一系列新颖独到的为人处世、营销公关技巧,尽管有些令人厌烦。
说他是印刷厂老板,事实上名不副实,他无场地、无设备、无员工,俗称“皮包公司”,印刷行业叫“对缝”。但是,他对市区几乎所有的印刷厂都进行了详尽细致地调查摸底,哪个厂的质量价位,哪个厂的业务忙淡等等,就包括哪家的彩页质优价廉,哪家内文的印制情况,都一脉尽知。就这样,每一项印刷业务,他也要分二三个印刷厂承印,甚至所用的纸张,都自己从专业批发市场进货。这样,既免却了投资办厂代价高、周转慢、风险大的弊端,又确保他的产品以较低的价位、最好的质量挺进市场。说他的厂里没有员工,也不完全对,他有一辆面包车,他的驾驶员从来没有固定的,一般都是退休在家的身体还很健康的企事业单位的师傅以及轮流上班的出租车司机,他还为此建立了专门档案,并且掌握了他们的作息规律,一般都能保证随时出发随时都有驾驶员到位。对于离退休人员,他们一般都没有私家车,也想过过车瘾,并且还可以免费出去逛几天。所以,老田只需要给这些人每天发一盒烟,就能用到称心如意的驾驶员,这是他聘用驾驶员的主流。如果这些人员都有事情,他则以天工的形式聘用休息在家的司机。印刷业必须有设计人员,而他的设计人员则是市区大专院校家居县里乡下的大中专学生或者已毕业尚未就业的这些人员,老田只需要给他们介绍个作家教的活儿,或者在他比较宽敞的家里,给他们提供免费食宿,加以微薄的报酬,这些人就成了他的“青年志愿者”,并且,他们既负责印刷设计,又负责拖地板和做饭等家务,他还以每月100元的奖金,比比谁的工作、家务做得好,使涉世未深的他们卖力地给他干。
老田常说,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才算穷。他的公关协调及其它费用也是最低的。他的交通工具是一辆面包车,既能载人,又能拉货,中午还能在里面午休。如果需要招待客人,他总是给司机10元钱,让他随便吃。这样,他既省去了至少两个菜的钱,司机也比较乐意,吃一碗饭花去六七元,还有落头儿,匆匆吃了饭还能休息一会儿。他的招待用酒,很少是市场上流行的名酒,一般都是滞销的、酒箱上还蒙有灰尘的陈年老窖酒。这些酒当时比较贵,现在至少打七折就能买到。不过,这些酒喝着还是挺不错的。他的业务量并不大,一般额度在三五万元,不过他的公关费用最多不超过1000元,用他的话说,给俩喝茶、斗地主钱,就这还不常用。他一般采用的是送一些价格低廉、比较有价值意义的纪念品。如属猴的领导或经办人员遇到本命年,他就及早送一个价值不超过200元的生肖铜猴。如果领导刚刚履新,则送一只茶杯,普普通通的茶杯。他则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花钱不多,但却寄予了很深的寓意。闲暇无事,他经常约在市直部门工作、排名靠后的老乡在一块儿吃饭,吃过两三次后,关键时刻这些人都排上了用场。他说,单位的一把手经常门庭若市、邀约不断,很难请到,就算好不容易请到花好多钱安排一场,人家还不稀罕、不领情。而这些人付出较小的代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道理,他还经常邀请垂直上挂部门的一般人员在一块儿聚会,这些人员最坏的结局也是县级的副职。最为经典的是,他抓住一位退居二线的市直局长爱抽烟而退休二三年后基本需要自费买烟的特点,总是揣两条烟到这位老领导家去坐,说他经常在外面跑,接触了不少他当年的下属,这些人说老领导在位时如何业绩突出,现在德高望重。这位老领导激动难抑,总说有事你说话,到了第三次,他提出了要往县里推销价值五万元的印刷品的要求。这位老领导马上拿起电话,安排给了他曾经提携过的下属,很快促成了这笔生意。他经常在市直部门、县里乡下、市外省里转悠,长了好多见识,获取了大量的信息。到了领导办公室,总是把甲系统的符合乙系统实际以及丙系统不同单位的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传输过来,而这些偏偏都是这些领导迫切需要的,最后成为他签订供求合同的砝码。
活商兴企必然靠一定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作保证,老田可以说无关系、无实力、无背景,然而,他瞄准市场尽早开发出迫切需要的高科技含量产品,生意居然做得越来越活。几年前,当他获悉省里一涉农部门推出以“送科技、送信息”为主体的民心工程而市里正找不准切入点,老田迅即行动,结合地方实际,搜集了大量的资料,编写了一本《农业科技手册》,每本成本价不到三元钱,这一市直部门欣然订购10万册,无偿地发送到辖内农户手中,农民掌握了种养加技术,获悉了发家致富的信息,很快步入了致富快车道。这个市直部门获得了政绩,老田也由此获取了“一桶金”。如果老田不能抢占先机,他则兼收并蓄,力求后发制人。如他设计印刷的笔记本,首先他搜集拟公关单位的相关信息,比如标志性建筑图片,企业文化精神,加之以“国家或地区代码、时差及首都”,“国内直拨电话区号及邮政编码”,“中外度量衡换算表”,“国内外重要节假日”等一些常识性内容,这些样品一拿到单位,颇受好评,相对比较容易谋得订单。
说他令人厌烦,的确没有冤枉他。如果领导没有给他签合同或没有及时付账款,他则坐在领导办公室不走,无论领导如何繁忙,实在没有办法,则赶紧给他安排了事,反正产品也算不赖,也没有多少钱。
说他是印刷厂老板,事实上名不副实,他无场地、无设备、无员工,俗称“皮包公司”,印刷行业叫“对缝”。但是,他对市区几乎所有的印刷厂都进行了详尽细致地调查摸底,哪个厂的质量价位,哪个厂的业务忙淡等等,就包括哪家的彩页质优价廉,哪家内文的印制情况,都一脉尽知。就这样,每一项印刷业务,他也要分二三个印刷厂承印,甚至所用的纸张,都自己从专业批发市场进货。这样,既免却了投资办厂代价高、周转慢、风险大的弊端,又确保他的产品以较低的价位、最好的质量挺进市场。说他的厂里没有员工,也不完全对,他有一辆面包车,他的驾驶员从来没有固定的,一般都是退休在家的身体还很健康的企事业单位的师傅以及轮流上班的出租车司机,他还为此建立了专门档案,并且掌握了他们的作息规律,一般都能保证随时出发随时都有驾驶员到位。对于离退休人员,他们一般都没有私家车,也想过过车瘾,并且还可以免费出去逛几天。所以,老田只需要给这些人每天发一盒烟,就能用到称心如意的驾驶员,这是他聘用驾驶员的主流。如果这些人员都有事情,他则以天工的形式聘用休息在家的司机。印刷业必须有设计人员,而他的设计人员则是市区大专院校家居县里乡下的大中专学生或者已毕业尚未就业的这些人员,老田只需要给他们介绍个作家教的活儿,或者在他比较宽敞的家里,给他们提供免费食宿,加以微薄的报酬,这些人就成了他的“青年志愿者”,并且,他们既负责印刷设计,又负责拖地板和做饭等家务,他还以每月100元的奖金,比比谁的工作、家务做得好,使涉世未深的他们卖力地给他干。
老田常说,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才算穷。他的公关协调及其它费用也是最低的。他的交通工具是一辆面包车,既能载人,又能拉货,中午还能在里面午休。如果需要招待客人,他总是给司机10元钱,让他随便吃。这样,他既省去了至少两个菜的钱,司机也比较乐意,吃一碗饭花去六七元,还有落头儿,匆匆吃了饭还能休息一会儿。他的招待用酒,很少是市场上流行的名酒,一般都是滞销的、酒箱上还蒙有灰尘的陈年老窖酒。这些酒当时比较贵,现在至少打七折就能买到。不过,这些酒喝着还是挺不错的。他的业务量并不大,一般额度在三五万元,不过他的公关费用最多不超过1000元,用他的话说,给俩喝茶、斗地主钱,就这还不常用。他一般采用的是送一些价格低廉、比较有价值意义的纪念品。如属猴的领导或经办人员遇到本命年,他就及早送一个价值不超过200元的生肖铜猴。如果领导刚刚履新,则送一只茶杯,普普通通的茶杯。他则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花钱不多,但却寄予了很深的寓意。闲暇无事,他经常约在市直部门工作、排名靠后的老乡在一块儿吃饭,吃过两三次后,关键时刻这些人都排上了用场。他说,单位的一把手经常门庭若市、邀约不断,很难请到,就算好不容易请到花好多钱安排一场,人家还不稀罕、不领情。而这些人付出较小的代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道理,他还经常邀请垂直上挂部门的一般人员在一块儿聚会,这些人员最坏的结局也是县级的副职。最为经典的是,他抓住一位退居二线的市直局长爱抽烟而退休二三年后基本需要自费买烟的特点,总是揣两条烟到这位老领导家去坐,说他经常在外面跑,接触了不少他当年的下属,这些人说老领导在位时如何业绩突出,现在德高望重。这位老领导激动难抑,总说有事你说话,到了第三次,他提出了要往县里推销价值五万元的印刷品的要求。这位老领导马上拿起电话,安排给了他曾经提携过的下属,很快促成了这笔生意。他经常在市直部门、县里乡下、市外省里转悠,长了好多见识,获取了大量的信息。到了领导办公室,总是把甲系统的符合乙系统实际以及丙系统不同单位的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传输过来,而这些偏偏都是这些领导迫切需要的,最后成为他签订供求合同的砝码。
活商兴企必然靠一定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作保证,老田可以说无关系、无实力、无背景,然而,他瞄准市场尽早开发出迫切需要的高科技含量产品,生意居然做得越来越活。几年前,当他获悉省里一涉农部门推出以“送科技、送信息”为主体的民心工程而市里正找不准切入点,老田迅即行动,结合地方实际,搜集了大量的资料,编写了一本《农业科技手册》,每本成本价不到三元钱,这一市直部门欣然订购10万册,无偿地发送到辖内农户手中,农民掌握了种养加技术,获悉了发家致富的信息,很快步入了致富快车道。这个市直部门获得了政绩,老田也由此获取了“一桶金”。如果老田不能抢占先机,他则兼收并蓄,力求后发制人。如他设计印刷的笔记本,首先他搜集拟公关单位的相关信息,比如标志性建筑图片,企业文化精神,加之以“国家或地区代码、时差及首都”,“国内直拨电话区号及邮政编码”,“中外度量衡换算表”,“国内外重要节假日”等一些常识性内容,这些样品一拿到单位,颇受好评,相对比较容易谋得订单。
说他令人厌烦,的确没有冤枉他。如果领导没有给他签合同或没有及时付账款,他则坐在领导办公室不走,无论领导如何繁忙,实在没有办法,则赶紧给他安排了事,反正产品也算不赖,也没有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