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菊潭文学

菊潭文学

月亮永远陪伴你

月亮永远陪伴你

发布时间:2013-04-28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13-04-28

    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看月亮。
    记得是上世纪九十年底我们练气功时,有一天晚上我们在院子里面对着银盘似的月亮采气,吸取“月之精华”。
    收功后,你突然问我;“你猜我最喜欢看什么”?我回答不出,你笑着说:“你真是个傻瓜,连我喜欢看月亮都不知道”。我恍然大悟:你是一语双关,我的名字有一个“月”字啊。你大我几岁,就以老大哥自居,常笑我太傻,太痴。顿了一会儿,你接着说:“你是农历初三生的,初三、初四的月牙儿也叫――新月,正如你的名字。我喜欢月牙儿,更喜欢圆月,因她就像你圆圆的脸”。我一听,眼睛湿润了。
    从此,我也开始喜欢看月亮了。可是两人一起看的机会比较少,你在乡下教书,我们聚少离多,大多数时间是一个人静静地看。你说过,在有月亮的晚上,你常常一个人在操场上散步,不论看到天上是一弯新月,还是圆圆的满月,或是一钩残月,都会感到非常亲切。
    在一个春天的月圆之夜,我独自一人在院中欣赏迷人的夜景。月光下,树影婆娑,你种的月季花盛开了,香气袭人。屋中在播放歌曲《敖包相会》:“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啊……”我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里面那山、那树、那人影,清晰可见。多美的月亮啊!那时如果有手机,我一定会向你诉说观月时的心情。
    一个优美的夏夜,皓月当空。当时你正在讲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就到校园外的荷花塘去观景。正如课文中写的:“田田的叶子”、“袅娜的花朵|” ,“月光如流水般静静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你一边看,一边兴奋地用刚买的手机给我打电话,描绘荷塘的美景。但最后又补充了一句:“最美的景还是天上的月亮”。
    有一年中秋节,正逢周末,我们披着月光到野外散步。你说:“月到中秋分外明,一点不假”。只见秋月溶溶,光华似水,远处朦胧的山,近处朦胧的树,路上朦胧的人影,别有一番景致。
    就是寒冷的冬天,你也没有忘记赏月。你说,冬天的月亮虽然清冷,可是更显得玉洁冰清,洁白晶莹。大概因此古人叫她冰轮吧!
刚退休的那几年,是我们一生中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我们有时间到外面旅游,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大理,我们领略了那里的风、花、雪、月,尤其是迷人的苍山雪,洱海月。在西双版纳,我们见到了许多神奇的热带动植物,也见到了澜沧江上挂着的金黄的圆月。在岳阳楼,我们感慨洞庭湖的烟波浩渺,也赞叹水中倒映的弯弯月牙儿。就在我们准备去凤凰古城,体验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明月的时候,却发现你患上了可怕的病症。它打乱了我们的计划,更是无情地打破了我们的人生。
    此后的几年里,出入医院,治疗,休养、锻炼,几乎就是生活的全部。有时,我们也抬头望月,那心境已是大不相同了。你曾经顽强地同病魔斗争,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今年春节后,你的病情日益加重。在二月的那个月圆之夜,你躺在医院那临窗的病床上,看看天上的淡月,对我说:“我真想到月亮上去,吃点与兔肉,喝点吴刚的桂花酒,再看看嫦娥舞动的长袖,那该多好啊!”你说的时候还笑了,可我的眼泪却夺眶而出。
    你的生命定格在农历四月十一那天月亮刚升起的时候,离月圆就差几天。你走了,带着生之留恋,带着深深遗憾,带着家人的眷念。你走了,没有兑现你说要照顾我一辈子的诺言,没有机会再陪我一起看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你走了,想起你,似在眼前;想起你,只能在梦里相见。
    苏东坡曾留下千古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感叹命运之多艰,可我觉得不论月亮是缺是圆,她包涵的真情不会变。我不知道,如今天上的明月,你在地上可能看见?但我知道,温柔的月光会洒遍大地山川,洒在你长眠的龙飞陵园。不管天上是一弯新月,还是圆圆的满月,或是一钩残月,都会永远陪伴在你的身边,永远永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