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潭文学
莫言原来不猖狂
莫言原来不猖狂
发布时间:2013-03-12
“莫言”这两个字开始引起我眼红,是他那个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当时就觉得这家伙的艺术感觉不俗,既霸气又大气,连拔萝卜声音也能写得那么新奇那么日怪。后来先读他的《红高梁》小说,后看他的《红高粱》电影,就更佩服这家伙了,他塑造的那些艺术形象充满了阳刚之气,高粱地里的东北汉子和姑娘媳妇们“粗野”得酣畅淋漓,活得痛快,死得壮烈,再加上张艺谋那敢于想入非非的的电影魔术,弄得多少男子汉血脉偾张热血沸腾啊!
记得那年夏天,我在郑州上学,中文系的一帮子弟兄们吆喝着要去看电影《红高粱》,因为小说《红高粱》已经把大家弄激动了。没料想电影看得大家的心潮更加澎湃激荡,几个铁哥们出了影院就都喊着要喝酒。那时尼采的“酒神精神”正走红,这些家伙们一喝就喝了个飘飘然趔趔趄趄手舞足蹈。喝醉了之后,半夜三更回到学院来,七八个小伙子被酒精烧得失去了斯文,竟然并排站在男生宿舍的三楼上,穿着裤衩子叉着腰,对着女生宿舍楼齐声吼唱:“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哇,往前走,莫回呀头……”吼唱得全学院很多学生跑出宿舍来,兴奋连声喝彩叫好,连女同学们也激动得敲着搪瓷碗盘尖叫,深更半夜却闹得整个学院一片欢腾!
人们都知道1989年的春天绝对个政治敏感时期,他们这一下子可把保卫科给吓坏了,惊慌失措如临大敌赶来训斥镇压。我因为年龄偏大一点没有参与疯狂,但我非常理解非常羡慕那帮粗野得可爱的傻小子。第二天,食堂里许多兄弟系的同学们仍在为中文系的出格表演唱颂歌。不料神经紧张的校方,却为这件鸡尿湿柴的小事不依不饶。为了应付保卫科的追究,我就利用文学社社长和学生会干部的身份,到处跑着开后门说情。虽然我表面上态度诚恳再三检讨,心里却忍俊不禁直想笑,觉得那几个家伙实在“坏”得可爱。
现在,当我和莫言对坐碰杯的时候,不由得就想起当年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那个颇为轰动的“事件”,就想起那几个现在已经你天南我海北的“发烧友”。原来,都是坐在我对面的这个家伙惹的“祸”,真真让人好笑!
先贤教导我们说:“人,不可无傲骨,不可有傲气”。而莫言这家伙却既有傲骨又有傲气,他好像简直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谦虚”二字。迷上文学之后,我才理解了莫言在文学艺术上的“张扬”和“猖狂”。莫言“猖狂”得让人心跳让人羡慕,有时候我甚至想:那些主张“过把瘾就死”的人是对的,因为总算过了一把瘾,总算不白活一回。比起众多没过把瘾就死的人,他们绝对幸福多了。人哪,如果连一次都不敢猖狂,这辈子是不是就算白活了?
正因为对莫言特别崇拜,所以在大学时代,我就曾经在笔记本上抄下报刊上他的许多“胡说八道”。
例如,他竟敢说:“无论在创作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不妨有点随意性,有点邪劲儿。不要害怕和别人走的不是一条路,敲锣卖糖,咱们各干一行。你是九天箫韶,绕梁三日不绝,那是你的福气;我是鬼哭狼嚎,牛鬼蛇神一齐出笼,晦气我认了,反正也算一招。”
他公开宣扬说:“文学是偏颇的,面面俱到那是机关部门的年终总结。作家的立论更可能是偏颇的,也无法不偏颇。所以,在某个作家的发言里或是表达他的文学见解的一点文字里,极其方便地便可找到许多漏洞。如果谁真要认真地逻辑辩证一番,一般来说作家准会丢盔卸甲。”
他甚至称赞说,福克纳之所以获得诺贝尔奖,就是因为人家敢于胡说八道善于撒谎,有上帝般的魅力。这些话在1988年那个非常时刻,实在显得太离经叛道了,所以连中文系老师们都只摇头。
然而,真理总是赤裸裸的,赤裸得让伪君子们只敢窥探而不敢正视;真理总是惊世骇俗的,震惊得平庸之辈起初痛心疾首,最后才慢慢接受!
说来惭愧,我当时既羡慕莫言,也害怕莫言。后来,我发现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一个故事,这才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真的是个平庸之辈,而莫言真是不愧为当代奇才。那故事说,托尔斯泰成名之后,他的一个兄弟也想当作家,托尔斯泰竟然对他说:“你具备一个作家的全部优点,然而你缺少做一个作家必须具备的缺点,那就是偏激!”
现在想想,如果他不是目空一切、口出狂言,他根本就不可能是写出《红高粱》的那个莫言,只能是山东高密的一个老实巴脚的汉子,只能还叫他的原名管谟业。由此联想到南阳作家群整体过于文质彬彬,过于循规蹈矩,过于小心翼翼的创作现状,我们倒是真该好好想想莫言的这些“大逆不道的谬论”。
在我的想象当中,莫言应该是那种非常狂傲的大腕。你看他在《丰乳肥臀》卷首的那照片吧:一只眼闭着,一只眼眯缝着射出逼人的光,头发都傲慢得极其张狂,再加上嘴角冒出缕缕香烟如青蛇狂舞,让你觉得他确实是一件舍我其谁、睥睨世界的“文坛核武器”,更何况连日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江健三郎,都老是到处吹捧他,所以他应该两眼朝天。
然而我错了!前些日子他悄悄到我们内乡清代县衙来转了一圈,说是要为写一部晚清小说作准备。于是,有关方面就介绍我们几个文友在一个私人酒馆里相见了。见面之后,我没想到他是那么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一点也不狂放傲慢,总是笑眯眯的,有问必答,没问也说。仔细看看,除了头发已经不再那么茂盛,并且在上边别了一只小姑娘们才有的塑料小卡子之外,他和大学里的老师们没什么两样。原来我猜想他的西方文学的底功肯定非常雄厚,他却说自己在西方文学方面并不怎么样,他说主要是凭自己的感觉写作。我们谈到报纸上那些批判他的文章,他也是一脸真诚,既不辩解,也不生气,连介绍对方的情况时也非常客观。我弄了一本盗版的《丰乳肥臀》让他签字,他大笔大字认认真真几乎写满才签名。我调侃说自己因为比较穷而热爱盗版书,他竟然总结了盗版书的许多好处,说他自己也不反对盗版,甚至欢迎盗版,作家写出来的书能被盗版是很不容易的。
说这话的时候,我才看出他确实有点与众不同。
昭明太子教导我们说:“为文且须放荡,为人且须谨慎。”
莫言深得其中三昧,所以,这家伙活该走好运。
让人遗憾的是这个写《红高梁》的高密汉子,酒量却小得让许多人大失所望,而且坚决不喝白酒,于是那天晚上大家只好喝很淡很淡的黄酒,而且他喝得很节制,谁跟他碰杯他都来者不拒,而且碰了就喝,但是都属于“樱桃小口”那种模式,如果对方不答应,他就给对方说好话,一再请求原谅。
大家都玩得很尽兴,玩到夜里十点多送别时,我们都有些醉了,莫言却清醒得很。握手告别时他却说,到南阳住下以后还要开夜车赶稿子,这是他的创作习惯。这让我们吃惊。
平心而论,老天爷确实是相当公道的:“无非常之志者,无非常之行;无非常之行者,无非常之功。”比比莫言的勤奋,我们这几个“懒虫”的脸没法不红,幸亏有酒盖着。
那天夜里,我很长时间都睡不着觉。自己扳住指头算算,这么多年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事无成两鬓秋”,荒废了多少时间哪!
记得那年夏天,我在郑州上学,中文系的一帮子弟兄们吆喝着要去看电影《红高粱》,因为小说《红高粱》已经把大家弄激动了。没料想电影看得大家的心潮更加澎湃激荡,几个铁哥们出了影院就都喊着要喝酒。那时尼采的“酒神精神”正走红,这些家伙们一喝就喝了个飘飘然趔趔趄趄手舞足蹈。喝醉了之后,半夜三更回到学院来,七八个小伙子被酒精烧得失去了斯文,竟然并排站在男生宿舍的三楼上,穿着裤衩子叉着腰,对着女生宿舍楼齐声吼唱:“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哇,往前走,莫回呀头……”吼唱得全学院很多学生跑出宿舍来,兴奋连声喝彩叫好,连女同学们也激动得敲着搪瓷碗盘尖叫,深更半夜却闹得整个学院一片欢腾!
人们都知道1989年的春天绝对个政治敏感时期,他们这一下子可把保卫科给吓坏了,惊慌失措如临大敌赶来训斥镇压。我因为年龄偏大一点没有参与疯狂,但我非常理解非常羡慕那帮粗野得可爱的傻小子。第二天,食堂里许多兄弟系的同学们仍在为中文系的出格表演唱颂歌。不料神经紧张的校方,却为这件鸡尿湿柴的小事不依不饶。为了应付保卫科的追究,我就利用文学社社长和学生会干部的身份,到处跑着开后门说情。虽然我表面上态度诚恳再三检讨,心里却忍俊不禁直想笑,觉得那几个家伙实在“坏”得可爱。
现在,当我和莫言对坐碰杯的时候,不由得就想起当年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那个颇为轰动的“事件”,就想起那几个现在已经你天南我海北的“发烧友”。原来,都是坐在我对面的这个家伙惹的“祸”,真真让人好笑!
先贤教导我们说:“人,不可无傲骨,不可有傲气”。而莫言这家伙却既有傲骨又有傲气,他好像简直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谦虚”二字。迷上文学之后,我才理解了莫言在文学艺术上的“张扬”和“猖狂”。莫言“猖狂”得让人心跳让人羡慕,有时候我甚至想:那些主张“过把瘾就死”的人是对的,因为总算过了一把瘾,总算不白活一回。比起众多没过把瘾就死的人,他们绝对幸福多了。人哪,如果连一次都不敢猖狂,这辈子是不是就算白活了?
正因为对莫言特别崇拜,所以在大学时代,我就曾经在笔记本上抄下报刊上他的许多“胡说八道”。
例如,他竟敢说:“无论在创作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不妨有点随意性,有点邪劲儿。不要害怕和别人走的不是一条路,敲锣卖糖,咱们各干一行。你是九天箫韶,绕梁三日不绝,那是你的福气;我是鬼哭狼嚎,牛鬼蛇神一齐出笼,晦气我认了,反正也算一招。”
他公开宣扬说:“文学是偏颇的,面面俱到那是机关部门的年终总结。作家的立论更可能是偏颇的,也无法不偏颇。所以,在某个作家的发言里或是表达他的文学见解的一点文字里,极其方便地便可找到许多漏洞。如果谁真要认真地逻辑辩证一番,一般来说作家准会丢盔卸甲。”
他甚至称赞说,福克纳之所以获得诺贝尔奖,就是因为人家敢于胡说八道善于撒谎,有上帝般的魅力。这些话在1988年那个非常时刻,实在显得太离经叛道了,所以连中文系老师们都只摇头。
然而,真理总是赤裸裸的,赤裸得让伪君子们只敢窥探而不敢正视;真理总是惊世骇俗的,震惊得平庸之辈起初痛心疾首,最后才慢慢接受!
说来惭愧,我当时既羡慕莫言,也害怕莫言。后来,我发现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一个故事,这才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真的是个平庸之辈,而莫言真是不愧为当代奇才。那故事说,托尔斯泰成名之后,他的一个兄弟也想当作家,托尔斯泰竟然对他说:“你具备一个作家的全部优点,然而你缺少做一个作家必须具备的缺点,那就是偏激!”
现在想想,如果他不是目空一切、口出狂言,他根本就不可能是写出《红高粱》的那个莫言,只能是山东高密的一个老实巴脚的汉子,只能还叫他的原名管谟业。由此联想到南阳作家群整体过于文质彬彬,过于循规蹈矩,过于小心翼翼的创作现状,我们倒是真该好好想想莫言的这些“大逆不道的谬论”。
在我的想象当中,莫言应该是那种非常狂傲的大腕。你看他在《丰乳肥臀》卷首的那照片吧:一只眼闭着,一只眼眯缝着射出逼人的光,头发都傲慢得极其张狂,再加上嘴角冒出缕缕香烟如青蛇狂舞,让你觉得他确实是一件舍我其谁、睥睨世界的“文坛核武器”,更何况连日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江健三郎,都老是到处吹捧他,所以他应该两眼朝天。
然而我错了!前些日子他悄悄到我们内乡清代县衙来转了一圈,说是要为写一部晚清小说作准备。于是,有关方面就介绍我们几个文友在一个私人酒馆里相见了。见面之后,我没想到他是那么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一点也不狂放傲慢,总是笑眯眯的,有问必答,没问也说。仔细看看,除了头发已经不再那么茂盛,并且在上边别了一只小姑娘们才有的塑料小卡子之外,他和大学里的老师们没什么两样。原来我猜想他的西方文学的底功肯定非常雄厚,他却说自己在西方文学方面并不怎么样,他说主要是凭自己的感觉写作。我们谈到报纸上那些批判他的文章,他也是一脸真诚,既不辩解,也不生气,连介绍对方的情况时也非常客观。我弄了一本盗版的《丰乳肥臀》让他签字,他大笔大字认认真真几乎写满才签名。我调侃说自己因为比较穷而热爱盗版书,他竟然总结了盗版书的许多好处,说他自己也不反对盗版,甚至欢迎盗版,作家写出来的书能被盗版是很不容易的。
说这话的时候,我才看出他确实有点与众不同。
昭明太子教导我们说:“为文且须放荡,为人且须谨慎。”
莫言深得其中三昧,所以,这家伙活该走好运。
让人遗憾的是这个写《红高梁》的高密汉子,酒量却小得让许多人大失所望,而且坚决不喝白酒,于是那天晚上大家只好喝很淡很淡的黄酒,而且他喝得很节制,谁跟他碰杯他都来者不拒,而且碰了就喝,但是都属于“樱桃小口”那种模式,如果对方不答应,他就给对方说好话,一再请求原谅。
大家都玩得很尽兴,玩到夜里十点多送别时,我们都有些醉了,莫言却清醒得很。握手告别时他却说,到南阳住下以后还要开夜车赶稿子,这是他的创作习惯。这让我们吃惊。
平心而论,老天爷确实是相当公道的:“无非常之志者,无非常之行;无非常之行者,无非常之功。”比比莫言的勤奋,我们这几个“懒虫”的脸没法不红,幸亏有酒盖着。
那天夜里,我很长时间都睡不着觉。自己扳住指头算算,这么多年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事无成两鬓秋”,荒废了多少时间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