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潭文学
我的竹子情结
我的竹子情结
发布时间:2013-01-23
对于竹子,我有一种莫名的情愫,那就是敬佩和喜爱。不知从何时开始,已在脑子里潜滋暗长。可能缘于苏东波的“宁可食无肉,不能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可能缘于人们对岁寒三友―“松、竹、梅”的赞美,更可能缘于竹子的精神,有节气、虚心、坚贞不屈,还可能缘于郑板桥的写竹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咏竹》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蝉与蝶。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风池。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总之,竹在我印象中是君子、是虚心、是骨气的化身。我算是半个读书人,特崇拜苏东坡,崇拜他的文采飞扬,学富五车,崇拜他的豁达乐观,崇拜他的豪迈潇洒,纵情山水。崇拜他对其妻王氏的忠贞。因此,东坡的哲理诗:《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
词《大江东去浪淘尽》、《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密州守猎》、《十年生死两茫茫》都能倒背如流。爱屋及乌吧,东坡的名言:“宁可食无肉,不能居无竹”我也铭记在心,苏东坡的不俗也令我敬佩。东坡嗜竹,我也爱竹。
我家小院有一块空地,栽有杏、菊、白玉簪、桔子、可总觉得少点什么,有些俗不可耐。我决定效仿苏东坡―植竹爱竹。竹子从哪移呢?―湍东计生办。我脑子里产即闪现出一幅画面。一个星期天,我和妻一块去她单位―湍东计生办,我在院中徘徊,发现院子东边有几丛竹子,我漫步竹丛,看一丛丛秀竹,伸向苍穹,立即生出几分敬意,就想要是自己院中有这么一丛,整日看着多舒服多惬意呀!
07年寒假,我拿一把镢头来到计生办,在竹丛下挖了起来。由于竹根错综盘节,非常难刨。虽是严冬,我却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挖了歇,歇了再挖,干到极致,索性脱去棉,抡起镢头,用力去发掘,一下,两下……土一块一块被带出,穴,越来越大。有两竿竹慢慢松动了。我抱紧竹竿用力一拽,竟连根拔出,我大喜,终于大功告成。我一手拎镢头,一手拿竹到肩头,喜滋滋向家奔去。回到小院,我迫不及待在院子西南角刨了起来,然后把两竿竹小心翼翼地放入,再培土,又拎来两桶水浇上,看着水沽沽冒泡,钻进地面,心里甭提多高兴啦。心想要不了多久,竹子就活了,它的子孙就会繁盛起来。
过了年,春风拂面,我天天都要望几眼―墙角的竹子。初春过去了,竹子无笋冒出,仲春过去了,竹根还是毫无动静。整个春天过去了,连个笋影也没见,我有些失望。春雨下了几场,为何雨后春笋就不出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望望竹子,竹叶也开始由绿泛白了,这是一种不祥之兆。
夏天悄悄到来,烈日炎炎,我怕竹子有意外,隔三差五总浇浇水,可是天不随人愿,竹叶白了,干了。竹子死了!我有些伤心,好像谈了很久的女朋友离去一般痛心疾首。真真是一件难过悲痛的事。
竹子没有栽活,它死了。这个阴影始终笼罩着我。是什么原因呢?是我没及时浇水?是我移栽时间不对?人们不是说植物冬天休眠吗?我要查清原因。有一天,我在网上查资料,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在网上查查栽竹子的时间,或许会有答案。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百度中输入:竹子的栽培时间,然后搜索一下,奇迹出现了:网上有栽竹子的时间。我迅速打开网页:页面显示,栽竹子的时间为春末夏初,即;四五月份。我如获至宝,信心倍增,来年四五月份,我一定要把竹子请到我家,让它在院子一隅安个家,陪伴我渡过人生的分分秒秒。
2008年,四月到了,我再次来到湍东计生办,在去年挖的小坑边挖了两竿竹子高高兴兴地抗回了家,像上次一样把它栽下。我像关照小孩一样,天天去瞧它,看看这看看那。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夏去秋来,竹子居然活了,苍翠的叶片在风中抖动,我常常看得入了迷。大雪压竹的时候,我会叹:雪压竹头低,大雪压秀竹……春风掠过竹子时,我会吟:催开二月花,解落三秋叶。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竹子给我带来了欢乐和情趣。
2009年夏,竹子出笋了,我看到刚出土的锥形小笋,大声惊呼:“老婆,竹子发笋了!”无异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无异于女儿出世带来的喜悦,无异于一贫如洗的乞丐一夜之间变成了百万富翁的惊喜。
笋生长得疯快,有时几天不见,它就窜出二三尺,十几天就能长到四五米高,一个多月后,它就窜到六七米高,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它直直的刺向苍穹,像等待发射升空的探月火箭。
竹子从两根,长到四根,我天天下班回家都要驻足看上几眼。几日不见,就有如隔三秋之感,竹子会在我家院子繁衍开来,要不了多久,它会子孙满堂的。
有人说美女养眼,我想说竹子不但养眼,还让你修身养性。每当有朋友来,夸奖院中竹子清秀美丽时,我会感到丝丝自豪。“无竹令人俗,无肉令人瘦”又在我耳边回荡。
院竹使我终于成了一个追求高雅的人,追求不俗的人,追求虚心的人。我骄傲。做人要做竹子般的人,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仍虚心。这是我一生的追求。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风池。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总之,竹在我印象中是君子、是虚心、是骨气的化身。我算是半个读书人,特崇拜苏东坡,崇拜他的文采飞扬,学富五车,崇拜他的豁达乐观,崇拜他的豪迈潇洒,纵情山水。崇拜他对其妻王氏的忠贞。因此,东坡的哲理诗:《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
词《大江东去浪淘尽》、《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密州守猎》、《十年生死两茫茫》都能倒背如流。爱屋及乌吧,东坡的名言:“宁可食无肉,不能居无竹”我也铭记在心,苏东坡的不俗也令我敬佩。东坡嗜竹,我也爱竹。
我家小院有一块空地,栽有杏、菊、白玉簪、桔子、可总觉得少点什么,有些俗不可耐。我决定效仿苏东坡―植竹爱竹。竹子从哪移呢?―湍东计生办。我脑子里产即闪现出一幅画面。一个星期天,我和妻一块去她单位―湍东计生办,我在院中徘徊,发现院子东边有几丛竹子,我漫步竹丛,看一丛丛秀竹,伸向苍穹,立即生出几分敬意,就想要是自己院中有这么一丛,整日看着多舒服多惬意呀!
07年寒假,我拿一把镢头来到计生办,在竹丛下挖了起来。由于竹根错综盘节,非常难刨。虽是严冬,我却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挖了歇,歇了再挖,干到极致,索性脱去棉,抡起镢头,用力去发掘,一下,两下……土一块一块被带出,穴,越来越大。有两竿竹慢慢松动了。我抱紧竹竿用力一拽,竟连根拔出,我大喜,终于大功告成。我一手拎镢头,一手拿竹到肩头,喜滋滋向家奔去。回到小院,我迫不及待在院子西南角刨了起来,然后把两竿竹小心翼翼地放入,再培土,又拎来两桶水浇上,看着水沽沽冒泡,钻进地面,心里甭提多高兴啦。心想要不了多久,竹子就活了,它的子孙就会繁盛起来。
过了年,春风拂面,我天天都要望几眼―墙角的竹子。初春过去了,竹子无笋冒出,仲春过去了,竹根还是毫无动静。整个春天过去了,连个笋影也没见,我有些失望。春雨下了几场,为何雨后春笋就不出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望望竹子,竹叶也开始由绿泛白了,这是一种不祥之兆。
夏天悄悄到来,烈日炎炎,我怕竹子有意外,隔三差五总浇浇水,可是天不随人愿,竹叶白了,干了。竹子死了!我有些伤心,好像谈了很久的女朋友离去一般痛心疾首。真真是一件难过悲痛的事。
竹子没有栽活,它死了。这个阴影始终笼罩着我。是什么原因呢?是我没及时浇水?是我移栽时间不对?人们不是说植物冬天休眠吗?我要查清原因。有一天,我在网上查资料,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在网上查查栽竹子的时间,或许会有答案。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百度中输入:竹子的栽培时间,然后搜索一下,奇迹出现了:网上有栽竹子的时间。我迅速打开网页:页面显示,栽竹子的时间为春末夏初,即;四五月份。我如获至宝,信心倍增,来年四五月份,我一定要把竹子请到我家,让它在院子一隅安个家,陪伴我渡过人生的分分秒秒。
2008年,四月到了,我再次来到湍东计生办,在去年挖的小坑边挖了两竿竹子高高兴兴地抗回了家,像上次一样把它栽下。我像关照小孩一样,天天去瞧它,看看这看看那。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夏去秋来,竹子居然活了,苍翠的叶片在风中抖动,我常常看得入了迷。大雪压竹的时候,我会叹:雪压竹头低,大雪压秀竹……春风掠过竹子时,我会吟:催开二月花,解落三秋叶。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竹子给我带来了欢乐和情趣。
2009年夏,竹子出笋了,我看到刚出土的锥形小笋,大声惊呼:“老婆,竹子发笋了!”无异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无异于女儿出世带来的喜悦,无异于一贫如洗的乞丐一夜之间变成了百万富翁的惊喜。
笋生长得疯快,有时几天不见,它就窜出二三尺,十几天就能长到四五米高,一个多月后,它就窜到六七米高,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它直直的刺向苍穹,像等待发射升空的探月火箭。
竹子从两根,长到四根,我天天下班回家都要驻足看上几眼。几日不见,就有如隔三秋之感,竹子会在我家院子繁衍开来,要不了多久,它会子孙满堂的。
有人说美女养眼,我想说竹子不但养眼,还让你修身养性。每当有朋友来,夸奖院中竹子清秀美丽时,我会感到丝丝自豪。“无竹令人俗,无肉令人瘦”又在我耳边回荡。
院竹使我终于成了一个追求高雅的人,追求不俗的人,追求虚心的人。我骄傲。做人要做竹子般的人,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仍虚心。这是我一生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