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菊潭文学

菊潭文学

丢宝石下海

丢宝石下海

发布时间:2013-01-17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13-01-17

    有这样一个故事――丢宝石下海。故事是这样的:有个年轻人,想发财想到几乎发疯的地步。每听到哪里有财路他便不辞劳苦地去寻找。有一天,他听说附近深山中有位白发老人,若有缘与他见面,则有求必应,肯定不会空手而归。
    于是,那位年轻人便连夜收拾行李,赶上山去。
    他在那儿苦等了5天,终于见到了那个传说中的老人,他向老者请求,赐珠宝给他。
    老人便告诉他说:“每天清晨,太阳未有东升时,你到村外的沙滩上寻找一粒‘心愿石’。其它石头是冷的,而那颗‘心愿石’却与众不同,握在手里,你会感到很温暖而且会发光。一旦你寻到那颗‘心愿石’后,你所祈愿的东西都可以实现了!”
    青年人很感激老人,便赶快回村去。
    每天清晨,那青年人便在海滩上捡石头。一发觉不是“心愿石”,他便丢下海去。一粒,两粒,三粒……
    突然,青年人哭了起来,因为他刚才习惯地将那颗“心愿石”随手丢下海去后,才发觉它是“温暖”的。
    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当机会来临的时候,良好的习惯使我们抓住了机会,但不良的习惯却使机会从手上溜走。恰恰机会对我们来说只有一次。
    良好的习惯从哪里来的呢?它是从教育中来。什么是教育呢?
    爱因斯坦曾说:什么是教育?就是当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全忘记,剩下的东西就是他受到的教育。剩下的东西就是素质、能力、思想、心态。
    叶圣陶: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咱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
    爱因斯坦据说的“剩下的东西”及叶圣陶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其实是一致的。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生。
抓住了机会。
    最近我看到成都商报10月17日报道的一则新闻:株洲选调干部出“新招”――收拾垃圾加5分。
    10月13日,株洲市委办公厅公开选调工作人员进行面试,考场就设在株洲市委一楼西头会议室。明亮的候考室内,沙发、茶几上有香蕉皮、瓜子屑,而垃圾桶就在旁边。8分钟内,考生独处候考,面试实际已经……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不经意的第一道题,53名考生中却只有3位考生合格。
    身着制服的保安许巍威、肖健负责将考生送到候考室,每一位考生在候考室独处8分钟,再进入主考场。候考室内沙发扶手上居然扔着香蕉皮、果核和瓜子屑散落在茶几上,而垃圾桶就在旁边。一天下来,许巍威、肖健在门外观察53名选手在候考中的表现:一共只有上午的两名考生和下午的一名考生将香蕉皮和瓜子屑丢进了垃圾桶。
    面试全部结束后,株洲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蔡典维把许巍威、肖健请进了主考场,向其它6位评委和6位观察员介绍道,这两位也是“面试评委”。原来,垃圾是他们秘密受命后布置在候考室的,这也是一道5分的面试题目,目的在于检阅考生的文明素质。53份考生中有3人为自己赢得了宝贵的5分。
    无独有偶,有一个叫王淼的女孩子,她到一家公司去面试,整个面试过程都很顺利,面试官对她的表现很满意,让她回去等通知。当她离开之前去趟洗手间,出来的时候,却把手提包落在了里面。这时,正好有一个阿姨进来打扫卫生,看见了她的手提包,就拎出来说:“谁的手提包忘在这里了?”这时正在洗手的王淼看见阿姨戴着塑胶手套的手拎着自己那名贵的手提包,别提有多恶心了,平常她连看都不愿意看一眼的人,现在居然拎着她那价值不菲的手提包。她一把从阿姨手中夺过提包,怒气冲冲地说:“你这个人怎么这样,怎么能用你那脏兮兮的手拎我的包,你知道我的包有多贵吗,弄脏了你赔得起吗?真是讨厌死了!”阿姨感到很委屈,说:“我好心好意把你差点儿弄丢的包给你拿出来,你却这样说话,你这个人怎么这样?”
    王淼一听,更是火上浇油,和阿姨大吵起来。正当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刚刚面试过她的一个主管忽然从洗手间的一个门里走了出来,王淼的脸一下子红了,赶紧拎着手提包往外走。
    第二天,王淼接到面试主管的电话,在电话中主管说:“我以为你不适合在我们公司工作,因为我们公司是不会接纳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的。”王淼听后后悔莫及。
    我们每个人都要修炼好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好习惯成就大未来;好习惯能让你抓住人生的机会,坏习惯让你失去人生的机会。捡起一块小石头,成就人生大梦想。人生处处是考场,人生时时是考场。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应从现在做起,从生活细节做起,让自己变成一个有良好习惯的人,你就不会干“丢宝石下海”了的傻事,就不会望机会兴叹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