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潭文学
末代“女皇”的平常事
末代“女皇”的平常事
发布时间:2014-12-10
――闲话《我和慈禧太后》
对于宫廷轶事,似乎向来都是能够牵动国人那根兴奋神经的兴趣所在。帝王将相,宫廷秘闻,不知几何时早已成为流布民间的津津乐事。究起原因,似乎也不难理解:泱泱数千年的封建帝制,让处于皇权统治下的社会民众,总是对那笼罩着无限神秘的“皇宫”抱有好奇的探究和猜想。何况长久的习俗使然,相对于“宫廷”所存在的“民间”,一般意义上对“宫廷”及其所延伸出来的生活,总保持着讳莫如深的距离。因此,猎奇和兴奋也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心态流露。当代传媒的发达,为这种猎奇心理推动下的探究,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和推波助澜式的放大性效果。
在中国历史上颇具传奇色彩和匪夷所思的慈禧,可谓是这种心态磁场下的热点人物之一。其身上所具有的特殊信息――女人、皇权、奢侈、昏庸……这些无可争议的符号,牢牢锁定为她的身份标签而遭国人唾骂和惋惜。唾骂自不言喻,而惋惜则大底上处于对她的女儿身。泱泱华夏五千年,屈指算来也就出那么一个千古女皇武则天,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为普天下之女人挣足了面子;而慈禧好不容易爬上权利的巅峰,拥有着虽无名义而实有其权的女皇身份,却不幸非但没有创造出武则天文治武功的盖世神功,反倒坍塌了帝国大厦,丢失了祖宗基业,出卖了大好山河,陷中华民族于千疮百孔的水深火热之中。惋之有恨,惜之有怨,活生生气煞国人,空留千古悲歌。
正是这样一个背负着民族复杂情感的女人,在中国的史书传略中多出了言之不尽的话题。她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和匪夷所思的事实,集中突出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骄奢淫逸,独霸王权,置皇帝于傀儡,极尽一个娇弱女子治国理政的手腕和心计,在位统治长达48 年,占去整个清朝的五分之一,单就这点而言,作为女人实属不易;另一方面,她昏庸无能,愚昧无知,奢侈腐败,把中华民族推入史无前例的黑暗境地,直接导致了清朝帝国分崩离析,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其罪责罄竹难书。
慈禧,作为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位掌握实际皇权的最高统治者,在她的身上布满了无数谜团,随着历史远去,一切都淹没在厚厚的时光尘埃中。对于她功过是非的论判,历史已做出了深刻的结论,而其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真实“女人”的平常生活,那些发生在他身上的繁紊琐事,除了亲历者之外,无疑将要成为永久的悬念了。所幸历史总是让一切的发生不会成为遗忘――“存在过的总是要留下”,一本由华裔美籍人德龄女士撰写的《我和慈禧太后》,让我们有幸看到了历史在这位曾经光彩夺目的女人身上所发生的一切宝贵的记忆――慈禧太后,在一本尘封岁月的书中复活,隔着久远的时空珊珊走来!
这是一部具有惊人力量而非吸人眼球的著作,这样说,是因为书中所描述的独有视角和大量的真实、惊人的细节――譬如,慈禧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秉性爱好、悲苦与无奈、彷徨与纠结、心计与纯粹、浮华与朴质、善良与恶俗、威仪与空虚等等,均可在书中找到真实的答案。书中没有波澜壮阔的历史征战,没有云波诡异的宫廷争斗,也没有大开大合、跌宕起伏的惊惧情节,有的只是一个见证者的娓娓道来,于沉静舒缓的叙述中,像一枚飘落秋空的树叶,追念着散落尘埃的记忆――文字细腻生动,叙述真实细致,所有的一切似乎只为着一个目的――以绝对的真实把一个活生生的慈禧展现在读者面前。
德龄,满族人,有着长期的宫廷生活经历,更是慈禧太后晚年的首席女官,贴身服侍慈禧太后生活起居长达两年之久。基于这种特殊的条件,作者对于慈禧的了解有着比常人难以获取的丰富、真切和深刻。在德龄笔下,慈禧太后是一位尝遍了生活与权力的酸甜苦辣的女性,既专横霸道、冷酷无情,同时又多愁善感、女人气十足,内心世界极为丰富。所以,这是一本把慈禧放在一个作为“人”和一个特殊“女人”的视角去审视和描述的对象。也正因如此,高高在上的慈禧,在书中多出了寻常百姓的人间烟火味道。
“上天并不曾特别厚待某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只是肉身凡胎。太后虽然权倾四海,威震八方,掌管着全天下人的生死,可脱去衣服她不过只是个女人,一个平平凡凡的女人。她需要洗澡,把身上的污垢除去,虽然洗澡的方式不同,但最终的目的却是一致的。”
这是书中作者在看完慈禧太后洗澡过程后发出的真实感受。读文至此,我们又何尝不会发出相同的感慨。帝王将相也好,寻常百姓也罢,哪一个不是食人间烟火的肉身凡人?权利与光环,尊贵与荣耀,只是附着在身体上的一层外衣罢了,终也没有永恒的时候。念及于此,心中不由不升起一片澄明的豁达与宁静来!《我和慈禧太后》一书的本真意义,大概也就在于此了。
(本文是应邀为北京凤凰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推出的新书《我和慈禧太后》所作的书评,新书即日将于北京上市销售。书评将随新书发布会在北京有关媒体刊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