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潭文学
从“三寸金莲”说开去
从“三寸金莲”说开去
发布时间:2014-12-10
――浅论《穿蓝色长袍的国度》
这是一本飘逸着特殊气质的书,发散着一股优雅的古典情愫和深沉话题的艰涩,蓝色长袍与宏大开阔的社会空间,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维度下,呈现出纠结交错的斑杂意象。它会以什么样的话题及言说,传递出鲜为人知的信息呢?毫无疑问,女人的小脚――中国人谓之的“三寸金莲”,成为了本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显而易见,说到女人小脚,在中国这个有着悠久封建历史的国度,是个普遍为人所知的事物。其由来之久为大家所公认,并且在相当长的社会历史时期,与许许多多的封建陋习一起,共同成为墨守成规的社会公则,一道构成了不可逾越的封建旧制堡垒。至于其原委,有人说女人小脚可丰臀的原因,已经无从考究,但其违背自然、摧残女性的事实却是遭人诟病之所在。
大概正是这个原因,历史上也有开明帝王专门下诏禁止女人缠足,康熙皇帝就是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但强大的社会惯性力量总是让良好的愿望夭折腹中。可笑的是,满族女子居然视缠足为时尚,不顾皇帝禁令,纷纷仿效汉族女人,大有今日粉丝追星的味道,真的是令人哭笑不得。由此可见,根深蒂固的社会习俗,一旦作为改革被废除,其强大的惯性往往会一时淹没法律的力量。由此可以想见,要想谋求唤醒一个民族和国家摆脱习惯性顺从的集体觉醒,将是一项多么艰巨的工程。
然而,历史最终会不以人为的阻力所阻拦,其朝着文明不懈迈进的坚定一往无前。在解放女子缠足的运动中,英国女人阿绮波德.立德夫人做出了连中国男人也望其项背的贡献。《穿蓝色长袍的国度》,就是这位令人景仰的西方女子,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觉所传达出来的中国景象。
阿绮波德•立德夫人,是英国在华著名商人立德的妻子。19 世纪80 年代中期,她穿着高跟鞋,提着装有精美的咖啡杯、雅致的桌布以及银制餐具的箱子,从英国坐船来到中国,追随经商的丈夫到处游历,一边游历一边用文字将她的所见所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游历期间,立德夫人亲眼目睹了中国女人缠足的痛苦。在她看来,强行裹成的小脚不但毫无美感可言,而且致使无数中国女人失去健全的双脚,甚至夺走了一些幼女的生命,这让同样身为女人但拥有自我的她痛惜不已。从此以后,立德夫人开始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废除缠足陋习的活动中。19 世纪90 年代末期,她在中国南方成立了“天足会”,到处宣传缠足的危害,号召中国人不再缠足。
智慧聪颖的立德夫人在推行“天足”的活动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谈。在汉口的剧院里,商会会长亲自安排座位,请官员来听立德夫人演讲。官员虽然大驾光临了,却很不情愿,因为他们觉得,由一个外国女人来跟他们讨论女人的脚这一敏感话题是不可思议的。政府官员的威慑力吓得立德夫人的翻译临阵退缩,幸亏一位会说中文的传教士及时赶来救场,演讲才得以进行。这次经历让立德夫人意识到了权威在中国的重要性,于是她想办法取得了湖广总督张之洞的支持,并把张之洞反对缠足的题字悬挂在会场里,果然很有效果。不仅如此,立德夫人还通过一位西医联系到了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试图请他也题字支持天足运动。她说:“我不忍心看小女孩们因为裹脚而哇哇地哭。”李鸿章回答:“你想让我叫全国的女人都不裹脚?不,我没有那么大的权力。”立德夫人灵机一动,请他在自己的扇子上写点东西,权当他是认可天足运动的。李鸿章最终同意了,却说:“你知道,如果妇女都不裹脚了,那么她们就会变得像男人一样强壮,她们会合力推翻朝廷的。”此后每次演讲,立德夫人都会展示李鸿章的题词,确实极有分量。
立德夫人就这样取得了中国官方的支持。为了推广天足运动,她在几年时间里几乎走遍了中国南方的所有通商口岸,克服重重困难,唤醒无数的缠足妇女,使她们大胆地扔掉了裹脚布,甚至影响到慈禧太后,使慈禧太后下达了让官员劝止缠足的诏令。
当然,《穿蓝色长袍的国度》不仅仅进述围绕“三寸金莲”发生的故事,立德夫人游历中国的印象记,还讲述了作者在中国十多个城市的所见所闻,描写了当地的风俗民情,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捕捉了一些被历史遗漏的细节,向读者展示了平民百姓对一个民族历史变迁的推动作用。这些庞杂丰富的内容,勾勒出了19 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民情风俗的社会画卷,使读者透过书中灵动的文字,就能够深深触摸到那个远去时代的呼吸和温度。
(本文应北京凤凰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邀请为其推出的新书《穿蓝色长袍的国度》所作的书评,新书即日将于北京上市销售。书评将随新书发布会在北京有关媒体刊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