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潭文学
写《易逝的时光》有感
写《易逝的时光》有感
发布时间:2014-10-11
从八月底到现在,时间已将近过去一个半月了。这一个半月,从未写过长篇小说的我,突发奇想,掐挤时间,搜肠刮肚,从构思到行文,竟然陆陆续续写了十九章十万余字。以前总觉得时间一天天过得很快,现在却因为写《易逝的时光》而觉得日子好像放慢了脚步,在日日夜夜码字的辛苦中体味到生命的充实和价值。
我自认是个懒惰的人。我不喜欢热闹的场所,不喜欢逛街,不喜欢折腾,不喜欢交际。我们一家三口的衣服、鞋子、足浴盆之类的东西,都是我从淘宝网店铺买来的,有快递送上门来;如果让我去逛街,不要二十分钟,我便感觉头都大了,单是外面的嘈杂就令我受不了。闲暇的时候,看别人三五成群地吃饭、打牌、钓鱼,玩得不亦乐乎,我因为没兴趣,便喜欢一个人躲清静。日子在一盏清茶、一卷书稿或一条微信中从指间悄然流走,慵懒中倒也感觉到生活的绵长和惬意,只是惬意过后,也暗暗后悔光阴虚度。我总在想,唱歌,咱不会;跳舞,没天赋;麻将,不会打;鱼杆,从买回来,好像只钓上过几条一、两寸长的小鲫鱼。大把的休闲时间都在碌碌无为中逝去,一眨眼,我已虚度了三十六个春秋,到今天仍然一事无成。我不禁感叹时光易逝,如白驹过隙,这大概就是我写《易逝的时光》的初衷。
一开始,我真的只是抱着写写玩的心态,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去,只是想找个由头,打发一下业余的时间。说文笔,也谈不上好,只是从十六岁,在内乡高中上高二时,因为在王国泽老师主办的《内乡声屏报》上发表过第一篇散文《牵挂》,而对文学有了那么一点点认识和好感。毕业后,又在《南阳广播电视报》上发表过几篇散文,对文学才渐渐地有了一些兴趣。后来到灌涨镇政府上班后,在《南阳日报》上也发过几个豆腐块,在《湍河文学》上写过几篇散文和小小说。仅此而已。我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深知自己有多深的水,阅历浅薄的我,从未敢想过能写长篇小说,只是在一个晚上和老公到外面散步时,我忐忑地提及这个想法,没想到老公却认了真,第二天便到宾馆门口的联想专卖店,花五千块给我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这令忐忑的我没有了任何退路,咬咬牙,打开电脑,把《易逝的时光》这个题目先扎了下来。
真正开始写后,我才体会到写小说的艰辛。小说在《内乡亲民网》发表后,看过的朋友都知道,我后面每章都控制在五、六千字,而前几章都写的很短,只有两、三千字。因为故事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写起,那时我还未出生,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还不甚了解,我总不能闭门造车胡编乱造吧,便拿上录音笔,走出去采访从那个年代过来的岁数大点的人。我问过母亲,也趁到赤眉舅家望夏的机会和舅舅促膝长谈过,也采访过楼下公安局退休的谢叔,得到了许多鲜活的第一手材料。像第十三章中写到的,秀芹提议请个会跳大神的为狗娃的父亲医病这一情节,就是原原本本来源于母亲给我讲的我老外婆身上发生的奇迹般的真事。总之,凡是我小说中要涉及到的社会现实,我不懂就问,或直接上网查资料,再加以梳理、加工,然后,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一天天过去,小说竟然一章章续了下来。
我要特别感谢两个人――老公杨祖垠和女儿杨锦格格。他俩是我忠实的第一读者,每当一章写完后,他们都要先睹为快。为了方便讨论,我们专门搬到女儿的房间里睡,在熄灯躺到床上后,我们便在黑暗中尽情地想象小说中十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走向。大家各抒己见,给我的思路拓宽了渠道,有时候眼看着我都要续不下去了,一次寝谈会,灵感枯竭的我又灵光闪现,第二天,便又洋洋洒洒写了五、六千字。有时候,我感觉写作太累了,也想偷个懒,但饭后看老公主动收拾碗筷,我只好抓紧点滴时间,打开电脑,继续在键盘上敲打文字,往往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腰酸背痛的,颈椎也感觉不舒服,便想打退堂鼓,常常宣称我要封笔。在寝谈会上,自然老公和女儿都会给我鼓励,给我打气,当然也会给我戴高帽子,及时消除掉我搁笔的想法,坚持着又一章章写下去。
时至今日,在Word上统计一下,竟有了十万余字,涉及的人物也有四十余个。所有的人物都是我一手创作的,饱含着我满腔的心血。我悲着他们的悲,喜着他们的喜,写到高兴处,我暗暗替他们兴奋;写到悲伤处,我也不禁替他们难过。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时在梦里,这些人物就像演电影一样清晰地活动,醒来发现是梦,我竟会在现实和梦里徘徊,不知哪个是真,哪个是假。说给老公和女儿听,他们都说我简直要走火入魔了。我真觉得欲罢不能,仿佛有一只大手在背后推着我,所有的人物走向都鲜活地在我眼前跳跃,我恨不能找一个世外桃源的环境,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自由控制,什么都不用干,完全地把身心沉浸到小说创作中去;我恨不能一口气把小说完笔,让所有的人物命运都尘埃落地。只要一天没有结束,那种牵肠挂肚的情怀便无法消失,总觉得工作之余还有一个小鞭子在抽打着我的灵魂,让我不得不前行。
现在,我不敢再懈怠,每天工作之余写小说已成为一种习惯。有时为了在一天内写完一章,我下乡禁烧时,顺便把电脑放在车上,开车到村里巡逻一圈,没有发现火情后,便把车停在路边,把电脑放在腿上随时随地写上几段。前一阵,我在忙着卫生乡镇申报材料,几天没有新作,便有抽调到县里的同事问我这几天是不是很忙啊,怎么不见网上有更新。我没想到还有人关心着我的小说,因为我从来没有对人提及过此事,我只是把写小说当作我生活的一部分自娱自乐罢了,现今有了关注我的读者,为了他们,我将更加用心地写好每一个字,以飨每一个关爱我的人。
生命苦短,时光易逝,能持之以恒地做好一件事,便是价值。
我自认是个懒惰的人。我不喜欢热闹的场所,不喜欢逛街,不喜欢折腾,不喜欢交际。我们一家三口的衣服、鞋子、足浴盆之类的东西,都是我从淘宝网店铺买来的,有快递送上门来;如果让我去逛街,不要二十分钟,我便感觉头都大了,单是外面的嘈杂就令我受不了。闲暇的时候,看别人三五成群地吃饭、打牌、钓鱼,玩得不亦乐乎,我因为没兴趣,便喜欢一个人躲清静。日子在一盏清茶、一卷书稿或一条微信中从指间悄然流走,慵懒中倒也感觉到生活的绵长和惬意,只是惬意过后,也暗暗后悔光阴虚度。我总在想,唱歌,咱不会;跳舞,没天赋;麻将,不会打;鱼杆,从买回来,好像只钓上过几条一、两寸长的小鲫鱼。大把的休闲时间都在碌碌无为中逝去,一眨眼,我已虚度了三十六个春秋,到今天仍然一事无成。我不禁感叹时光易逝,如白驹过隙,这大概就是我写《易逝的时光》的初衷。
一开始,我真的只是抱着写写玩的心态,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去,只是想找个由头,打发一下业余的时间。说文笔,也谈不上好,只是从十六岁,在内乡高中上高二时,因为在王国泽老师主办的《内乡声屏报》上发表过第一篇散文《牵挂》,而对文学有了那么一点点认识和好感。毕业后,又在《南阳广播电视报》上发表过几篇散文,对文学才渐渐地有了一些兴趣。后来到灌涨镇政府上班后,在《南阳日报》上也发过几个豆腐块,在《湍河文学》上写过几篇散文和小小说。仅此而已。我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深知自己有多深的水,阅历浅薄的我,从未敢想过能写长篇小说,只是在一个晚上和老公到外面散步时,我忐忑地提及这个想法,没想到老公却认了真,第二天便到宾馆门口的联想专卖店,花五千块给我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这令忐忑的我没有了任何退路,咬咬牙,打开电脑,把《易逝的时光》这个题目先扎了下来。
真正开始写后,我才体会到写小说的艰辛。小说在《内乡亲民网》发表后,看过的朋友都知道,我后面每章都控制在五、六千字,而前几章都写的很短,只有两、三千字。因为故事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写起,那时我还未出生,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还不甚了解,我总不能闭门造车胡编乱造吧,便拿上录音笔,走出去采访从那个年代过来的岁数大点的人。我问过母亲,也趁到赤眉舅家望夏的机会和舅舅促膝长谈过,也采访过楼下公安局退休的谢叔,得到了许多鲜活的第一手材料。像第十三章中写到的,秀芹提议请个会跳大神的为狗娃的父亲医病这一情节,就是原原本本来源于母亲给我讲的我老外婆身上发生的奇迹般的真事。总之,凡是我小说中要涉及到的社会现实,我不懂就问,或直接上网查资料,再加以梳理、加工,然后,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一天天过去,小说竟然一章章续了下来。
我要特别感谢两个人――老公杨祖垠和女儿杨锦格格。他俩是我忠实的第一读者,每当一章写完后,他们都要先睹为快。为了方便讨论,我们专门搬到女儿的房间里睡,在熄灯躺到床上后,我们便在黑暗中尽情地想象小说中十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走向。大家各抒己见,给我的思路拓宽了渠道,有时候眼看着我都要续不下去了,一次寝谈会,灵感枯竭的我又灵光闪现,第二天,便又洋洋洒洒写了五、六千字。有时候,我感觉写作太累了,也想偷个懒,但饭后看老公主动收拾碗筷,我只好抓紧点滴时间,打开电脑,继续在键盘上敲打文字,往往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腰酸背痛的,颈椎也感觉不舒服,便想打退堂鼓,常常宣称我要封笔。在寝谈会上,自然老公和女儿都会给我鼓励,给我打气,当然也会给我戴高帽子,及时消除掉我搁笔的想法,坚持着又一章章写下去。
时至今日,在Word上统计一下,竟有了十万余字,涉及的人物也有四十余个。所有的人物都是我一手创作的,饱含着我满腔的心血。我悲着他们的悲,喜着他们的喜,写到高兴处,我暗暗替他们兴奋;写到悲伤处,我也不禁替他们难过。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时在梦里,这些人物就像演电影一样清晰地活动,醒来发现是梦,我竟会在现实和梦里徘徊,不知哪个是真,哪个是假。说给老公和女儿听,他们都说我简直要走火入魔了。我真觉得欲罢不能,仿佛有一只大手在背后推着我,所有的人物走向都鲜活地在我眼前跳跃,我恨不能找一个世外桃源的环境,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自由控制,什么都不用干,完全地把身心沉浸到小说创作中去;我恨不能一口气把小说完笔,让所有的人物命运都尘埃落地。只要一天没有结束,那种牵肠挂肚的情怀便无法消失,总觉得工作之余还有一个小鞭子在抽打着我的灵魂,让我不得不前行。
现在,我不敢再懈怠,每天工作之余写小说已成为一种习惯。有时为了在一天内写完一章,我下乡禁烧时,顺便把电脑放在车上,开车到村里巡逻一圈,没有发现火情后,便把车停在路边,把电脑放在腿上随时随地写上几段。前一阵,我在忙着卫生乡镇申报材料,几天没有新作,便有抽调到县里的同事问我这几天是不是很忙啊,怎么不见网上有更新。我没想到还有人关心着我的小说,因为我从来没有对人提及过此事,我只是把写小说当作我生活的一部分自娱自乐罢了,现今有了关注我的读者,为了他们,我将更加用心地写好每一个字,以飨每一个关爱我的人。
生命苦短,时光易逝,能持之以恒地做好一件事,便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