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潭文学
话说生姜
话说生姜
发布时间:2014-08-28
姜,别名,生姜、鲜姜、姜皮、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等。姜,食用可以作为调味品,药用可以治病。生姜还含有较多的挥发油,可以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防止肝脏和血清胆固醇的蓄积。用生姜、红糖熬制的姜汤可活血驱寒,防治感冒。
自古就是风寒感冒的食疗良药。中国人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以姜入药了,“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早已在百姓中流传。俗话说:“家备生姜,小病不慌”、“三片黄姜解百毒”。这些在民间流传的话,已经得到了现代医药的证明。
姜的营养成分和葱蒜相似,同样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物质,并含有植物抗菌素,其杀菌作用不亚于葱和蒜。据医药研究表明,生姜含姜辣素、芳香醇、姜烯、水芳烯、茨烯、氨基酸、尼克酸、柠檬酸、抗坏血酸、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胡萝卜素、纤维素及钙、铁、磷等,而且具有散寒发汗、温胃止吐、杀菌镇痛、抗炎等功效,还能舒张毛细血管,增强血液循环,兴奋肠胃,帮助消化。中医把姜分为生姜、干姜、炮姜。单说生姜、干姜,药效就大不一样,因为“生姜走而不守,干姜守而不走”。鲜姜可用于“风寒邪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止气、止呕、祛痰下气”,干姜适于“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消毒、皮肤间结气、止唾白”。专家指出,“常食生姜御百邪”。中医学认为,生姜具有发汁解表、洗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平时应经常食用。吃生姜还有助于减轻肌肉痛。研究表明,每天吃姜可以减少25%由运动引起的肌肉疼痛,而且生姜与热处理姜具有同等的缓解肌肉疼痛效果。
近日,我到超市买生姜。问老板:生姜多少钱一斤。老板说:10元一斤。我说:怎么那么贵?老板说:进价贵,外地更贵。我说:都赶上肉的价钱了。
据媒体报道,我国多地生姜卖到了20元/公斤左右,广州卖到24元/公斤,长春市部分农贸市场生姜价格就已经达到30元/公斤。继2010年的暴涨之后,4年之后,姜价再次高涨。被网友调侃为“姜你军”,“姜你军”卷土重来。
对此,有关分析师说,山东是我国的种姜大省,2010年的生姜价格暴涨曾引发农民种姜热,直接导致2011年、2012年生姜价格走低。到了2013年,很多农民不再种姜,生姜种植面积大幅度缩小。2011年,生姜主产区山东省莱芜市的种植面积为10万亩,2013年减少到约5.9万亩。“而且,去年雨水过多,姜农积极性受挫,生姜种植面积持续缩减,一些主产区种植面积甚至减少了20%以上,这导致生姜产量大幅减少。此外,汛期之前,农民为了防止库中进水导致生姜坏掉,都会着急出货,目前农民的库存已降至低点。与此同时,很多经销商在汛期之前积极囤货,使得生姜需求旺盛,价格居高不下。”每年上半年,市场上的生姜都是前一年的储藏品,因此在10月份新姜成熟之前,生姜价格仍会大幅上涨。
目前,外地一斤五花猪肉的零售价格只有10.5元,于是一斤生姜可买一斤半猪肉的等式成立了。当然,这种比价,不仅出现在一家农贸市场内。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的监测数据显示,2月初以来,全国生姜价格持续上涨。与2月8日相比,截至目前,生姜全国日均价上涨43.7%。目前全国生姜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了一倍多。
相传,“生姜”是一个叫神农的人发现并命名的。
一次,神农在南山采药,误食了一种毒蘑菇,肚子疼得像刀割一样。吃什么药也没止痛,就这样他昏倒在一颗大树下。没过多久,他慢慢地醒过来了,自己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于是,他向四周一看,发现自己躺倒的地方有一丛尖叶子青草,香气浓浓的,闻一闻,头不昏,胸也不闷了。原来,是它的气味使自己醒过来的。于是神农顺手拔了一蔸,拿出它的块根放在嘴里嚼,又香又辣又清凉。过了一阵,肚子呼噜呼噜响着,泄泻过后,身体全好了。他想这种草能够有起死回生作用,我要给它起个好名字。因为神农姓姜,就把这尖叶草取名叫“生姜”,意思是它能使神农起死回生。
姜的神韵更像远山。这个比喻不是我的发明,在民间故事里,早有人以姜喻山了。传说乾隆爷大寿,宰相刘罗锅就提一桶老姜去祝寿,谐音会意――“一统江山”,弄得好大喜功的乾隆爷美滋滋的。方块汉字真是妙趣无穷。
姜,对人们来说太熟悉不过了。然而,熟悉的东西往往会熟视无睹,或不明就里。我敢肯定,面对一畦畦翠绿的姜苗,有不少人不知其为何物?姜的味道很有特色,其辛辣如火烧在嗓子眼,却暖在心口;不像辣椒辣嘴,蒜辣心,韭菜辣人舌头根。姜是生活必需品,烹炒煎炸,不可或缺;亦可腌制为小菜,做成姜糖……无论是调味品、小菜、零食,总是不改其性。
在饭店和老百姓家中,生姜是必备之物。烧鱼煮肉,炖鸡煲鸭。用姜调味,去除秽腥。这属烹饪之道,自不必说。更有的人早晨起床,将生姜捣成碎粒,冲一杯浓姜茶;晚上睡觉,将生姜切成薄片,含在嘴里入睡。平时一日三餐,除了四菜一汤,桌子上总还摆有一小碟糖醋姜丝。有时,小菜不对胃口,但只要有姜丝佐餐,两碗白饭照样下肚。可见,这已经“不可一日无此君”了。
生活中,人们长期食用生姜,可以获益非浅。我曾查过资料,生姜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姜辣素、树脂与淀粉。有着发汗解表、温胃止呕和解毒等功效。盛夏季节,气温较高。各种病菌,繁殖活跃。稍有不慎,就会引起腹痛、吐泻等急性肠胃炎症状。如果适当吃些生姜,或是姜汤,就能起到防治的作用。中医认为:生姜能够“通神明”。意思就是:吃姜可以提神醒脑。夏季中暑晕倒,灌杯姜汁,能使病人苏醒。一般暑热,适当吃点生姜,也能清醒解烦。在防暑的中药人丹里,就含有生姜成份。用热姜汤擦身、洗足,还可以舒筋活血,缓解炎症。小小生姜,好处多多。
多喝姜汤可防空调病。中医认为,春夏养阳,指的就是春夏之时,自然界阳气升发,养生者须护养体内阳气,使之保持充沛,阳气畅达。而现在都市人群白天晚上呆在空调房内,虽然能享受到空调的清凉,但却导致阳气压制,阳气发散受阻,阴阳失衡,而最终影响正气,导致免疫力下降。
专家指出,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可有效防治空调病。早晨是喝姜汤的最好时机,因为经过一个晚上,空调房内的寒气使体内寒凉加重,喝些姜汤可以驱散体内的寒气,帮助身体出汗,有效排毒。生姜除了解毒功能外,还具有养生防病,延年益寿之效,经常服食生姜,可达到小病不缠,大病不生的保健目标。
据种姜的老农介绍,种姜是把姜分成小块,埋藏在土里,大小和核桃差不多。这块种姜,无论它生出多少新姜,原姜都是不变的。姜极喜水,隔一天就要浇一次水。姜喜食豆饼,种姜者大都用豆饼发酵作底肥……眼见着姜芽在小麦秸秆的阴翳之下探出头来,痛饮着甘洌清凉的井水,如雨后春笋般――别说,此喻还真的很恰当。收姜时,分为新姜、紫姜与老姜。新姜,是由种姜分生出来的。紫姜,则是未成熟的姜芽。而原来的种姜则成了老姜,丝特别多,味道特别辛辣。所以俗话说:“姜是老的辣”。
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调味品,而除此之外,姜还是一味中药,在民间有俗话:每天三片姜,不用医生开处方,生姜治百病等等。另外,夏季由于人的胃酸和消化液的分泌减少,抵抗细菌的能力减弱,在空调房内外的冷热刺激下易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导致病菌的入侵,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系统疾病。姜性温热,驱寒不假,但滥用不得。滥用不仅不能治病,还会致病,如果你感冒了,恶寒无汗,可寒包火,寒是假象,如果你这时用了姜,如同火上浇油,热上加热了。夏可吃姜,但秋冬慎吃,因为人体秋燥缺水,你一把火会把水烧干的。姜性暖,能够温胃健脾。外出旅游,出发前口嚼生姜服下、或贴一片在肚脐上,也可以放在鼻旁嗅闻,有防晕车晕船之效。故民间有“出门带块姜,时时保健康”的说法。
养生防病,生姜常伴。姜的味道,有着别样的温暖,氤氲着人间的烟火气息。
自古就是风寒感冒的食疗良药。中国人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以姜入药了,“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早已在百姓中流传。俗话说:“家备生姜,小病不慌”、“三片黄姜解百毒”。这些在民间流传的话,已经得到了现代医药的证明。
姜的营养成分和葱蒜相似,同样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物质,并含有植物抗菌素,其杀菌作用不亚于葱和蒜。据医药研究表明,生姜含姜辣素、芳香醇、姜烯、水芳烯、茨烯、氨基酸、尼克酸、柠檬酸、抗坏血酸、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胡萝卜素、纤维素及钙、铁、磷等,而且具有散寒发汗、温胃止吐、杀菌镇痛、抗炎等功效,还能舒张毛细血管,增强血液循环,兴奋肠胃,帮助消化。中医把姜分为生姜、干姜、炮姜。单说生姜、干姜,药效就大不一样,因为“生姜走而不守,干姜守而不走”。鲜姜可用于“风寒邪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止气、止呕、祛痰下气”,干姜适于“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消毒、皮肤间结气、止唾白”。专家指出,“常食生姜御百邪”。中医学认为,生姜具有发汁解表、洗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平时应经常食用。吃生姜还有助于减轻肌肉痛。研究表明,每天吃姜可以减少25%由运动引起的肌肉疼痛,而且生姜与热处理姜具有同等的缓解肌肉疼痛效果。
近日,我到超市买生姜。问老板:生姜多少钱一斤。老板说:10元一斤。我说:怎么那么贵?老板说:进价贵,外地更贵。我说:都赶上肉的价钱了。
据媒体报道,我国多地生姜卖到了20元/公斤左右,广州卖到24元/公斤,长春市部分农贸市场生姜价格就已经达到30元/公斤。继2010年的暴涨之后,4年之后,姜价再次高涨。被网友调侃为“姜你军”,“姜你军”卷土重来。
对此,有关分析师说,山东是我国的种姜大省,2010年的生姜价格暴涨曾引发农民种姜热,直接导致2011年、2012年生姜价格走低。到了2013年,很多农民不再种姜,生姜种植面积大幅度缩小。2011年,生姜主产区山东省莱芜市的种植面积为10万亩,2013年减少到约5.9万亩。“而且,去年雨水过多,姜农积极性受挫,生姜种植面积持续缩减,一些主产区种植面积甚至减少了20%以上,这导致生姜产量大幅减少。此外,汛期之前,农民为了防止库中进水导致生姜坏掉,都会着急出货,目前农民的库存已降至低点。与此同时,很多经销商在汛期之前积极囤货,使得生姜需求旺盛,价格居高不下。”每年上半年,市场上的生姜都是前一年的储藏品,因此在10月份新姜成熟之前,生姜价格仍会大幅上涨。
目前,外地一斤五花猪肉的零售价格只有10.5元,于是一斤生姜可买一斤半猪肉的等式成立了。当然,这种比价,不仅出现在一家农贸市场内。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的监测数据显示,2月初以来,全国生姜价格持续上涨。与2月8日相比,截至目前,生姜全国日均价上涨43.7%。目前全国生姜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了一倍多。
相传,“生姜”是一个叫神农的人发现并命名的。
一次,神农在南山采药,误食了一种毒蘑菇,肚子疼得像刀割一样。吃什么药也没止痛,就这样他昏倒在一颗大树下。没过多久,他慢慢地醒过来了,自己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于是,他向四周一看,发现自己躺倒的地方有一丛尖叶子青草,香气浓浓的,闻一闻,头不昏,胸也不闷了。原来,是它的气味使自己醒过来的。于是神农顺手拔了一蔸,拿出它的块根放在嘴里嚼,又香又辣又清凉。过了一阵,肚子呼噜呼噜响着,泄泻过后,身体全好了。他想这种草能够有起死回生作用,我要给它起个好名字。因为神农姓姜,就把这尖叶草取名叫“生姜”,意思是它能使神农起死回生。
姜的神韵更像远山。这个比喻不是我的发明,在民间故事里,早有人以姜喻山了。传说乾隆爷大寿,宰相刘罗锅就提一桶老姜去祝寿,谐音会意――“一统江山”,弄得好大喜功的乾隆爷美滋滋的。方块汉字真是妙趣无穷。
姜,对人们来说太熟悉不过了。然而,熟悉的东西往往会熟视无睹,或不明就里。我敢肯定,面对一畦畦翠绿的姜苗,有不少人不知其为何物?姜的味道很有特色,其辛辣如火烧在嗓子眼,却暖在心口;不像辣椒辣嘴,蒜辣心,韭菜辣人舌头根。姜是生活必需品,烹炒煎炸,不可或缺;亦可腌制为小菜,做成姜糖……无论是调味品、小菜、零食,总是不改其性。
在饭店和老百姓家中,生姜是必备之物。烧鱼煮肉,炖鸡煲鸭。用姜调味,去除秽腥。这属烹饪之道,自不必说。更有的人早晨起床,将生姜捣成碎粒,冲一杯浓姜茶;晚上睡觉,将生姜切成薄片,含在嘴里入睡。平时一日三餐,除了四菜一汤,桌子上总还摆有一小碟糖醋姜丝。有时,小菜不对胃口,但只要有姜丝佐餐,两碗白饭照样下肚。可见,这已经“不可一日无此君”了。
生活中,人们长期食用生姜,可以获益非浅。我曾查过资料,生姜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姜辣素、树脂与淀粉。有着发汗解表、温胃止呕和解毒等功效。盛夏季节,气温较高。各种病菌,繁殖活跃。稍有不慎,就会引起腹痛、吐泻等急性肠胃炎症状。如果适当吃些生姜,或是姜汤,就能起到防治的作用。中医认为:生姜能够“通神明”。意思就是:吃姜可以提神醒脑。夏季中暑晕倒,灌杯姜汁,能使病人苏醒。一般暑热,适当吃点生姜,也能清醒解烦。在防暑的中药人丹里,就含有生姜成份。用热姜汤擦身、洗足,还可以舒筋活血,缓解炎症。小小生姜,好处多多。
多喝姜汤可防空调病。中医认为,春夏养阳,指的就是春夏之时,自然界阳气升发,养生者须护养体内阳气,使之保持充沛,阳气畅达。而现在都市人群白天晚上呆在空调房内,虽然能享受到空调的清凉,但却导致阳气压制,阳气发散受阻,阴阳失衡,而最终影响正气,导致免疫力下降。
专家指出,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可有效防治空调病。早晨是喝姜汤的最好时机,因为经过一个晚上,空调房内的寒气使体内寒凉加重,喝些姜汤可以驱散体内的寒气,帮助身体出汗,有效排毒。生姜除了解毒功能外,还具有养生防病,延年益寿之效,经常服食生姜,可达到小病不缠,大病不生的保健目标。
据种姜的老农介绍,种姜是把姜分成小块,埋藏在土里,大小和核桃差不多。这块种姜,无论它生出多少新姜,原姜都是不变的。姜极喜水,隔一天就要浇一次水。姜喜食豆饼,种姜者大都用豆饼发酵作底肥……眼见着姜芽在小麦秸秆的阴翳之下探出头来,痛饮着甘洌清凉的井水,如雨后春笋般――别说,此喻还真的很恰当。收姜时,分为新姜、紫姜与老姜。新姜,是由种姜分生出来的。紫姜,则是未成熟的姜芽。而原来的种姜则成了老姜,丝特别多,味道特别辛辣。所以俗话说:“姜是老的辣”。
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调味品,而除此之外,姜还是一味中药,在民间有俗话:每天三片姜,不用医生开处方,生姜治百病等等。另外,夏季由于人的胃酸和消化液的分泌减少,抵抗细菌的能力减弱,在空调房内外的冷热刺激下易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导致病菌的入侵,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系统疾病。姜性温热,驱寒不假,但滥用不得。滥用不仅不能治病,还会致病,如果你感冒了,恶寒无汗,可寒包火,寒是假象,如果你这时用了姜,如同火上浇油,热上加热了。夏可吃姜,但秋冬慎吃,因为人体秋燥缺水,你一把火会把水烧干的。姜性暖,能够温胃健脾。外出旅游,出发前口嚼生姜服下、或贴一片在肚脐上,也可以放在鼻旁嗅闻,有防晕车晕船之效。故民间有“出门带块姜,时时保健康”的说法。
养生防病,生姜常伴。姜的味道,有着别样的温暖,氤氲着人间的烟火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