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潭文学
故乡的小河
故乡的小河
发布时间:2014-07-11
一个人最尴尬的事,莫过于你的双脚站在故乡的土地上却找不到故乡;一代人最羞愧的事,莫过于看丢了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宝藏。――题记
听家乡人说,村前的小河断流了,村头那口老井里的水也不能保证村民们生活饮用,心头一阵酸涩,故乡、故乡的小河、快乐的童年,我的脑海里闪出一幅幅神异的图画来,于是,写下这篇文字,聊以慰藉我对故乡小河的眷恋,也以此凭吊流逝的小河……
“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跳下了山冈流过了草地来到我身旁,泉水泉水你到哪里你到哪里去?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这是曾经的故乡小河的真实写照。小河发源于村北十几里的山沟里,两股山泉从山谷汩汩而出,顺山势而下形成天然小溪,在村北汇集成一条小河,绕过我们村庄,下流几里入弹琴河,最后注入湍河。随着季节的变换,溪水或大或小,叮咚叮咚淙淙流淌,跳下陡峭的悬崖石壁,滑过低处的碎石,穿过青草覆盖的河床,一路跌跌撞撞向下流去。我记忆中的小河,河水永远是那么清澈,仿佛是一条无尘的绿绸带;流水声永远是那么动听,胜过世界上任何一首美妙的歌谣……
故乡的小河,潺潺的流淌着我的童年。
初春,布谷鸟的第一声报春,把昏睡一冬的小河弄醒了,小河岸边的水草在河水的滋润下,焕发出勃勃生机。那些不知名的黄的、白的、红的、紫的野花儿散发出阵阵香气,蝶儿蜂儿在它们周围翩翩起舞。春江水暖鸭先知,河里成群的鸭子游来游去,我和伙伴们赶着牛羊,躺在河边晒太阳,看小草发芽,闻野花吐香,听小鸟歌唱,或几个人一块玩起了“老鹰抓小鸡”,偶尔还能在河里意外收获,捡到那些“撂蛋鸭子”撂在河边的鸭蛋……
夏天,骄阳似火,赤日炎炎,河边是人们消闲纳凉的好去处。中午,村妇们呼朋唤伴三三两两地到河边来洗菜、洗衣服;村嫂们拿了鞋底,坐在河边的石头上,悠闲自得的哼着小曲,手里不停的纳着鞋底儿;村姑们提了篮子拿了棒槌到河边洗衣,棒槌悠悠,私房话窃窃,不时羞红了少女的脸庞;老人们摇着蒲扇,拉着家常,不时露出会心的微笑;顽皮的孩童们坐在河边的大青石板上,卷起裤管,光着脚丫,把脚放进水里,享受着那些调皮的小鱼们啄击小脚丫带来的快感。傍晚,劳作一天的人们,吃过晚饭,习惯地来到河边乘凉,人们坐在河边,津津有味地说东道西,共话桑麻,有时干脆搬来简易床,睡在小河边,夜风习习,天然氧吧,天然空调,舒适宜人。
夏日里,村前的小河更是我们快乐的天堂。天晴的日子,小河的水缓缓流淌,清澈见底,河底的水草随水流摆动,河里的鱼虾在水底的鹅卵石间嬉戏;伙伴们光着屁股,跳进小河洗澡,摸鱼,逮虾,捉螃蟹,或在沙滩上追逐嬉戏,饿了,找来干柴,在河边烧鱼炸虾吃;困了就躺在沙滩上,那又软又热的沙滩,恰似温柔的席梦思床,躺在那里,舒服极了。遇到特别闷热的夜晚,我们三五个伙伴带上手电或提上马灯或煤油灯沿河照老鳖,几乎次次都有收获,或三只或五只,回来后,连夜炖一锅鳖汤,大伙儿热热的喝了才上床睡觉,那做法简单但很纯正的香味,现在想来还口有余香,馋涎欲滴……
秋天,秋高气爽,山沟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小河更加成熟妩媚,河边稻田里,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丰收的喜悦给小河镀上一层金光。星斗满天的夜晚,秋虫儿唧唧,小鸟儿啾啾,小河边蛙声一片,我和小伙伴们就爬在门前的稻田旁听虫吟,听蛙鸣;或围在大人们身旁听他们讲“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要不就绕着稻田捉来萤火虫,装进瓶里,幻想着也能象古人那样照明读书……
冬天来了,大雁南飞,天气越来越冷,村子四周的小山似天然屏障,把整个村庄围得严严实实的,故乡的冬天并不显得寒冷。但大雪过后,小河还是要结冰,上学路上伙伴们在河上“哧溜哧溜”地滑冰,或爬在河边,隔着冰看水中的鱼游来游去,小河就似一个晶莹透明的大鱼缸。
家乡的小河哟,我童年的时光都撒在你的怀抱里了,您曾给了我多少欢乐,多少遐想啊!
星转斗移,我告别了童年,告别了小河。为了生计、为了事业,远走天涯,漂泊他乡,可无论走多远,我始终惦记着那条弯弯曲曲储满了童年滋味的故乡小河!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参加工作后,我经常携妻带女回故乡,也目睹了故乡小河的沧桑衰老……
上世纪50年代末,山乡人响应号召,改天换地,在小河上分节修建了拦河坝,可别小看这拦河坝,不但蓄水、造地,而且也为小河两边的土地,提供了灌溉的便利。河道里和河岸两边农田,都成了水田,山沟里飘起了稻香,山沟里人也吃上大米。
包产到户后,允许私人垦荒种地,穷急饿怕了山乡人竞相拿起斧头,砍倒了山坡上的树木,开垦出荒地,种上了庄稼和经济作物。人们在收获“人定胜天“的成果时,也在遭受大自然的惩罚。轰隆隆的开山炮声吓跑了栖息在那里的小鸟和野生动物,山坡上很难再听到莺歌燕舞的喧闹,很难看得到蜂飞蝶舞的翩翩身姿,过去时常“光临”农家小院的狐狸、黄鼠狼们也不见了踪影,就连鸡鸭鹅猪牛羊这些家禽家畜也变得“骄生惯养”。树木没有了,山上变得光秃秃的,天然的蓄水池遭到破坏;夏季暴雨,山洪暴发,挟带着混浊的泥汁,肆虐地从山上倾泄而下,冲毁了山间的农田,也冲垮了河上的拦河坝。至今我还记得那场可怕的洪水:这哪里是我们曾经熟悉的温柔的小河,分明就是头发情的野兽。她黄色的、庞大的躯体风一样的向前掠去,她浑浊的躯体早已吞没以前还是岸的地方。河道上游的拦河坝首先被冲垮,洪水夹杂着大石块肆虐而下,接着第二个拦河坝、第三个拦河坝……河道上的拦河坝全被冲垮,大大小小的石块覆盖了一河的农田,河道里的稻田顷刻变成沙滩,乡亲们多年的心血顷刻化为乌有。
一年年的洪水冲刷,河床在一点点下落,小河里的水在逐年变小,河两旁的水田变成了旱地,又因为过多的使用农药,加之电鱼、毒鱼频繁,河中的鱼虾稀少,蛙儿断鸣,水鸟无踪,小河成为季节河,夏天暴雨,河水猛涨,天旱了,河也就干了,河道像个垃圾场,各种废弃的生活用品、衣物、鞋子、工具丢得到处都是,各种食品的包装袋随着风忽上忽下地飞,不见了那片片萋萋的芳草,不见了那清澈柔美的溪水,没有了潺潺的水声,看不见顽皮的孩童河中嬉戏,也看不见村里的女人们河边浣洗的情景……自然史上最纯真的童年风景,就这样同我们告别了!美丽的故乡小河,恐怕要压缩成为记忆,存进岁月的档案!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河水清且涟漪……”多少这样的诗词风景像“广陵散”般成为遥远的绝响!多少珍贵的动植物已永远的沦为标本!多少鲜活的生态活页,就这样从我们的视野中被硬硬的撕掉,被生生地扯去!
故乡的小河哟,你去了哪里?我拿什么拯救你哟,故乡的小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