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菊潭文学

菊潭文学

放弃是一种睿智

放弃是一种睿智

发布时间:2014-07-07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14-07-07

    人生需要选择,也需要放弃。然而对待放弃,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因为放弃需要发自内心的勇气。
    从本质上讲,每个人的身上都先天性地存在着贪婪的成分,在既得的物质和利益如金钱、职权、名利等面前,要想放弃并不是件容易事。尤其是人生的前期,通过艰辛的努力获得了物质利益等其它实实在在的满足,往往就自得其乐,坐享其成。因此,此刻的放弃是最难的,也是最可贵的。
    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掉吴国、成为霸主之后,越国君臣设宴庆功,群臣皆乐,唯独勾践面无喜色。范蠡看到后,暗自叹道:“勾践为了灭吴兴越,不惜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如今如愿以偿,功成名就,越王不想将功劳落到大臣名下,只能同患难,不能共享乐,猜疑嫉妒之心已见端倪。大名之下,难以久居。如不及早急流勇退,日后恐无葬身之地。”于是不辞而别,悄然而去。
    临行之际,范蠡派人给文种送去一封信函,信中写道:“良友文种,见函如斯,此时吾已踏上离越之行。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共享乐,子待何不去?汝若执迷不悟,不早做准备,蒙害之日将不远矣。”
    文种接信后,认为范蠡过虑了,自己不但功劳显赫,且对勾践忠心耿耿,勾践必不会杀自己。然而,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文种的预想,越国称霸后,文种的制敌才能已无用武之地,且文种一旦为乱,无人可制。于是,勾践乃赐文种之剑曰:“子有阴谋兵法,顷敌取国。九术之策,今用三已破强吴,其六尚在子所,愿幸以余术为孤前王于地下谋吴之前人。”意为:你有取国九术,今用三术就打败了吴国。余下的六术,你到地下帮助我的先王对付敌人去吧。文种遂自刎而死。
    文种与范蠡同为越王勾践的谋臣,为打败吴国立下赫赫功劳。但范蠡察微知著,全身而退。而文种自觉功高,不愿放弃名利,却被勾践不容,遂被赐死。
    由此想起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做生意失败了,但他仍然无法丢掉原先有过的排场,尤其是不想让那些生意上的伙伴看出他的潦倒来。于是,他仍然在家里大摆宴席,租用豪华车去接宾客,并请来自己的几个表妹充当女佣。但是当那些心里有数的客人酒足饭饱告辞离去时,每个人眼里都流露出同情的目光,却没有一个主动提出要帮助帮助他。
    这个人失望了,他感到万念俱灰。一日,他一个人走在街道上,突然看见有许多工人正在路边艰难地扶起一棵被台风吹倒的大树。工人们先是把这棵树的枝叶用锯锯掉,以减轻重量,然后再将树干扶正,重新埋好。这个人不解,上前询问,锯树的工人回答说:“倒了的树,如果想维持原来的枝叶,怎么可能扶得动?而被锯掉枝杈的大树被扶正后固然不是百分之百能够成活,但不锯掉枝杈的大树被扶正后则是百分之百的不能成活,因为被破坏的根系已完全不能维持一棵树的枝繁叶茂了。”这个人听后,忽然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于是,他放弃旧有的排场和死要面子的毛病,重新从小生意做起,没几年又在商海中站了起来。
    做人其实也是一样的,不能什么东西都把着、护着、拿着、要着,好像什么都应该是你的,什么都不能丢舍,前后左右、大包小袋你都要装满,这世界上有多少种颜色,你就想要多少种颜色。而这样的结果往往只会束缚住你的思想,让你变得鼠目寸光,让你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整日转来转去,自以为得意,好像自己的大包小袋都有收获。而其实,正是这些所谓不能放弃的“收获”强加给你的重量,使你所迈出的每一步都显得无比沉重。而当你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不停转圈的时候,人家已经在旷野中纵横驰骋了。所以,你必须有勇气放弃一些东西,尽管有些东西在你看来总是那么重要,那么无法释怀。
    人生是一个过程,放弃和选择都是我们要面对的。而事实上,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选择和放弃的过程,选择最能实现自己最大社会价值的事业,放弃不太重要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完善最美好的人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