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菊潭文学

菊潭文学

商圣的精魂

商圣的精魂

发布时间:2014-06-23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14-06-23

    周末的夜晚,家人早早的睡了。窗外明月皎洁,繁星点点。难得这样清静,坐在书房里精巧松软的椅子上,捧一杯香茗,静静地读着若木著的《经营之神范蠡》,一种从未有过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范蠡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尤其是经商才能独具一格,被后人赞为商圣、尊为财神、誉为中华儒商之鼻祖。于是,在这明月夜,我便想一个问题:商圣的精魂是什么?
    而要领略这种精魂,就要洞悉范蠡深邃的经济思想。
   “劝农桑,务积谷”、“务完物,务息币”、“平粜各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范蠡认为物价贵贱的变化,是由于供求关系的有余和不足,主张谷贱时由官府收购,谷贵时平价售出,把握商机,候时转物。“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得时不成,反受其殃”等观点,强调人们不仅要尊重客观规律,而且要运用和把握客观规律,应用于经济现象的变化。范蠡运用这一经济思想治理越国,达到了民富国强,雪了国耻。在功成身退之后又用他的经济思想从事经商,成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商业巨富,成为后世商人供奉的偶像。
    这样说来,商圣的精魂就是中国的商魂了。
    范蠡急流勇退、离开越国后,凭借着一叶扁舟,出三江,逐五湖,历经了无数的艰难和险阻。终于,从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北上,来到了一片有河、有海、有山林、有草甸的齐国海畔。在这里,海盐成为范蠡最大宗的商品之一。大海无垠,晒盐、煮盐的海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拥有鱼盐之利”是这片土地最出色的特点。在神州华夏,诸侯国之间,范蠡的盐业市场很快就打开了。古语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大海,给了人类无数的恩泽,海中有鱼虾、海带,能让人食用养生,无边无际的海水可以煮盐来卖,所以内地食盐无不出自海畔。而且,大海能行船,交通便利,与各国间的交易自不成问题。常言道,天能生物,地能载物,人乃万物之灵。凡能成就事业者,非得天时、地利、人和不可,而范蠡在齐国占尽了所有事项。
    范蠡的经商之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自己磨练出来的,他的另一个重要的经商思想就是“农末兼营”。除了贩卖鱼盐之外,范蠡还聘请了木工、丝工以及一些各具专长的男女奴仆,并把他们分成多个不同工种的小组。女仆主要负责桑麻纺织,由西施监管;男仆则负责耕种、渔猎等,由他和儿子统帅。先后建造了房舍、粮仓,开垦了农田,并在山坡上种植了桑树,开辟出了一大片桑园。就这样,范蠡在这个穷困的海滨之地,很快就建立起了一个集农、工、渔、商为一体的海滨大家园。
    自从家园建好之后,范蠡便带领家人到附近的蓬莱及齐鲁以东各地考察年景和商业贸易情况。每到一处,都要了解那里的社会现状、历史、地理、风俗、人情、物产、物价、产地及供需量。回到海滨后,根据在各地掌握的市场信息,把自家生产的各种皮货、绢、纱、绸、缎、食盐等用车运往各地销售。而在一次浙水旅行之后,却使他坚定了做蚕丝生意的决心。旅途中,朋友与他在船上的一夕交谈,使他大开眼界。他细致地了解到了一些有关养蚕缥丝的常识,比如:土法缀丝是怎么回事,丝分三种等。并且他也知道了专做生丝生意的茧行、丝行的一些门道,比如带了现金到产地去买丝的人叫“丝客人”,在产地开丝行收购新丝从中取利的人叫“丝主人”,在当地买当地用的小户叫“用户”,专做中间转手批发生意的叫“划庄”等。除此之外,他还知道了做丝生意其实也没什么深奥的诀窍,归根到底就是要懂得丝的好坏,懂得掌控蚕丝市场的行情。虽然丝价每年有起有落,但最有赚头的就是收购当年的新丝。在当时,丝价的行情多半都是人为地制造出来的,价格的起落往往掌握在几个大户手里,取决于大户的操纵。比如主要做蚕茧生意的茧行,同行有“茧业公所”,新茧上市,哪一天开秤收茧,哪一天封秤停收,以至蚕茧价格,都是同行公议,不得私自变更,蚕农出卖蚕茧,无论在哪里都是一个价格。对于这些,范蠡相信自己无疑已成了一个行家。了解这些情况之后,范蠡马上在浙水一带开了一家丝行,自己做起了“丝客人”。 同时,他还大量的经营人们生活生产所必需的铁器、木器、陶器、粮食等。当遇到农业丰收之年,粮价跌落时就大量地收购贮存粮食,等到农业受灾之年,再把贮存的粮食以平价出售给周边的国家或平民。这样一来,在经商赢利之余,还平抑了物价、打击了奸商、化解了国家的燃眉之急,大大地提高了范蠡的声誉。在这里,范蠡一家一天到晚劳作忙碌,真可谓一分汗水、一分收获,经过无数个风雨黎明、无数个沙舞黄昏和不眠之夜的苦心经营,几年的时间,范蠡就在这茫茫无边的浩瀚大海之畔,积资达数十万,成为当地巨富,名播天下。后人归纳出范蠡经商的经验,这些经验被称为“经商十八则”: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价格要定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费用要节俭,切勿奢华,奢华则钱财竭;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货物要百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货价减;钱财要明慎,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端生;临事要尽责,切勿妄托,妄托则受害大;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主心要安静,切勿妄动,妄动则误事多;工作要精细,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谈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出入要谨慎,切勿潦草,潦草则错误多;用人要公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优劣要细分,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货物要修正,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期限要约定,切勿马虎,马虎则失信用;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失良机......
    此时夜已深了,月亮高高地悬挂在深蓝色的夜空中。我合上书踱出房门,思绪又被银色的月光扯了出来,眼前幻化出范蠡与家人乘着浓重的夜色,驾一叶扁舟出海而去;幻化出蔚蓝的海畔,看着晒成的一堆堆亮晶晶、光闪闪的食盐,范蠡捋着胡须舒心地笑了;幻化出灾年减产,范蠡开粥场赈济灾民的场景......倏忽间,我感到今晚的月儿格外明亮,感到夜间的清凉中浮动着一种柔和的温暖和无尽的魅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