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荒山变成金银坡 收入翻了一番多
荒山变成金银坡 收入翻了一番多
发布时间:2015-12-14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内乡县赵店乡长岭村,几位村民正忙着为路边的绿化带安装道牙、栅栏。 “过去的5年,是长岭村发展最快的5年。”长岭村村支书周全力告诉记者,2010年,长岭村人均收入为3000元,到2014年,已增至6500元。预计到今年年底,全村人均收入将接近8000元。 长岭村面积20平方公里,属浅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过去,人均收入不足1500元,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 “1998年,我当选为村支书时立下军令状,要荒山变梯田,梯田变成金银坡;要羊肠小道变身盘山路,让山里人能走出去!” “虽说万事开头难,但有了县、乡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从1998年到2008年,我们村一半的荒山坡变成梯田。”周全力自豪地说。 一层层梯田绕山走,但发展什么产业才能让梯田变成金银坡?为此,周全力和村干部一道上河北、奔山西,考察油栗和大红袍花椒,于2003年引进了优良品种,淘汰了产值低的旧品种。目前全村已发展了万亩的油栗和花椒,仅此一项,人均可增收2000元。周全力说,2011年,村里招商引来了昌宇果业,发展核桃产业,给剩余的荒山坡找到了“好婆家”。 周全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万亩荒山坡一年租赁费70万元,3年后,核桃树进入盛果期时,一亩荒山坡年产值就在8000元以上。同时,村里的闲散劳力也变身产业工人,挣钱顾家两不误,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长岭村距县城的直线距离10公里,但由于山岭阻隔村民过去出行只能走一条羊肠小道货物进出几乎都是肩挑手提。路,成了制约村里经济发展的瓶颈。 “再也不能这样活!”周全力和乡亲们采取村民集一点,对外借一点,向上跑一点的办法凑齐修路款。2005年,一条长25公里的土路全面贯通,一下子缩短了长岭村与外面世界的距离。 路通了,农产品运出去了,山村的寂静被打破了。2011年以来,乡里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长岭村的土路彻底变了样,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通组路、串户路,将一栋栋民居连起来,也使村里到县城的车程由1个小时缩短为30分钟。
这几年,乡里加强了乡卫生院建设,在村里成立村卫生所,配备人员、设备,不断提高报销比例,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 路通了,产业来了,腰包鼓起来了,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提升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亲们的精神面貌也大变样。 短短几年,长岭村实现了有学上、有医疗保障、有文化活动场所、有稳定收入来源,极大地提振了全村干部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周全力说,长岭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