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清代文武官员服饰(上)

清代文武官员服饰(上)

发布时间:2015-12-11 12月11日南阳日报A5版:文化周刊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15-12-11

       清为金之后裔,同属女真族。因此,清代的衣冠服饰既吸取了汉族服饰中的某些特点,又保留了本民族的着装习惯。清代规定,男人穿旗服,女人穿旗袍。袖子为马蹄袖,便于骑马射箭。并继承了明代的补服制度,文官胸前绣飞禽,代表了文官的智慧,武官绣走兽,代表了武官的勇猛,不同的鸟兽就代表了文武官不同的级别。除此之外,帽子的顶珠也是区分品级的重要标识,不同的顶珠代表不同的级别。因此,“衣冠禽兽”这个成语就是从古代的官服演变而来,最初是一个中性词,代指做官的人。到了明朝中晚期,出现了宦官专权、文官爱钱、武官怕死,这个词逐渐演变为一个贬义词。

       清代文武官的官服和帽饰具体区别为:

       文官:一品补子上绣仙鹤,顶珠为红宝石;二品绣锦鸡,顶珠为珊瑚;三品绣孔雀,顶珠为蓝宝石;四品绣云雁,顶珠为青金石;五品绣白鹇,顶珠为水晶;六品绣鹭鸶,顶珠为砗磲;七品绣鸂鶒鸂鶒是南方的一种水鸟,类似于现在的鸳鸯),顶珠为素金;八品绣鹌鹑,顶珠为阴纹镂花;九品绣练雀,顶珠为阳纹镂花。

       武官:武官的帽饰与文官相同。一品补子上绣麒麟,二品绣狮子,三品绣豹,四品绣虎,五品绣熊,六品绣彪,七、八品绣犀牛,九品绣海马。

       清代的官帽称为“红缨帽”,夏天戴凉帽,从每年的三月开始戴,凉帽为喇叭形,无檐;冬天戴暖帽,从每年的八月开始戴,暖帽为圆形,有一圈檐边。官帽的顶珠共分三层:上层为尖形宝石,中层为球形宝珠,下层为金属底座。在顶珠之下有一个两寸长短的翎管,多以白玉和翡翠为材质。翎管内插有翎羽,赏赐五品以上的官员用花翎,即用孔雀羽毛制成,赏赐六品以下的官员用鹖羽染成的蓝色羽毛——蓝翎。花翎又分单眼、双眼和三眼,以翎眼多者为贵。清初,花翎只是对有功勋或蒙特恩者的一种赏赐,后来才成为文武官员普遍的冠饰。大臣蒙特恩者可赏戴双眼花翎,只有亲王、郡王方可赏戴三眼花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