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红薯叶成就致富梦
红薯叶成就致富梦
发布时间:2015-10-28
在内乡县灌涨镇杨集村300亩菜用红薯叶基地,只见郁郁葱葱的红薯叶,娇嫩诱人。工人们正麻利地将红薯叶进行采摘、捆绑、装箱,满载红薯叶的保鲜车即将驶往西安。
“这是菜用型红薯叶,是从福建农科院引进的优质品种,利用红薯秧扦插繁殖,一次投入,长期受益。”总经理王浩告诉记者,这种红薯叶茎叶嫩绿,茸毛少,口感鲜嫩滑爽,既可炒食又可凉拌,营养丰富,并且生长期间极少发生病虫害,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蔬菜,被誉为“蔬菜皇后”。
“不是所有的红薯叶都采收。我们只掐嫩尖,保留3片叶,总长在15到18厘米的红薯叶营养才最丰富,口感也最好。”王浩给记者做示范,半蹲田里,左手持薯尖,右手用特制小刀弄断薯尖,成把后,再用橡皮筋捆扎。虽然动作如此简单,但对于没干过农活的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蹲在田里,记者学着王浩的模样开始采摘薯尖。不到20分钟,记者已感到腰酸背疼,腿发麻。
“采摘薯尖是最繁重的活儿。一天要蹲8个小时,手脚麻利的话,一天可摘100多斤,约160多把。”王浩将成捆的红薯叶运进地头的冷库里,“一定要及时保鲜,避免营养流失,薯尖打蔫”。
王浩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红薯叶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平均7到10天可以掐一次,一亩地一茬可以收3000多斤。眼下,销往西安、兰州等地的红薯叶卖五六元一斤,预计今年一亩地纯收入可达2万元。”
“俺在这里打工,一天收入50元钱,再加上土地租金,一年能挣近2万元,比在外地打工强多了。”村民刘喜梅告诉记者。2014年,王浩回到家乡成立了王浩农林实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000万元,打造千亩高效农业生态园。当地村民以土地流转入股形式与公司合作。生态园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开展无公害蔬菜种植,聘请村民到园区工作,实现家门口就业,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