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沼液”施农田环保增效益
“沼液”施农田环保增效益
发布时间:2015-07-27
□本报记者曹国宏通讯员徐海林
盛夏时节的内乡大地,万物升腾,绿色扑面。
7月22日,记者在该县灌涨镇宋营村采访夏季农田管理情况,这里一洼又一洼的玉米长势喜人。
“俺这玉米不一样吧?你看看,这秆子多壮、叶子多肥实啊!”正在田间干活的该村农民宋国红一看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来了,热情地夸起他们的庄稼,“一会儿,你再上西边的玉米地里看看,一前一后种的,那差距,太大了!”
“这是沼液给俺们带来的福气啊!”看记者满脸的不解,他又指着地上的软管,接着炫耀说:“牧原(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养猪场建在俺们村,养猪场这沼液得优先俺们村用……你看,俺们现在又开始追肥了。”
顺着宋国红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沼液浇施管网的尽头,流出了淡绿色的液体,顺着一条条地沟,沼液滋润着茁壮的玉米。
“这沼液比早些年时兴的农家肥好多了,谁不用谁少打粮食、少赚钱!”快人快语的宋国红接着说,“玉米、小麦、红薯、花生、瓜果……种啥都能用。”
“农民可稀罕这沼液了,底肥用,追肥也用,遇住旱天,既当水又当肥,还环保,一举多得。”灌涨镇党委书记刁晓英介绍说。
“东边两个村的瓜果蔬菜,用了这沼液,市价至少翻了一番!都知道有机肥种出来的东西绿色、环保、口感好!”正在浇施沼液的农民李国华也接上了腔,他家从2010年开始施用沼液,今年10亩小麦打了1.3万多斤,“比邻村没用沼液的麦子增产两成多。”
“沼液,就是生产沼气而产生的液体。牧原把养殖场的猪粪尿集中处理后,通过三级沉淀,利用机械固液分离机把猪粪分理出来,运往公司的有机肥厂制作成颗粒状的有机肥,液体刚输送到厌氧发酵罐发酵,产生的沼气服务于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发酵后的沼液储存在沼液储藏坝内,用于浇施农田和作物。”牧原后勤部经理秦旭接受采访时说。
为了方便农民施用沼液,牧原投资2000多万,在田边地头建起沼液浇施管网30余万米,施用季节还组织施肥服务队,挨地块给农民浇施沼液。除此之外,牧原所属的科技开发公司,还建起了数千亩只施用沼液的有机瓜果蔬菜基地,产品供不应求。
“去年颁布实施的《国家畜禽规范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采取粪肥还田、制取沼气、制造有机肥等方法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而牧原的沼液还田已经实践8年了。”内乡县畜牧局局长张富朝称赞道。
据介绍,今年4月28日,国家环保部已正式批复牧原养殖“干清粪”和沼液还田工艺。国家有关部门也已授权牧原制定这方面的生产使用标准。这意味着牧原环保利用养殖粪肥废弃物的做法将在全国养殖行业推广应用。
目前,在内乡、卧龙、邓州、唐河等牧原项目所在地,沼液已成为农民青睐的上等有机肥,此外,还有不少有机农产品基地,专一购买牧原沼液。
相信,致力引领中国养猪业发展的牧原,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引领中国养殖业的废弃物综合利用,走出循环、环保、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