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心若向阳 无畏悲伤
心若向阳 无畏悲伤
发布时间:2015-07-16
|
||||||||
我报世界以歌 看着懂事的女儿,母亲王秀娟止不住落泪:“玲玲打小就要强得很,不讲吃不讲穿,从来不眼气别的孩子穿新衣服。”王秀娟哽咽着,顿了顿说,“我们这个家,真是亏欠她太多了。” 为了省钱,懂事的梁聪玲在学校省吃俭用,吃饭总买最便宜的素菜吃。遇到过节时候,学校食堂改善伙食,饭菜价格上涨,她就干脆连素菜也省掉,只以馒头、开水果腹。 多舛的命运造就了梁聪玲柔韧的性格,她很少因一次成绩的下降而有过多的纠结,也不会因某一次打击而伤感愤懑。学习累了,或是心情差了,就围着操场跑几圈,“跑得满身大汗,就好像把所有的坏情绪都跑出来了一样”。 问及将来,这个报考了武汉大学的姑娘,准备在入学后,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为家庭减轻负担。 可是,横亘在她面前的,依然是贫困带来的难题。为了筹措她的学费,母亲王秀娟借遍了所有的亲戚,父亲在工地上没日没夜地加班。放牧归来的爷爷则抚摸着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老伙计流下了浑浊的老泪:为了供孙女上学,他已决定卖掉这头牛,虽然他并不清楚卖牛赚的钱,够不够孙女的学费…… 世界以痛吻我 见到内乡县一高的高三毕业生梁聪玲时,她正在喂母亲吃药。说到自己640分的高考成绩,她有些腼腆地笑了:“其实,这是我进入高三以来,考得最差的一次,当时我要再细心点就好了。” 19年前,梁聪玲出生于内乡县大桥乡封营村。她的童年时光,虽然家境清贫,母亲身体多病,可是一家人在一起,还是和乐温馨的。灾难的来临毫无预兆,作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梁聪玲的父亲在十几年前,因一场意外导致智力退化,之后就只能在建筑工地上重复着简单机械报酬最低的搬运工作。爷爷梁留喜患有严重的肺气肿,稍微用点劲就要喘息半天,每天大部分的时间只能是在河边放牛。 去年9月的一个夜里,风雨大作,土坯老屋轰然倒塌,熟睡的梁留喜被埋在一片瓦砾中。幸而和他同住一屋的老牛长声哞叫,引得邻居前来将其救出。获救后,梁留喜不顾自己身上的伤痛,连声问:“我一家老小没事吧?我的牛没事吧?” “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为了我能上学,我爷爷就跟一头老黄牛似的,一年到头不分季节拼命耕耘。”周末回家得知这个险情后,梁聪玲忍不住抱着爷爷大声哭泣。 梁聪玲 杨 丽 叫一声“二娘”泪花流 对社旗县大冯营镇杨庄村的杨丽来说,在她父母缺位的童年和整个青少年时期,给她最多关爱的,除了自己的爷爷奶奶,就是二娘赵连琴了。 “对我来说,二娘就是我的母亲。”虽然不爱说话,可是,从杨丽眼中的闪闪泪光中,还是能窥出她对二娘的感情。 自小,父母不在身边的杨丽,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在二娘赵连琴的记忆里,一到农忙季节,公婆去地里干活,只能把年幼的杨丽放在地头。“不管是去摘花,还是割红薯穰,杨丽没人看管,只能跟着去地里,小脸整天晒得红红的。” 在杨丽五六岁的时候,赵连琴把住在村子东北角的爷孙三人接到自己家里一起生活。看着杨丽小小年纪就会拿着报纸和铅笔头写字,“写得还怪好”,赵连琴便将她送进了学校。没想到,这一送,便送出了小才女。 “丽丽争气,学习好得很,回回乡里抽考都有她。”一说起侄女杨丽,赵连琴都有说不出的骄傲和心酸。 杨丽上初中后,有一次放学回到家闷闷不乐。经追问后,赵连琴得知原来是学校要开家长会了,想着别的同学都有妈妈陪着,杨丽止不住伤心。 “这有啥,别人有妈,你也有妈,我去给你开家长会!”赵连琴一拍大腿,收拾了东西,就冒着大雨去了学校。 向着阳光努力奔跑 “从那一刻起,我就把二娘当成了妈妈。”杨丽感动地说,“她给我的,不单单是生活上的照顾,最主要的是感情上的一种依赖。” 在赵连琴看来,侄女杨丽是个特别争气特别要强的姑娘。 初中毕业后,杨丽考上了社旗一高冲刺班。高中三年,在学校的照顾下,杨丽放学后就到学校食堂帮忙,食堂可以提供免费饭菜。每次回家,不是抢着干活,就是坐在家里学习,极少出去玩。 2013年高考前,整天忙于家务的赵连琴去县城超市买了一大包的饮料、零食,和丈夫一起去学校送给了杨丽:“别人的孩子都有父母送吃送喝,咱再没钱关键时候也不能亏了这闺女。”当年,杨丽以471分的成绩考入了河南师范大学。在学校里,杨丽积极参加勤工俭学活动,尽力帮“除了几亩地和几只鸡几头猪,没有别的经济来源”的二娘减轻负担。 放暑假前,杨丽给二娘打电话:“娘,老师建议我报名考研,你跟我大(伯父)商量商量咋样?” “没啥商量的,考!”赵连琴斩钉截铁地回答。 “这有啥商量的,人家闺女有上进心,咱可不就得一心支持?”面对记者,赵连琴爽朗地笑着说。 暑假回家后,杨丽去一个曾经帮过自己的家庭当家教,她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回报二娘和所有关心她的人。②1
今天的故事,让您有什么感慨?请发短信至13837765660,期待您的参与。 □本报记者 梁 良 通讯员 付建军 核心提示 19岁的内乡女孩梁聪玲,多年前父亲因一场意外导致智力退化,母亲体弱多病,家中一贫如洗。在今年高考中,她却取得了理科640分的优异成绩。 22岁的社旗姑娘杨丽,自幼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迷茫无助时是二娘给了她母亲般的关怀。两年前考上了河南师范大学的她,这个假期,回到家乡回报众人对她的关爱。 两个身上背负着沉重苦难的姑娘,倔犟地在泥泞中盛开出艳丽的花朵,用奋斗谱写着她们不服输的青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