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牧原食品:诚信是食品最高附加值

牧原食品:诚信是食品最高附加值

发布时间:2015-07-06 7月6日《河南日报》1版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7-06

南阳企业上市工作巡礼之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诚信是食品最高附加值 
 
 

        □本报记者 李 铮 成利军

        本报通讯员宋建波 袁合宾


        近年来,南阳8家上市企业、109家后备上市企业形成的“上市企业群”在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中大展拳脚,有效增添了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力,今年南阳市第一季度GDP“跑”出8.4%的增速。今日本报推出《南阳企业上市工作巡礼》系列报道之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让我们继续共同关注企业的南阳故事。

        从南阳卧龙、邓州、唐河,到安阳滑县、周口扶沟、驻马店正阳,开封杞县、通许再到湖北钟祥、山东曹县,从生猪育种到饲料加工再到生猪屠宰,近两年来牧原小步快走,逐步向外扩张,建立起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为一体的完整生猪产业链,其规模化自养模式不仅成为行业的标杆,更是其保证产品质量的坚实后盾。让我们一同见证牧原如何全力保证食品安全,守护企业诚信。   

        “钟祥牧原第一分场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目前单体养殖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养猪场,也是世界上最先进、最现代的养猪场。”6月29日,从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再次传来喜讯,在湖北省钟祥市建设的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即将完成全部猪舍的建设,今年即可出栏第一批商品猪,建成后年可出栏商品猪40万头,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8亿元。

        “牧原走出内乡,走向全国,并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我们要把牧原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到我们所到之处,惠及当地的百姓;把牧原的企业诚信带到那里,惠及整个产业市场。”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华同说。

        一体化养殖全程监控产品质量

        进入内乡县余关乡牧原第十七分场,整齐划一的猪舍,随处可见的绿化,整个厂区干净整洁。这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十七分场占地1720余亩,年可出栏瘦肉型商品猪30万头。在这里早已经实现了采精—受孕—哺乳—培育—育肥一体化生产。对每一头猪实行一对一编号制度,从崽猪时期到出售期间,不仅由专业的育种和兽医团队为每头猪的健康保驾护航,同时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把关程序。

        “与传统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不同,牧原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形成了自育自繁自养一体化的生猪养殖模式,不仅如此,经过长期的发展,牧原已经形成了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为一体的完整生猪产业链,目的就是为了对牧原的食品安全与产品质量进行全程控制。”王华同说。

        在牧原记者了解到,公司一体化的养殖模式,形成了对食品安全的封闭式管理。从场址选择、猪舍设计、品种选育、原料采购、饲料加工、饲养过程、防疫用药等各环节实施全程科学监控,从源头到终端建立了完整的可追溯体系,确保产品安全、放心。牧原也创建了中国养殖行业整个食品链延伸的每个步骤相关食品安全的控制方案和模板。

        发展生态产业实现环保与发展双赢

        “现代企业,只有敢于担当责任,才能赢得百姓支持。”这是牧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经常叮嘱企业员工的话。

        23年的发展过程中,牧原不仅时刻坚守着对产品质量的追求,也时刻不忘对百姓的责任,对社会的担当,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实现环保与发展的双赢。

        在十七分场,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刚刚采摘的羊角蜜,这是牧原科技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一个硕果。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生猪养殖粪污经过收集、分离、过滤、厌氧发酵等程序,变成沼气和沼液。沼气可用来照明、取暖、做饭,沼液就近还田,猪粪、沼渣被加工成具有特性的有机肥料,成为一些大型特色种植基地的抢手货。这是牧原成熟的“猪—沼—农”循环模式。

        如今这些由沼渣制成的有机肥料被应用于淅川县的万亩金银花示范基地,西峡县的猕猴桃示范基地等一些特色种植基地。牧原公司也利用有机肥推广绿色蔬菜种植,现在已经投产的集约化标准大棚已达71个,每年可生产纯天然绿色果蔬170万斤。

        “我们绝不能不负责任地将养殖粪便随意排放,绝不能因为想多挣几个钱而污染了环境,做企业得讲良心和道德。”这是牧原对社会的承诺。

        企业家心语: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养猪要先养良心,诚信是牧原的最大附加值,牧原将坚守企业的责任和担当,致力于为老百姓提供更好吃的猪肉,为市场树立发展标杆,引领中国养猪事业的发展。③1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