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内乡:项目建设引领经济“升级跳”
内乡:项目建设引领经济“升级跳”
发布时间:2015-06-18
大河网讯 如今在内乡,处处都能感受到热火朝天的发展热潮,春笋般崛起的一个个项目建设工地成了最为独特的风景,百余个高新项目已成为拉动该县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引领该县经济实现“升级跳”。
昔日的工业洼地,如何得以快速隆起呢?近日在深入的采访之后,找到了答案。
“项目个头大、推进快、集聚程度高是内乡工业发展的三大亮点。”谈起内乡县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崛起,该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周华锋感慨地说。眼下,内乡县产业集聚区已入驻项目123个,其中“四上企业”63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6亿元;“四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0.56亿元,税收收入1.2亿元,从业人员达到2.7万人。以衙署文化闻名的内乡县特色商业区已完成投资额1.6亿元,完成建设面积11万平方米,招商工作也已全面展开。
反观内乡县工业发展的惊人变化,最重要的原因是该县紧紧抓牢项目建设这个“一号工程”。
前年11月11日,内乡县东福印务投资近2亿元的纸板生产线正式建成;去年11月27日,投资2亿元的内乡仁创砂业科技公司废砂再生项目正式投产;还是去年12月14日,总投资20亿元的晋成陶瓷二期项目开工建设。更为激动人心的是在12月31日县委全会上县长杨曙光发布的一个重磅消息:总投资108亿元的煤电运一体化项目成功取得国家能源局“路条”批复。这个项目是该县建国以来招商引资额度最大的项目,也是我市近年来招引的最大的工业项目之一;该项目全部运营达产后年可实现税收及附加7亿元,可“再造”一个“县级财政”。该项目的进入,将极大改变内乡工业发展格局,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以上仅仅是近期在内乡发生的部分“新闻”,但这些项目的密集扎堆涌现足以说明该县的工业列车已驶入“高铁时代”。
“过去的一年,是项目工作取得新突破、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的一年;过去的一年,是企业挑战危机、工业稳定增长的一年。”县委书记李长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这样讲到。2014年全县全县共招引5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其中超亿元以上项目19个。上马了晋成陶瓷二期、英良岗石、天华制药、太平洋石业等项目,国宇公司成功收购德国威尔伯特公司;在上海浦东成功召开了内乡投资环境暨项目推介说明会,与上海股交中心、上海大宗农产品电商公司等四家有影响力的单位成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去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该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35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32亿元,同比增长21.5%,工业用电量增速达到70%以上,增速均居全市第一位。目前,全县产值超亿元企业突破20家,产业集聚区实现全口径税收达到2.5亿元;博瑞格岗石、英良岗石、仁创覆膜砂再制造、中韩合作紫蘑菇食品、鹏翔科技北斗芯片、晋成陶瓷3D打印、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等项目相继投入试生产;东福陶艺、天华制药、国宇公司对外合作、仙鹤特种纸及涂布纸深加工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进度。此外,该县企业上市工作取得新突破。以牧原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为标志,上市企业成为该县工作新亮点。牧原公司总市值目前已近150亿元,是全市市值最大的上市企业。天华制药有望于今年第一季度在新三板挂牌,天一密封和菊龙粮油两家企业在新三板的挂牌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一个个大个项目竞相落户内乡,得益于这里有一片“温暖的土壤”。内乡县县长杨曙光讲到:“我们的抓手是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支撑,以服务为保障,改进作风,提升能力,强力推动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商业区快速健康发展,催生内乡经济发展的好态势。”就如何进一步服务保障项目建设,他表示,一是提高组织领导能力,实行“一个产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领导分包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实现产业和项目领导机制的有机结合。二是提高要素保障能力,强化融资服务、人力资源、用地保障,着力破解资金、人才、土地等要素瓶颈制约,提升产业集群发展保障能力。三是提高监督落实能力,县督查部门、“一改双优”活动办成立重大项目建设专项工作小组,对全县重大项目进行重点把控,实行重大项目周例会、月督查、季观摩制度,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激发调动抓好项目建设的积极性。(生俊东 樊翠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