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南阳日报刊发专版《看!内乡面貌在巨变》
南阳日报刊发专版《看!内乡面貌在巨变》
发布时间:2015-07-16
看!内乡面貌在巨变
——解读内乡县转型跨越绿色发展之路
内乡之巨变,的确使人大吃一惊。日前,一位记者两年后再回内乡“故地重游”作深度报道,踏访归来,他颇为惊奇的感慨:“咦,没想到两年间‘内乡’变得我都快认不出来了!”
这位记者的“眼中之变”,最为直观的表现是县产业集聚区的面积扩大了、“大个头”企业和高新产品变多了;城乡面貌变的越来越美越来越靓了,旅游景点串珠成线、游客变多了;新高中新医院等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冒”出来了、“新三板”“中小板”等关于资本运作的“新名词”从越来越多人们的口中“跳”出来了……
于是,带着疑问带着惊奇,我们把目光“沉”下去,一道探秘内乡转型跨越绿色发展之轨迹。
大项目引领经济“升级跳”
眼下,在内乡县产业集聚区内,但见数十台挖掘机来回穿梭,这就是该县煤电运一体化总项目之一的煤炭物流园施工现场。目前,这个一期投资达108亿元的项目正在进入全速筹建之中。
这个“巨无霸”工业项目将给内乡带来深度影响:它是该县建国以来招商引资额度最大的项目,该项目全部运营达产后年可实现税收及附加7亿元;该项目将大大缓解我市电力不足的发展“瓶颈”,并将对内乡的招商引资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举改变县域工业发展格局。
假如说“煤电运一体化”项目是个“重型炸弹”的话,那么,一批批接踵落户的“轻型炸弹”正在搅起该县项目建设的“一池春水”。
今年6月2日,省长谢伏瞻到内乡调研,县委书记李长江这样汇报:2015年内乡县列入市“113215”投资促进计划重大战略支撑项目1个、省市重点项目26个,截至4月底县产业集聚区内“四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0.56亿元、完成税收收入1.2亿元、园区从业人员达到2.7万人。在介绍内乡县经济运行情况时,县长杨曙光说,目前内乡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利润、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均高于全市各县区平均水平,并继续位于全市第一方阵。
说起内乡工业经济之蝶变历程,有不少的“故事”值得回味:
一年前,南阳国宇密封有限公司成功收购欧洲最大的动臂塔机制造商威尔伯特集团,此举被国内外媒体称之为“蛇吞象”的典范,轰动一时。
今年4月14日,河南全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南阳市首家登陆“新三板”的企业,开创了河南制药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交易的先河。
“晋成陶瓷”乘势而上,建成了目前全市最大的单体生产车间,采用最为先进的辊道窑生产线及3D喷绘打印技术。
目前,内乡正在筹建高标准省级人造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眼下,内乡生产的岗石产品覆盖全省90%以上的市场,占到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
以上仅仅是在内乡发生的部分“新闻”,它标示着该县的工业列车已驶入“高铁时代”。
实施“组合拳”构建融资“立交桥”
眼下对内乡县的主要领导来说,他们关注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努力打造区域性“金融高地”。
7月6日,从该县金融办获悉:内乡县政府与中国农业银行南阳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五年内,农行南阳分行将向内乡县提供总额不低于40亿元人民币的意向性信用。
为此,该县县长杨曙光介绍,目前内乡县已与中行南阳分行、工行南阳分行等4家银行签订了106亿元的意向性贷款授信总额。
目前,该县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可为企业提供的融资担保能力达到6.9亿元,争取到明年年底把该担保公司的融资担保能力扩张到20亿元;县政府拿出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县内符合条件的企业首先登陆新三板等资本市场; 设立一支3亿元基金规模的创投基金,对县内的高成长性企业进行阶段性股权投资。
内乡现已有5家上市公司(含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上市一批”的思路,该县把国宇密封、东福印务等4家企业作为后备上市企业着力培育,并对菊龙粮油、宝天机电等企业做好上市前期培育,力争全县4年内上市企业达到10家以上。
打造金融高地,如今在该县效应显现。截至5月底,全县金融机构投放贷款额度和增速创历史新高,带来的连锁反应是全县工业增加值、来自工业的税收、工业用电量、对外贸易出口四项指标领跑南阳各县区。
“生态经”念出县域“绿富美”
眼下,内乡县乍曲乡万亩菊花种植示范基地里,金黄色的万寿菊次第开放,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赏。这是因为该县今年以来要让“小菊花”变成“大产业”。
内乡县与北京市延庆县是南水北调项目对口援建县,目前两地正积极合作兴建投资额达5亿元的全国最大菊花种植基地。
小小一株菊花“闹”出大动作,这是该县在转变经济发展思路过程中的一个新花絮。
面对发展经济与生态保护的“两难”选择,该县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融合发展之路。
“四个十万亩”,成为内乡生态农业的生动写照。目前,十万亩油桃、十万亩薄壳核桃、十万亩茶叶和十万亩烟叶基地呼之欲出,内乡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无公害油桃种植基地、全国优质烟叶种植基地和全省最大的薄壳核桃种植基地、全市最具发展潜力的茶叶种植基地。
为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该县全面减排治超,化解“生态赤字”和“资源赤字”。同时,该县强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在招商引资中,该县以“生态标尺”衡量项目优劣,确保引进符合生态工业标准的低污染、低耗能、高产出项目。
“畅亮美”带来城乡大变化
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该县结合“双创”活动,在城市发展中融入“生态元素”,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家园,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该县投资数亿元打造景观大道,完成了老城区道路和产业集聚区主干道路的绿化,新建了10多个游园,高标准完成城区绿化提升改造工程,努力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林水石花相映成景的秀美县城。据县“双创办”介绍,自上个月以来,该县已对城区219条街道、城中村及巷子的墙体涂白面积近25万平方米,大街小巷集体换上了“新装”。目前,该县城区总绿化覆盖面积为452公顷,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基本形成了以公园、游园、公共景点为重点,以环城林带、河道、道路绿化为网络,以街心游园绿地为点缀,以单位小区庭院绿化为依托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园林生态体系。
在农村,该县启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以培育和谐文明的生态文化为目标,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手段,实现了农村环境“大变脸”。目前,该县的马山口镇、桃溪镇、夏馆镇跻身省级生态镇之列,鱼贯口村、曹营村、罗沟村、黄楝村等17个村获评省级生态村,黄楝村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余关村、郑湾村、红庙村等5个村先后被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
从“山水绿”到“产业绿”,从“绿色梦”到“富裕梦”,内乡的“绿色硅谷”正呼之欲出!
统筹:田云章
执行:樊翠华 崔 鹏
组版:阎亚平 张 戈
摄影:张 罡 崔 鹏 樊 迪 庞 磊 樊 珂 齐延波 曹万琪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