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牢记嘱托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内乡:全力打造中国“人造石之都”

内乡:全力打造中国“人造石之都”

发布时间:2015-01-12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1-12

践行“四句话”要求  促产业集群升级

    新年伊始,内乡践行市委“四句话”精神要求又“闹”出“大动作”:元月十日在该县举办的第三次全国人造石行业发展研讨会上,中国石材协会会长邹传胜欣喜地宣布内乡县将有望成为中国的“人造石之都”。
    这个期望来自于坚实的基础:全国各地的120余家石材行业的精英当天在观摩内乡县4家大型人造石企业后,对该县四年间从无到有发展到目前年产1500万平方米人造岗石的速度纷纷表示“震撼”,对该县独有的资源、区位优势和创业的软环境表示艳羡,被该县今年再造10条人造岗石生产线的阵势所倾倒。
    何为“人造石”?人造石是指以大理石粉或花岗石粉为主要原料,以少量树脂或水泥为粘结材料制成的人造石。人造岗石与纯天然石材相比,既有天然石材高贵、典雅的特性,更具色彩艳丽、抗压耐磨、绿色环保等特性,是上乘的室内中高档新型装饰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地产项目、酒店和千家万户,具有越来越好的消费前景。
    内乡县人造石的发展起步于该县倾力打造的石材基地。5年来,该县立足本县丰富的硅线石、黄冈岩、米黄玉等石材资源优势,招引数十亿元建成占地1000余亩、入住石材企业20余家、投资超20亿元的石材基地,目前该县已成为“中国石材之乡”。以往石材基地内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均是天然平板石材,产生的大量边角废料成为废物,再加上石材矿山开采中必然产生的大量不成形的荒料也被废弃。在此情况下,该县另辟蹊径,瞄准石材业前沿技术,转变行业发展思路,通过大力发展人造岗石产业,使石材企业大量的边角废料变废为宝,“吃干榨净”,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此思路引导下,2010年该县从福建招引的第一家人造石企业宸发石业落户内乡,目前该企业已建成厂房4万多平方米,拥有3条人造石生产线,年生产人造石接近300万平方米,实现产值超3亿元。借助宸发石业的成功,该县加大招商力度,在四年内先后招引如意、博瑞格、明超、英良、润兴等石业公司入住内乡,眼下该县已拥有11条人造石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超1500万平方米,目前还有10条生产线正在加紧建设中。截至目前,内乡已成为继广东云浮、福建水头之后的国内第三大人造石加工基地,而且眼下还有数家企业正在准备落户内乡,其发展之势锐不可当。
    眼下在内乡,石材产业是该县的又一张“名片”,人造石产业则已成为该县石材产业中最为耀眼的“明珠”,成为县产业集聚区内两大主导产业之一。
    是什么原因促使相对偏远的内乡在短短的四年间崛起一个“新石都”?探究原由,表现有三: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后发优势。该县境内有全国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硅线石矿和米黄玉矿,有储量达3.2亿立方米、易开采的花岗岩矿带群。立足资源优势,该县占据高位,集中发力,瞄准年产值超百亿元的目标,着力打造新型石材产业,尤为突出的是该县追踪石材行业发展的最前沿理念,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人造石这一新型环保型产业突破发展。目前在内乡,生产人造石的绝大部分原辅材料来源在100公里范围内,这在全国其他地方得先天优势。
    区位优势得以最大优化。人造石这一新型建材过去大都生产于沿海地区,在中西部地区的销售因物流成本过大而使价格较高,而内乡位居郑州、西安、武汉三大省会城市的中心位置,境内交通四通发达,以内乡为圆心,发往中西部及周边100多个城市的货物可实现当日发货当日到达。人造石产品从内乡运到中西部城市的建材批发市场,相对于福建和广东,每平方米可节约成本20元左右,节约时间十天上下,节约企业周转运作资金在百分之三十五以上。正因有此优势,才吸引沿海的石材加工企业扎堆移师内乡。
    软环境打造经济新高地。多年来,该县着力创造亲商、安商、富商的大环境,在企业服务上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对企业实行“保姆式”服务。在这次第三次全国人造石行业发展研讨会召开期间,福建石材协会副会长郭经伟在参观来自福建、落户内乡的几家人造石企业后颇生感慨。他说:内乡对人造石行业的重视程度与福建和其他地方相比“高的不是一个档次”,内乡打造“中国人造石之都”的目标指日可待。广东云浮新云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石平说:“云浮如果再不加快发展,内乡人造石基地很快就会超过我们了”。来自“中国石材之乡”---山东莱州的孙升斌这样发言“山东的人造石产业起步早,但远没有内乡的发展快发展势头猛”。
    在这次研讨会总结发言时,中国石材协会会长邹传胜宣布,中国石材协会人造石专业委员会在内乡成立。携手发展,同心创业,内乡的人造石行业迎来了跨越发展的新时机,“中国人造石之都”在内乡正在坚挺起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