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菊潭文学

菊潭文学

话说葡萄

话说葡萄

发布时间:2015-07-13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7-13

 

 

 

  


    
葡萄,又名提子、蒲桃、草龙珠、李桃,草龙珠,山葫芦。果实呈圆形或椭圆形。葡萄品种多样,有红葡萄、白葡萄、玫瑰葡萄等。依品种不同,味道不同,有果味、玫瑰香等;其颜色也依品种不同,有绿色、黑色、紫色、红色等;大小也有极大差异。葡萄既可生吃,也可以作成果汁、果酒以及葡萄干等。葡萄果肉鲜美可口,一般生食的葡萄,味甜略带一些酸味,汁多,香气浓郁,是人们喜欢食用的果品之一。经专家测定,葡萄所含有的糖分越高,其保健作用也越强。多吃葡萄能益气补血、醒脑养神、除烦解渴等,是一种补虚、延长寿命的水果珍品。
    世界上葡萄的品种有8000多种,目前我国的葡萄品种也有500多种,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居百果之冠,无论种植面积或产量均居首位,几乎占据了全世界水果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葡萄原产生于欧洲、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属落叶藤本植物,为地球上古老的植物之一,人类栽培葡萄的历史悠久,至少也有四、五千年了。在中国,新疆吐鲁番所产的无核葡萄最为出名,素有“葡萄甲天下”之称。河北宣化的白牛奶葡萄,山东青岛的龙眼葡萄,四川的绿葡萄,北京等地的玫瑰香葡萄,山西青徐的“瓶儿”葡萄,浙江金华的藤稔葡萄等都是驰名中外的优质品种,风味各异,各具特色。葡萄适应性强,耐旱、耐土壤瘠薄、耐盐碱、耐寒,荒山野岭沙滩均可栽培。
     我国历代医药典籍对葡萄的药用均有论述。中医认为,葡萄味甘微酸、性平,具有补肝肾、益气血、开胃力、生津液和利小便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载文说:葡萄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纲目等本草记载葡萄根及藤叶有祛风湿、利小便、镇静止痛功效。用治风湿痹痛、腰脚疼痛、关节痛、小便不利、水肿、肝炎、黄疸,气血虚弱,肺虚咳嗽,心悸盗汗,风湿痹病,淋病,浮肿等。叶外用治无名肿毒。
    据魏文帝诏群臣曰:蒲桃(即葡萄)营夏末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饴,酸而不酢,冷而不寒,味长多汁,除烦解渴。又酿为酒,甘于曲?,善醉而易醒,他方之果,宁有匹之乎。可见自古即被视为珍贵水果。
    我国古代,葡萄被称作蒲桃、蒲陶或蒲萄。在典籍如《诗经》、《左传》中则称一种野葡萄为“葛藟”。据《史记》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由大宛(今前苏联费尔干纳盆地),把葡萄引入中国,先传新疆,后经甘肃传人华北、东北等地。到了唐朝,栽培葡萄已较普遍,不少文献和诗词都有葡萄和葡萄酒的记载。春秋时期的典籍《诗经》之《周南》篇里就有“南有樛木,葛藟累之”的歌吟,而《王风》中还有“绵绵葛,在河之浒”的咏叹。据古籍记载,“葛藟”就是一种野生葡萄。《周礼·地官》篇中,称葡萄为蒲桃,“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以时敛藏之”:注曰:“珍果枇杷,葡萄之属”。据此可知,葡萄当时已成为皇室果园中的珍品,并有了保藏方法。由此可见,在2500多年前,中国土地上就生长着葡萄并清楚地载入史册。我国最古的一部药物学著作、编成于秦汉的《神农本草经》中,便提到了葡萄。南北朝时期的梁代医学家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中,有“葡萄生五原敦煌山谷,魏国使人赉来南方,状如五味子而味甘美,“可作酒”的记载。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葡萄对淋巴结结核、神经衰弱、贫血、肾病和肠道疾病等都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若每日饮用三杯葡萄汁,可使血小板的凝聚力降低40%,能起到阿司匹林药物样溶栓、抗血凝、溶纤的效应。葡萄根、皮、核中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鞣质、胶质、糖类、酶等,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应提倡“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其核也已被开发利用制成了“保健佳品”,其根也有祛风利水、镇静、止呕、止痛的功效。
葡萄果实营养成分丰富,不仅含有一般果品所共有的糖、酸、矿物质,而且含有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叶酸、维生素等。葡萄中所含有的大量葡萄糖和果糖,进入体内后会转化成能量,可迅速增强体力,有效地消除人体的疲劳。因此常食葡萄,对于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均有补益的作用。新鲜的葡萄除含较多的糖类外,还含有大量的果酸,能帮助消化,因此,适量吃一些葡萄,可以健胃消食。另外,经常少量饮用葡萄酒,具有舒筋活血、开胃健脾、助消化、提神等功效。
葡萄含葡萄糖、果糖,少量蔗糖、木糖,酒石酸、草酸、柠檬酸、苹果酸。又含各种花色素的单葡萄糖甙和双葡萄糖甙。据分析葡萄浆果中所含的糖分大部分是容易被人直接吸收的葡萄糖。葡萄是一种富有营养的浆果,除含有60%以上的游离水和胶体结合水、10%化合水(生命水)外,还含有碳水化合物、糖(葡萄糖、果糖、戊糖)、有机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单宁酸)、矿物质、含氮物质和蛋白质以及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等对人体有益和必需的成分。据分析,每100克葡萄中含水分79克,蛋白质0.7克,糖19.5克,热量81千卡,食物纤维0.3克,钙22毫克,磷13毫克,铁2毫克,胡萝卜素0.04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01毫克,尼克酸0.1毫克,维生素C4毫克,维生素B10.02毫克,维生素B2 0.02毫克,维生素PP0.l毫克,维生素C5毫克。葡萄含糖量因品种不同而略有差异,高的可达30%左右。葡萄所含热量远比苹果、梨等水果高。更可贵的是葡萄中大部分有益物质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对人体新陈代谢等一系列活动可起到良好的作用。
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吃葡萄后别马上喝水和奶。葡萄本身有通便润肠之功效,吃完葡萄立刻喝水,胃还来不及消化吸收,水就将胃酸冲淡了,葡萄与水、胃酸急剧氧化、发酵,加速了肠道的蠕动,就产生了腹泻。不过,这种腹泻不是细菌引起的,会不治而愈。葡萄里含有维生素C,而牛奶里的有些成分会和葡萄里含有的维生素C反应,对胃很有伤害,两样同时服用会拉肚子,严重者还会呕吐,所以刚吃完葡萄不能喝牛奶。
吃葡萄后一定要漱口。有些葡萄含有多种发酵糖类物质,对牙齿有较强的腐蚀性,食用后若不漱口,口腔中的葡萄残渣易造成龋齿。
葡萄好吃也不能过量,其营养丰富,糖多性温,多食会引起内热、便秘或腹泻、烦闷不节等副作用。
葡萄还是一味良药,其果、根、叶均可入药。若将葡萄的根、藤和叶水煎服,可治妊娠恶阻,并有安胎、消肿及利尿之作用。葡萄汁对高血压有治疗作用,常饮可使血压降低。
葡萄不仅是鲜食珍果还可加工制成果酒、果汁、果干也可作药用种子可以榨油。
葡萄酿酒,营养丰富,含10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具有味甘性温、滋补养人等特点,味道清甜爽口,经常少量饮用,可舒筋活血、开脾健胃、助消化、提神。葡萄食疗对于心性、肾性及营养不良性等水肿及胃炎、肠炎、痢疾、慢性病毒性肝炎、疹、痘疮有效。能补诸虚不足,延长寿命。葡萄干为营养食品,有滋养、健胃、益气功能,适合于虚弱体质者食用,能开胃增进食欲,并有补虚、止呕、镇痛功效。葡萄制酒富含维他命B12,对恶性贫血有益,有营养强壮功能,并提高人体机能性作用。葡萄含天然聚合苯酚,能与细菌及病毒中的蛋白质化合,使之失去传染疾病能力,对于脊髓灰白质病毒及其它一些病毒有良好杀灭作用,而使人体产生抗体。
把葡萄制成葡萄干后,糖和铁的含量会相对。葡萄干能健胃补气,虚弱患者可常食用,既能开胃、增进食欲,又可补气养血。若将葡萄的根、藤和叶水煎服,可治妊娠恶阻,并有安胎、消肿及利尿之作用。葡萄汁对高血压有治疗作用,常饮可使血压降低。是妇女、儿童和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
       葡萄不但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还可用于食疗:头晕、心悸、脑贫血时,每日饮适量的葡萄酒2-3次,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干葡萄藤15克用水煎服可治妊娠恶阻。《居家必用》上还曾记载葡萄汁有除烦止渴的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葡萄还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葡萄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人们将其制作成各种盆景放置室内,清香幽雅美观别致;或在居室前后栽植,藤蔓缠绕,玲珑剔透,芳香四溢,是美化环境的佼佼者。
然而,葡萄的巨大经济价值主要在于酿酒,全世界80%的葡萄都用于酿酒。但是,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葡萄被酿成果汁,成为味美多效的营养保健果品。其不但能治疗多种疾病,直接饮用葡萄汁还有抗病毒的作用。
       家乡的葡萄园中,一串串红如琥珀,白似水晶,绿像碧玉,紫胜玛瑙,黑油亮珠,或紫里泛红,或白染嫩黄,色彩绚丽,晶莹剔透,香气四溢的葡萄,怎不撩人张嘴咂舌,馋涎欲滴呢。你只要随意摘取一颗,送入口中,轻轻一咬,一股爽美的汁液流入口中,那味道妙不可言。清甜的果汁,如甘泉沁人心脾,享受那飘飘欲仙的感觉;饱满的果肉,丰厚而爽滑,令人击掌赞绝。它真不愧为天生之尤物,果中之珍品,真配得上“水晶明珠”、“生命之水”之美誉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