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菊潭文学

菊潭文学

与羊有关的成语

与羊有关的成语

发布时间:2015-02-11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2-11

    现代汉语的成语中也有不少与“羊”有关。笔者搜集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驱羊战狼:喻以弱击强。
    饿虎吞羊:形容迅猛贪婪。
    鸟道羊肠:狭险典折的山路。
    鼠穴寻羊:比喻没有功效的做法。
    羊落虎口:喻处于险境,有死无生。
    羊质虎皮: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
    肉袒牵羊:露体牵羊,以示降服顺从。
    狼羊同饲:比喻把坏人同好人一样对待。
    羊头狗肉:喻表里不一,明一套暗一套。
    系颈牵羊:绳系颈,手牵羊。谓投降请罪。
    使羊将狼: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众。
    卖狗悬羊:犹言挂羊头卖狗肉。意谓名不副实。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比喻众愚不如一贤。
    羝羊触:公羊角钩在篱笆上。比喻进退两难。
    如狼牧羊:比喻任用酷吏治理人民,人民一定深受其害。
    虎入羊群:老虎跑进羊群。比喻强者冲入弱者中间,任意施威。
    挂羊头卖狗肉:比喻用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符实或做坏事。
    虎皮羊质:语本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比喻外强中干。
    羊枣昌:曾嗜羊枣,楚文王嗜昌,后以“羊枣昌”喻人之癖好。
    十羊九牧:①比喻民少官多。②比喻多头领导,命令不一,使人无所适从。
    昌羊枣:据传周文王嗜昌,春秋鲁曾点嗜羊枣。后以“昌羊枣”指人所偏好之物。 
    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喻一切花销开支,归根到底都出在别人身上,用不着自己掏腰包。
    亡羊得牛:丢了羊却得到牛。比喻损失小,收获大。语本《淮南子・说山训》:“亡羊而得牛,则莫不利失也”。
    买王得羊:①谓想买王献之字,却得到了羊欣的字。意为差强人意。②指摹仿名人的字画虽然逼真而终差一等。
    羊狠狼贪:喻狠毒贪婪。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不可使者,皆斩之。’”
    羊踏菜园:三国魏邯郸淳《笑林》:“有人常食蔬茹,忽食羊肉,梦五藏神曰:‘羊踏破菜园!’”后以喻惯吃蔬菜的人偶食荤腥美食。
    爱礼存羊:《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后以“爱礼存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亡羊补牢:《战国策・楚策四》:“见菟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谓走失了羊,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后及时补救。
    牛羊勿践: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语出《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郑玄笺:“草木方茂盛,以其终将为人用,故周之先王为此爱之,况於人乎?”
    臧亡羊:《庄子・骈拇》载,臧、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宋苏轼《和刘道原〈咏史〉》:“仲尼忧世接舆狂,藏虽殊竟两亡。”
    羚羊挂角:亦作“羚羊挂角”。传说羚羊夜眠防患,以角悬树,足不着地,无迹可寻。见《埤雅・释兽》。因以“羚羊挂角”喻意境超脱,不着形迹。无迹可寻。见《埤雅・释兽》。因以“羚羊挂角”喻意境超脱,不着形迹。
    羊续悬鱼:《後汉书・羊续传》:“续为南阳太守……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後又进之,续乃出所悬者,以杜其意。”后因用“羊续悬鱼”作为居官清廉、拒绝受贿的典故。
    以羊易牛:《孟子・梁惠王上》:“王坐於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后以“以羊易牛”指用这个代替那个。
    素丝羔羊:《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毛传:“素,白也;,数也。古者素丝以英裘,不失其制。”熹集传:“南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故诗人美其衣服有常,而从容自得如此也。”后因以“素丝羔羊”称誉正直廉洁的官吏。
    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语本《庄子・骈拇》:“臧与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读书;问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瘦羊博士:《後汉书・甄宇传》“建武中,甄宇为州从事,徵拜博士”李贤注引《东观汉记》:“建武中每腊,诏书赐博士一羊。羊有大小肥瘦。时博士祭酒议,欲杀羊分肉,又欲投钩,宇复耻之。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复有争讼,後召会问‘瘦羊博士’所在,京师因以号之。”后用以指能克己让人的人。
    歧路亡羊:《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后用“歧路亡羊”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而迷失方向,走入迷途。
    多歧亡羊:《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后以“多歧亡羊”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而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引申为泛而不专,终无所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