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仰望北大 关注内乡
仰望北大 关注内乡
发布时间:2015-02-12
北大,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被公认为中国的最高学府和国内最具开放性的大学,也是国际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以及国家栋梁人才之摇篮,北大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北大辉煌灿烂的光荣历史、名扬天下的杰出人物、闻名遐迩的学者专家,自由独立的学术思想,数不胜数的各类讲座……灿若星河,璀璨夺目,撑起了北大绚丽多彩的天空,造就了名扬中外的北大。
仰望北大,谁人不心动如斯,谁人不梦寐以求?未名烟柳,博雅古韵,百年文风,万载济世。一说起北大,我的心中就有一种庄严、崇高、神圣、向往之感油然而生,一种热爱、敬仰、激动、思念之情勃然而长!
2011年的金秋时节,风和日丽,天高气爽。承蒙组织的关怀、领导的爱护,我有幸成为“北京大学――内乡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高级研修班”的一员,与50多名党政干部一道走进北大,真实地感知北大和谐浪漫、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领略北大的凝重历史和文化底蕴,感悟北大的精神魅力。期间,在北大庄严、优雅、崇高、神圣的氛围中,我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接受为期一周的封闭式高端培训,聆听专家教授真知灼见,研讨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陶冶性情,滋养心灵,度过了人生历程中一段十分美好的时光。时光虽然短暂,但期间的学习、生活、感受和感悟,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使我得到了人生中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
仰望北大,感悟北大精神,提升境界。北大作为一所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名牌大学,其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是戊戌维新的产物,是按照西方大学的模式创立的,她的本质是学术的摇篮,她的终极价值在于她对真理的追求和贡献。作为中国最具精神魅力和学府气质的大学,北大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思想精神魅力。自近代以来,北大培养和吸纳了一大批中国的思想巨人和学术精英,从这里走出了李大钊、毛泽东、鲁迅等革命家,严复、蔡元培、胡适、赵元任、闻一多、冯友兰、季羡林等国学大师,李政道、周培原、华罗庚、李四光、黄昆、王选等科学大师,马寅初等人口学大师……他们既是北大的骄傲,也是整个中国的骄傲。自近代以来,北大精神走过了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到“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之历程。多少北大的仁人志士从这里眺望世界,走向未来,以坚毅的、顽强的、几乎是前仆后继的精神,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敢为天下先,引领中国新思想的浪潮,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国土上传播理想的、革命的、文明的种子,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时至今日,伟人、大师们高尚的人格和自由独立的思想仍然是北大上空飘荡的精魂,科学民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视野广阔和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
走进北大,庄严典雅、气势雄伟的西门,古香古色、独具风格的红楼,气势磅礴、构思新颖的现代楼群,错落有致、庄严典雅的古典建筑,高大威猛的石狮子,美轮美奂的白色石桥,高高耸立的华表,未名湖畔的飞阁流舟和矗立云端的博雅塔……无不给人以厚重的历史文化之感,叙述着北大百余年波澜壮阔的求知和奋进历程。每一位走进北大的人,都会被它那自由的思想空间和浓厚文化氛围所感染,仿佛置身于精神的乐土、智慧的海洋,真实地感受到北大那种独立、自由、民主的精神魅力和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先的精神境界,真切的感悟到在北大学会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更多的却是北大对一个人人格的熏陶和境界的提升。置身于此,正可以放眼世界,胸怀天下,教人自省,催人奋进。
仰望北大,聆听北大讲座,开阔思维。北大是孕育伟人、大师云集、学者荟萃、人才济济的知识殿堂,北大师资力量雄厚,他们或为学界泰斗,或为学术新星,构成了北大独特的学术风景。百余年来,北大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和一大批杰出人才,满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迹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辛勤地在北大这方乐土上耕耘,传道、授业、解惑。北大的讲座,则是这片乐土上绽放着的五彩缤纷的花朵,是这个海洋中不息的浪花。在短暂而难忘的时光里,我尽情地呼吸着知识的空气,饱享着知识的盛宴,感受着知识带来的力量。先后聆听了北大、清华、人大、中央财大、国务院理论政策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等14名专家、教授、学者就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县域经济发展与优势集聚、旅游品牌打造、如何培育开发县域特色支柱产业、中国传统智慧与当代管理、如何驾驭市场经济、系统科学与战略思维、科学发展观与党政干部的素质建设等专题讲座。授课教师既有国内相关领域的学术巨擘和理论权威,又有极具创新思维和丰富教学经验的知名学者和教育名家。他们精彩的讲座,从宏观经济形势到区域经济发展,从传统文化到领导素质,从法治文明到管理科学,从形势研判到前景展望,深邃的理论、前沿的研究、管理的创新在专家们或幽默或儒雅般和风细雨的讲解中,不经意滋润着我的心田,陶冶着我的情操,净化着我的心灵。理论与实践的火花在心中碰撞,心灵的启迪和升华令人感悟频生,思路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如同醍醐灌顶, 耳目一新。
仰望北大,感受北大魅力,启迪慧心。有人说,“北大的空气也是养人的”,这话说得不错。撇开那些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学术风气和精神气度不谈,单就北大校园本身的魅力而言,也足以熏染滋润在这里学习、生活的人的气质和灵魂。北大校园又称燕园,包括淑春园、勺园、朗润园、镜春园、鸣鹤园、蔚秀园、畅春园、承泽园等,在明清两代是著名的皇家园林,数百年来,其基本格局与神韵依然存在。校园北与圆明园毗邻、西与颐和园相望。北大充分利用了这一难得的历史遗产,营建了风景如画的校园环境,使之既有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的秀丽特色。这里不仅有亭台楼阁等古典建筑,而且山环水抱,湖泊相连,堤岛穿插,风景宜人;校园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四季常青,鸟语花香,园林景色步移景异。优美典雅的环境内充满着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校园生活,使人可以同时感受到自然的风景和浓厚的人文气息。特别是北大校园最有代表性、最醒目、最亮丽的风景――“一塔湖图”(戏称“一塌糊涂”),更是被人们津津乐道,广为传颂。博雅塔雄健挺拔、一柱擎天,恰似一支硕大的神来之笔,体现目着北大自强不息、科学求真的阳刚之气;未名湖好像一方来自天池的巨砚,清波潋滟、柔波荡漾,象征着北大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阴柔之美,图书馆作为亚洲高校藏书最多的图书馆,大气磅礴,用典雅的造型和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将古典与现代融为一炉,正好是北大百年历史的最好见证和保存者,也便是阴阳交融之果,蕴含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胸怀,为大师们留下了不朽的历史足迹和伟大思想。“一塔湖图”三者珠联璧合,相映生辉,暗含着北大追求思想自由和科学民主的精神品格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精神气度。毫不夸张地说,一走进北大校园,身临其境,就会感到活跃的思想,浓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灵动的个性。在北大学习、生活,找不到空虚和无聊的影子,有的是灵感和激情。这便应了孟子“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的说法。因此说,北大之所以能成为北大,之所以能具有让人怦然心动的感召力,燕园本身的无穷魅力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忽视的。燕园的美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她能让所有向往进入这块圣地的人没魂没魄地苦苦奋斗,也能让身处其间的人们留连忘返,还能让所有离她而去的人们魂牵梦绕,终生难忘。
2010年5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大学与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时,哲学系二年级学生李丹琳蘸墨写下“仰望星空”的诗句来欢迎总理,而总理则挥毫相和,写下“脚踏实地”四个大字赠送给学子们,希望广大学子们既要“仰望星空”,树立远大理想,不让自己的人生流于平庸与碌碌无为,又要“脚踏实地”,将理想信念扎根于现实生活,在追寻和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成长为社会有用人才。此次县委在北大举办县乡党政领导干部高端系统培训,县委书记全新明勉励县乡党员干部既要“仰望星空”,又要“关注脚下”,同时要学习北大“学以致用”的精髓,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所从事的基层工作、具体工作,用学到的知识推动工作、促进工作,让工作有起色、有变化、有改进、有提高,实现“一般工作不落后,重点工作求突破,特色工作创一流”,积极推进内乡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一个“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一个“仰望星空”与“关注脚下”,真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为内乡人,作为党员干部,“关注脚下”,就是要关注“生于斯,长于斯”的内乡,关注内乡的一情一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点点滴滴,而最为根本的,就是要关注内乡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关注内乡,首先要认识县情。县情,就是县内的政区概况、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情况、社会发展情况、社会保障、城镇建设等方面的客观实际情况。充分认识县情,切实把握县情,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谋发展、作决策的源泉和依据,更是解放思想、推动工作的载体和途径,尤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离开县情作决策,安排和部署工作就会失去针对性,前瞻性和战略性便无从谈起。新时期新阶段,只有不断了解内乡县域经济发展的变化与现状,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搞清存在问题与差距,才能找准定位,理清思路,确定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举措,从而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既要立足实际把握县情,又要放宽眼界审视县情,更要紧扣发展运用县情,切实增强负重赶超意识,真正沉下心来,既不盲目自大,又不妄自菲薄,扎实把握好每一次重要发展机遇,聚精会神打基础,全力以赴谋发展,奋力开创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新局面。
关注内乡,需要解放思想。作为“五四运动”火炬点燃地,北大一直以来是中国新思想的中心和汇聚地,是思想解放的先行者,不断带给人们思想启蒙,唤起中华民族觉醒。短短几天的北大学习,其意义不在于到北大镀镀金,而是能真正开阔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的知识,创新我们的思维,改变我们的观念,让我们对解放思想有了更准确的理解和定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是创新推动工作的活力和源泉。温家宝总理说过:“事情有大道理,有小道理,小道理都归大道理管着。”人的思想也有“小思想”、“大思想”之分。“小思想”是一些对局部问题、对眼前格局的思考,“大思想”则是对宏观大局、长远利益的思考。解放思想,尤其要解放“大思想”,解放了“大思想”,才能懂得求真务实,力求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解放了“大思想”,才能更加具有大智慧、大勇气、大气魄、大手笔,获得更大的成就;解放了“大思想”,才能构筑大平台,优化大环境,发展大产业,推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实现大发展。
关注内乡,需要勇于承担。北大从来就是富于理想的,责任感、使命感是北大的标志。在北大,你能深切地体会到一种对国家、民族、人类,对历史、时代、社会、人民以及对自我生命的承担意识。正如曾受聘到北大任教的鲁迅先生所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作为党员干部,关注内乡,需要在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何谓责任?责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它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一个单位的基础工作靠大家做,无论你做什么样的工作,只要你能认真地、勇敢地担负起责任,你所做的就是有价值的,你就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与工作紧紧相连,工作中体现责任,工作中无小事,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就算是做大事,固守自己的本分和岗位,就是为内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最好的贡献。
关注内乡,需要不断学习。人有三种生命,一是生理生命,二是政治生命,三是价值生命。生理生命的基础是营养,政治生命的基础是信仰,价值生命的基础是知识。有人说,一个人一生都在走一条路,这就是学习之路;一个人一生都在做一件事,这就是学习力开发。学习是一种生存方式,人生价值的提升源于终生的学习意识。加强学习可以提高自身智慧和见识,开阔视野,理清思路,明确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因此,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增长才干的途径,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广收博取、增强才干,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把握,增强对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理解,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从而为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注内乡,需要脚踏实地。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是从仰望星空开始,由脚踏实地实现。实干兴党、兴国、兴邦,空谈误国、误事、误人。脚踏实地,既是一种可贵的精神状态,又是一种科学的工作实践。不管是一个人、一个单位,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取得进步与发展,都必须依靠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要实现内乡经济社会跨越发展,需要大力提倡脚踏实地的作风,需要形成一种“爱干就是德,善干就是能,多干就是勤,干好就是绩”的良好氛围,需要我们想方设法替百姓排忧,帮弱势群体解难,为人民造福。面对内乡当前所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黄金发展期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期,作为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居弱图强、后发快进、务实重干、抓铁有痕的内乡精神,树立和发扬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坚持着眼基层、依靠基层、着力基层、服务基层,切实做到贴近中心服务大局,贴近基层发挥作用,贴近群众多办实事,在创新中求发展,在进取中求实效,强力推进内乡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冲刺南阳第一方阵、实现洼地崛起,创造内乡灿烂辉煌的明天。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短暂的北大学习之旅,已定格成人生十分珍贵的美好回忆,凝铸成一段梦魂牵绕的不灭记忆。仰望北大,让我心灵庄严圣洁,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滚滚春雷。关注内乡,令我心中充满热爱,点燃激情的火花,洋溢浓浓情意。
北大,我永远的精神家园!
内乡,我永远热恋的家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