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中原一布衣”,风范今犹在

“中原一布衣”,风范今犹在

发布时间:2016-11-02 2016年11月02日 大河报 AⅠ32版:河南人文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16-11-02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新竹高于旧竹枝,还得老干为扶持”……10月22日至24日,第七届中国元好问学术研讨会暨豫鄂陕特色文艺发展论坛在内乡县举行。至此,元好问,这位历史上的内乡县令、金元时期的文学泰斗,其文学成就、善政故事、民族气节再度被挖掘,颂扬,传承。

    此次活动由中国元好问学会和内乡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内乡县文联承办,来自国内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40余名专家学者、豫鄂陕3省20县(市)文联主席和媒体共100余人莅临内乡,大家围绕元好问的文学成就、为官经历、思想意识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与会者还深入到内乡县衙、赤眉古寨、夏馆石门、秋林、西峡菊潭山、寺山半山亭等元好问曾经为官、赋闲居住、到访的地方,凭吊历史古迹,寻觅元好问的思想由来。

    此次研讨会收到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交的论文30余篇,更好地发掘了元好问诗词所具有的丰厚的思想内涵,开阔了大家的视野,搭建了平台,也为内乡文化增添深厚内涵和新的亮点,助推内乡文化强县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此次研讨会还成立中国元好问学会内乡分会,举行豫鄂陕特色文艺发展内乡论坛,成立豫鄂陕相邻县市区文联联谊会。现将他们的发言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二月河(著名作家):

    元好问是金元时期的文学大家、文化大家。他的诗词曲成就很是了得,史学成就和治学精神更是令人敬仰。

    元好问与河南有缘分,与南阳有缘分,尤其与内乡有缘分。先生自称“今是中原一布衣”,这话就是冲着内乡说的。先生在河南二十多年,颠沛流离,艰辛备尝,最怀念的还是在内乡为官和生活的四年多快乐时光。

    先生在内乡、在南阳时,正值乱世,依然有所作为;我在南阳时,正值盛世,也便怡然自乐。这就是南阳的魅力所在了。内乡之香,发之于内。现在终于溢之于外了。之前的洼地,不几年,已经崛起,这确实有些让人拍案惊奇了。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崛起之后,继之以文化的崛起,这是内乡真正崛起的标志。我很钟情内乡。也很想以为先生榜样,在夏馆秋林边盖两间茅屋,独自品赏这惬意的山水天光。

    范双喜(中共南阳市委常委、南阳市政府副市长):

    元好问是历史文化名人,也是一个好官员,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士子的理想追求。研究元好问文化,既是对民族文化的总结传承,也是利用历史文化资源造福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好载体、好途径。研究元好问文化,既要总结他的艺术成就,更要弘扬他的官德人品,真正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有益的社会效益。

    古人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在这个创新发展的时代,我们的一切文化活动要紧跟时代步伐,坚持正确导向,凝聚人心力量,弘扬社会正气,砥砺精神意志。我们不仅要从传统文化的根基中汲取营养,更要在继承中发展创新,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李天岑

    (著名作家、南阳大文化院院长):

    当年,元好问任内乡令时,中原文士纷纷投而靠之。一时间,金国之文风,尽盛于内乡。斯人已去,风范犹在,精神长存。在继承和发扬元氏风范和精神方面,今日之内乡,甚或整个南阳,已然走在前面。

    好问的诗人气质,铸就了内乡和宛西人的淳朴和浪漫;元县令的民本思想和爱民意识,影响了内乡、宛西乃至南阳官场的风气。内乡县衙三堂清朝县令高以永所撰的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正是元氏民本思想的深化和发展。

    元好问一生三任县令(内乡、镇平、南阳),都在今南阳市境内。我上小学就知道元好问在我的家乡镇平任过县令,第一次阅读他的诗句就是“新竹高于旧竹枝,还得老干为扶持。”在座的各位从四面八方来到南阳,汇聚内乡,就是元好问的影响和魅力把我们吸引到一起。

    元好问是独特的、唯一的。就如豫鄂陕比邻而居的这片区域,有山,有川,有江,有湖,有沃野,有良田,有欢乐,有忧患。并且,这里的山川、江湖、忧乐、兴衰,乃至由此而演绎出来的故事,也是独特的、唯一的。这便是我们今天这个论坛所要关注的内容。

    南阳文化,南北交汇,多元融合,底蕴丰厚,大家名家层出不穷。好问文化也是南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好问文化,对于传承南阳文化,推动南阳文化的研究,极具积极意义。

    杨曙光

    (内乡县人民政府县长):

    历史传承文明,文化书写风流。内乡有博大精深的衙署文化、独一无二的宛梆戏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文化、源远流长的楹联文化和创新发展的书法文化,可以说内乡文化事业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局面,也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点和增长点。

    我们这次与中国元好问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元好问学术研讨会暨豫鄂陕特色文艺发展论坛,就是要深入挖掘名人文化底蕴、打造名人文化品牌、扩大名人文化影响、推介名人文化资源,使之形成县域文化新亮点,助推内乡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发展,为内乡打造历史山水文化名城增添厚重内涵。

    元好问是金末著名诗人和历史学家,在任内乡知县期间,他关心百姓疾苦,扶弱济困,除暴安良,深受老百姓爱戴和好评,写下了大量流传于世的诗词文章。

    文化是民族之魂,文化是精神火炬。我们研究元好问文化,就是要大力弘扬他的官德操守和文学成就,使之彪炳千秋、泽被世人,为内乡文化增添厚重的营养元素。内乡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文化推动,更需要大家的深情厚爱,借此研讨会举办,真诚地邀请大家为内乡文化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奉献智囊才情。

    狄宝心

    (中国元好问学会会长、忻州师院教授):

    在内乡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元好问学术研讨会,在元好问文化研究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会议进一步将纯学术研究与当地文化建设的时代需求结合,把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发展的软实力,是这次会议具有导向性意义的重要成果。与会学者在神往已久的元氏第二故乡谈经论道,追寻先贤遗迹,缅怀先贤情怀,甚感欣慰!再次感谢具有深情厚谊传统的内乡父老乡亲,永远铭记内乡县领导和文联人夜以继日的辛勤操劳和为学会工作所做的重要贡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