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家庭农场激活现代农业
家庭农场激活现代农业
发布时间:2016-10-20
从申报登记全市首家家庭农场开始,到如今的“井喷式”发展,内乡县走出了一条推动农业创新、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新路径。目前,全县家庭农场已达560余家,注册资金累计4.5亿元,去年销售收入6.5亿元,年销售收入超百万元的农场达50多家。
面对现状,如何才能把这一富民惠农工作抓实做好干出成效,该县不等不靠,多策并举,科学引导,认真研究中央一号文件支持家庭农场的政策,深入基层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建议,结合实际出台了《内乡县扶持发展家庭农场的实施意见》,提出 “52288”发展目标,从2013年开始,利用5年时间每年培育建立家庭农场200家,其中示范性家庭农场20家,力争2017年全县达到800家以上,省市县示范性达到80家以上,争创省市家庭农场发展先进县。同时,制定《内乡县示范性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编辑《家庭农场实用资料汇编》,对家庭农场建设、管理、经营进行规范指导。
为确保家庭农场稳步起航,该县创新机制,专门成立家庭农场创建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将家庭农场创建任务纳入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考评,鼓励种养大户领办创办家庭农场,示范引领;同时,按照政府引线,大户牵头,农场主参与的模式,组建了内乡县家庭农场促进会,下设粮食、果蔬、烟叶、中草药、养殖等八大分会,开展信息技术、贷款融资、产品购销、法律维权等服务,通过座谈会、农场主论坛等形式,使各农场之间相互交流经验,促进融合发展。
该县通过多渠道扶持助力家庭农场,把家庭农场纳入财政奖补范围,优先享受补贴,每年拿出100万元,设立奖励基金对五种家庭农场给予10万元以下的奖励。在项目支持上,统筹政策性支农资金,每年拿出10%以上向家庭农场倾斜,将农综开发、粮油高产等项目优先安排到家庭农场实施;金融扶持上,县每年拿出300万元存入指定银行,实现6倍的放贷量,使农场主按贷款需求数量存入保证金,在家庭农场促进会管理协调下,实行三户联保办法,为农场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去年以来共向农场主发放资金4000余万元。与此同时,积极落实用地政策,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实行一站式服务。
为解除群众开办家庭农场的后顾之忧,该县立足服务,巧打“组合拳”。对符合家庭农场申请条件的,县职能部门心贴心上门服务,免费注册登记颁发资格证书,提供各类农业技术、动植物防治等服务;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采取互换并地、土地入股等措施使土地有序规范流转;产品营销上,采取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等方式,借助现代营销新模式,拓宽销售渠道;针对部分农场主学历不高,经营欠缺、不善管理等制约家庭农发展的“瓶颈”问题,采取推进科技入户,强化人才帮扶,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人才项目,围绕“互联网+”等新理论,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式对农场主进行技能培训,使农场主及从业人员成为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据统计,每年涉及农场普及型、专业性培训均在1500人次以上。
目前,内乡县家庭农场由注重数量、规模向突出质量效益、品牌效应转变,由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化、市场化的经营模式转变,由种养大户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由普遍引导向精准化帮扶转变。家庭农场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激活现代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