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内乡:“三型”农民巧致富

内乡:“三型”农民巧致富

发布时间:2016-06-01 2016年6月1日 南阳日报 A5版:经济周刊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6-01

    农闲挣钱家门外,投资创业当老板……内乡县一大批技术型、知识型、创业型等“三型”农民弄潮市场巧致富。

    油桃成熟季,赤眉镇东北川村,一辆辆载满新鲜水果的货车缓缓地驶出果园……5月28日,正在采摘鲜果的“土专家”王峰手机铃声不断,“一上午接了十几个电话,全是外县预约秋冬季果树管理培训的。”

   “俺们这里,无论老少都是‘一把剪’,前半年伺候自家果树,后半年拿起剪刀就出门,光外出剪枝一项收入一两万元不成问题。”村民刘国才喜滋滋地说。

    眼下,在内乡,像东北川这样的专业村,有技在身的新型农民都成为十里八乡的香饽饽。该县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思路,组织实施职业农民培养计划等培训,开设了林果花卉、畜禽养殖、大棚蔬菜种植等课程,发展科技示范户近千户,辐射带动上万农户走上致富路。

    夏馆镇康之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常阿利,借助互联网给香菇插上腾飞的翅膀。“俺现在每天有100~200个订单,比传统的销路强太多。”常阿利通过互联网发展香菇产业,合作社被双汇、思念、肯德基等知名企业列为供货战略伙伴,去年的销售额更是突破6000万元,他本人也成为全县的“香菇销售状元”。

    该县全力优化投资环境,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创业型农民投资有机会、兴业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权益有保障。同时,该县为创业者开辟小额贷款“绿色通道”,降低贷款门槛,简化审批和贷款手续,提高贷款发放效率。

    目前,内乡县共有近千家乡镇加工企业,形成了湍东镇的外贸服装、电子元件,马山口镇的童车、鞋料加工,桃溪镇的服装等各具优势的示范基地20多个。去年以来,实现销售收入超亿元,带动从业人员2万余人,从业人员年增收5000余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