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为了社会更加和谐安宁
为了社会更加和谐安宁
发布时间:2016-04-18
——内乡县以优质服务保辖区稳定侧记
内乡县政法系统始终坚持服务为先的理念,大力推行以“三沟通、三宣传、三指导、三帮助、三上门”为主要内容的“五三”模式,以优质服务赢得群众信赖,用实际行动践行警民沟通“零距离”,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保障了辖区治安稳定。辖区刑事发案呈平稳态势,群众满意度始终保持96%以上。
“三沟通”融洽警民关系
内乡县政法委结合“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了“政法干警驻村”工作,将干警进驻村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制度化、常态化,并包干到村、定责任到人。对辖区所有空巢、孤寡、独居等“三类老人”逐一摸底,了解掌握其生活情况,并录入系统,做到动态维护。对辖区所有企业,实行区域派警、结对共建,坚持第一时间了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问题,第一时间向企业通报辖区警情,第一时间听取企业方面关于加强“警企联动”好的意见建议,第一时间跟进和完善企业安全防范指导工作。进一步落实“干警进村居”沟通交流要求,深入社区、单位、群众家中,逐一了解社会治安状况,摸排梳理邻里、家庭等矛盾纠纷,掌握第一手资料。
“三宣传”增强防范意识
结合开展的“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该县从提升群众的防范意识入手,精心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为群众提供特色服务。强化自防宣传,向广大群众广泛宣传防火、防盗抢、防诈骗的安全防范理念和常识,让群众认识火灾的危害和盗抢骗犯罪的手段,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强化法律宣传,认真实施普法规划,深入单位、企业、学校、社区等,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形成法律传递,促进了人人学法遵法守法用法。强化爱心宣传,将道德楷模的先进事迹等制作成展板,在企业、学校等展出,提升辖区群众法律意识。
“三指导”筑牢安全防线
坚持防范在先,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最精确、最有效、最经济的安全服务保障。强化人防建设,在做强专业巡防力量的基础上,指导、监督企业设置与治安保卫任务相适用的治安保卫机构,并配备了专职治安保卫人员,定期组织其开展业务培训,提升企业内保卫人员的防范水平。强化技防建设,针对少数企事业单位不重视安保投入的问题,从维护企业利益的角度出发,通过推心置腹地算“安全账、经济账、声誉账”,使“安全也是效益”的理念深入人心,从而使各企业自觉落实安全防范主体责任,主动强化内部“技防”建设,由“你要求我这样做转变为我需要这样做”,形成良性长效机制。强化精确指导,把最大警力下沉基层,落实刑侦责任制,每日召开刑侦、网监、社区民警联合研判会议,分析辖区内和周边地区近期刑事发案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指导巡防人员开展精确防范,着力提升了防范效能。
“三帮助”贴心服务群众
对需要帮助的群众,派出所总是在第一时间提供贴心服务。帮助孤寡老人。对孤寡、生病、出行不便的老人,落实村组干部、志愿者为老人提供服务,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对老人实施帮助或救护。帮助特困群众。在深入摸排梳理的基础上,将辖区所有困难群众逐一与民警挂钩结对,实行志愿服务、倾力帮扶。帮助化解矛盾。及时发现化解群众矛盾。通过仔细工作,超前掌握, 提前介入,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29起。
“三上门”拉近警民距离
对群众有需要的,结合“三严三实” 教育实践活动,实行“三上门”服务。送证照上门。积极主动为群众办理各类证照,并在第一时间送到群众手中。特别是针对少数孤寡老人、病人不能到派出所办理证照的,组织所内户口协管员利用节假日携带照相器材上门服务,为他们采集指纹、拍照、办证,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送温暖上门。针对辖区居民无户、重户等特殊情况,组织社区民警上门了解有关情况,并将其提供的资料与当地派出所沟通,积极争取他们支持,努力为他们解决户籍问题。送文化上门。深入群众家中,将平安建设常识制作成画板,以文化的形式向群众宣传平安建设工作,传授防范技能,搭建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有效调动了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