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服务群众零距离 ——内乡县创新公共法律服务侧记

服务群众零距离 ——内乡县创新公共法律服务侧记

发布时间:2016-03-07 2016年3月7日 南阳日报 A5版:法治周刊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3-07


   
 自今年元月份全市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开展以来,内乡县综治办积极转变作风,创新公共法律服务理念,深入基层开展了“三调联动”、“三官一律”进社区以及“法律七进”等系列活动,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据统计,该县共免费为群众提供各类法律咨询4694人次,办理各类公证事务258件,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26件,指导调解纠纷569件,现场调解疑难复杂纠纷131件,开展个案心理辅导145人次。

    网络服务“微”平台

    架起“连心桥”

    为了给老百姓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该县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优势作用,相继推出了普法网站、“内乡公共法律服务”官方微博以及“法制内乡”、“内乡公共法律服务”两个微信平台,让群众能够随时随地学习法律常识、预约法律服务、咨询法律难题,并通过微博私信第一时间受理、回复群众的法律咨询、投诉建议,全心全意为群众提供细致入微的法律服务。此外,县法治办、普法办、法学会通过微博、微信平台积极宣传涉及集资诈骗、婚姻家庭、工伤保险、民间借贷、物业纠纷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法律问题,将线上法律问题咨询、公证、法律服务预约、惠民政策查询与线下审查、受理、指派相结合,与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形成网络与实体的衔接联动,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

    法律服务惠民生

    构筑“便民路”

    县司法局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县、乡镇工作站、村(社区)联系点“三级”网络建设,组建内乡县法律援助专、兼职律师队伍,全力打造内乡法律援助半小时服务圈,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直接参与村(社区)重大活动,当好“两委班子”依法管理决策的“参谋员”,当好群众维权的“服务员”、法制教育的“宣传员”。与此同时,加强法律援助示范窗口建设,构建法律援助“1122”案件质量管理机制,开展5000元以下继承类公证免费办理,公证法律援助等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开展上门预约办理服务。

   “三调联动”化纠纷

    当好“调节器”

    县综治委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创设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联动化解矛盾纠纷的“三调联动”工作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指导全县涉及物业、医患、消费、劳动争议等20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即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特别是在各村、社区开展了治安联调,化解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形成全方位辐射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实现了村、社区调解组织和调解人员“全覆盖”。今年以来,累计在各村、社区开展调解500多起,化解婚姻、邻里、继承权等纠纷396件,有力地促进了平安、法治、和谐内乡建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