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我县吹响“教育扶贫”冲锋号
我县吹响“教育扶贫”冲锋号
发布时间:2016-11-01
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前不久在内乡县召开,如若说这次会议是对该县脱贫攻坚“第一季”战役“小结” 的话,那么,眼下该县在脱贫攻坚征战中又超前谋划了可谓“第二季”战役的又一个大动作,这就是目前正以迅疾速度和空前力度推进的实现全县所有乡镇村中小学校和各教育阶段学生全覆盖的教育扶贫攻坚战。
“教育扶贫的重要性及深远意义,绝不要亚于产业扶贫。”10月31日下午,县长杨曙光主持召开全县教育扶贫工作推进会时,发出了脱贫攻坚第二季的动员令。这是继10月17日在马山口镇河西小学调研座谈教育扶贫工作之后的全面部署。
县委副书记刘玉斌,县委常委、副县长张少民,县政府党组成员周晓锋、陈永成出席会议,县政协副主席朱文华应邀出席。
杨曙光指出,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在第一波脱贫攻坚战役中,重点实施的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健康扶贫等扶贫举措,均属于“输血”范畴,唯有教育扶贫具有“造血”功能,其效果虽可能在三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显现,但是治本之策。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只要有一个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而成才,就会给家庭带来生机活力,会使整个家庭整个家族脱贫,最终消除代际贫穷。
杨曙光指出,教育扶贫是打造区域性教育高地的固本之路。教育是政府重要的一项公共服务,是民生中的民生,也最大的民生。内乡打造区域性教育高地,不仅仅要重视精英教育,也要关注基础教育。要把教育高地作为民生来打造,必须对各乡镇中小学和各阶段的软硬件等建设实行全覆盖,让孩子成长成才,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吸引人流、物流和消费,使内乡真正成为宜居宜业的地方。
杨曙光指出,贫困县正处于政策红利的窗口期。自全国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对贫困县出台实施的各种政策红利滚滚而来,应接不暇。诸如交通、旅游、国土等优惠政策,特别是证监会为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开辟了绿色通道,国开行便利的贷款政策,都给贫困县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牧原公司已在全国20个省市布局,而内乡作为牧原的总部所在地,为其成长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因此牧原公司对内乡有着特别深的感情,斥巨资回馈内乡人民、支持内乡教育发展,这在全省全国也是少有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抢抓机遇、时不我待、深度谋划,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杨曙光要求,教育扶贫要实现对全县各乡镇、村组的中小学各阶段的全覆盖;实现小学布局的中心化、硬件配置的标准化、教学手段的信息化,并要使师资在达标基础上的不断优化。各乡镇、各学校都要有规划编制和项目支撑,以乡镇为单位,制定落地空间的具体建设方案,将方案要素化、要素具体化,尤其是土地要素,各乡镇要主动与国土部门对接报批土地;具体由教体部门聘请咨询公司,制定教育扶贫总体实施方案,县城乡一体化发展公司作为承贷主体,各乡镇密切配合并组织实施建设。
杨曙光要求,对于牧原每年5000万元的教育基金的使用,要制定科学使用方案。一方面要分类设档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段中小学教师的激励。另一方面要充实引领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成立教育志愿服务团,建立合格的教师队伍;还可在全国范围内高薪招聘优秀的教师,充实教育志愿服务团。教体局要尽快研究制定教育志愿服务团的管理考核办法及薪酬激励方案。
杨曙光要求,对于中小学校的硬件建设,由教体局统筹编制规划,各乡镇要协助规划选址、土地预审等前期工作,务于11月15日前制定出具体方案,抓紧组卷报批;同时要及时与省国开行对接,争取年底前拿到政策性贷款。同时要求11月底前制定出教育志愿服务团的激励方案。对于信息化建设,县教体局要按全县一盘棋的要求,统筹解决。
会上,刘玉斌、张少民、周晓锋、朱文华等县领导分别做了讲话,并提出建议;教体局、马山口镇等单位做了详细情况汇报。牧原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曹治年代表牧原公司及董事长秦英林做了每年捐助5000万元连续20年,支持打造教育高地的庄严承诺。
各乡镇及县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牧原公司、国金公司应邀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