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突出教育引导 营造向善氛围
突出教育引导 营造向善氛围
发布时间:2016-09-29
编者按: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核心价值理念的引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大力推进公民素质提升工程,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感动南阳十大新闻人物评选等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大美南阳好人辈出,“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逐渐形成。为推动公民道德宣传的深入开展,充分展示“全民向善、人心思进”的南阳文明新风,今日,本版刊出笔谈文章,敬请关注。
突出教育引导 营造向善氛围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谈
许晓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时期,重视和加强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手段,在全社会营造出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
崇德向善要打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基。一个文明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有道德的社会。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整个社会进入矛盾错综复杂的转型期,涉险滩啃硬骨头需要我们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高尚有力的道德支撑,而这种道德支撑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离开了核心价值观,崇德向善就缺少了时代特征和时代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等,把崇德向善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
崇德向善要善用载体培育典型。崇德向善,要营造见贤思齐的氛围,前提是要“见贤”,要让“好人”和“善举”随处可“见”,可知可感,不断发现和表彰身边的好人和善行,经年不衰,形成一种社会常态。要开展各种活动,使青少年从小学习做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传承社会美德。要把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之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内乡县之所以近年来先进典型层出不穷,涌现出舍己救人的“最美奶奶”柴小女、人民的好村干部周建奎、勇斗盗贼身负重伤的退伍军人杨新耀等道德模范,成为引领内乡社会发展的“精神脊梁”,就是因为我们坚持以“践行核心价值观”为抓手,广泛开展评选“内乡道德模范”、“最美家庭”、“最美孝心少年”、“身边好人”等系列活动,立足不同行业的特点,一季度一个主题,通过公益广告、宣传橱窗、板报墙报、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立体化宣传典型,放大精神,从而讲好了内乡故事,传播了社会正能量。
崇德向善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久久为功。国家者,积人而成。遵守社会主义道德既是觉悟、也是义务,道德大厦的建设需要每个社会成员添砖加瓦。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既大力弘扬惊天动地的壮举,更注重发现普通群众中涌现出的义举善行,从细微处着手,在重抓精神培育和养成上做实功夫。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社会文明的养成需要长期一贯的坚持,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作为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深植于社会文明的沃土之中,深藏于善良百姓心中,也体现在社会各阶层人的文明行动中,只要我们坚持紧扣时代主题,坚守文明底线,把思想教育和社会教化深入群众思想,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久久为功,必将构筑起社会文明的精神高地。(作者系内乡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