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在内乡,感受跨越发展的强劲脉动
在内乡,感受跨越发展的强劲脉动
发布时间:2016-03-23
编者按:3月23日,南阳日报重磅推出内乡专版——《在内乡,感受跨越发展的强劲脉动》,报道分别从县衙历史文化街区的嬗变历程、产业集聚区的蓬勃发展、解读“内乡现场会现象”等不同侧面,展现我县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劲脉动,同时刊发我县产业集聚区、县衙历史文化街区、城市发展等多幅彩色图片。特将专版转发如下:
日新月异的内乡城市面貌
如今的内乡,其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强劲的后发优势的确令人吃惊!
5年间由全市的“经济洼地”一跃隆起为如今的发展高地,综合发展水平由全市第三方阵快速攀升到第一方阵:在2015年全市科学高效发展绩效考评中内乡名列第一!在全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该县经济增长逆势而上,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创新跨越发展的脉动愈发强劲!
解析内乡强势“逆增长”之密码,几大“关键词”可读懂答案:大格局、大手笔、大动作、快速度!
审看“收官之年”的内乡答卷,“分值”靠前的板块有快速隆起的县产业集聚区、“无中生有”且现已盛大起航的县衙历史文化街区、“扎堆”在内乡召开的省市级工作现场会……
回望该县的发展历程,如同展开一幅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画卷。从这个春天出发,内乡正在奏响“春之声”!
县衙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新地标 中原新名片
内乡县衙历史文化街区靓装出镜
用“无中生有”和“高端、大气、上档次”这些词来表述“新生”的内乡县衙历史文化街区可谓恰如其分。
为什么这样说?
这是缘于该街区短短三年间几乎是在一片“棚户区”的基础上硬生生地崛起了一座“新城”,缘于其前瞻性的设计理念、一步到位的配套设施、丰富独特的文化元素、“互联网+”等现代商业模式的渗入,与“国宝”文物内乡县衙博物馆的互融互补、管理机制的新而活、业态布局的专而强……
正因有此,如今的县衙历史文化街区才如春笋般拔节而起,蓬勃而极具张力。尽管今年1月才“开街”运行,但其繁盛的景象已成为古老县城内新的独特风景线,远近游客慕名而来。在日前组织的全市“三区”建设观摩会中,市委书记穆为民和居民、游客们一道徜徉其中,还饶有兴致地走进商铺与商家亲切交谈,详细了解经营、环境情况。眼下的“菊潭古街”,大小商铺鳞次栉比,使人目不暇接,各样风味小吃令人垂涎欲滴,精美独特的旅游纪念品让人爱不释手,丰富互动的曲艺节目、民俗展演等接连上演,书法、摄影、根艺等大赛引得游人纷纷驻足,阅吧、图书馆、电玩竞技等处人气火爆;华灯初上,这里流光溢彩,霓虹灯影映衬古朴明清风格的建筑,七街八巷中则是如织的人流,这些汇聚成景,呈现出一卷内乡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县衙历史文化街区里游人如织
回望县衙历史文化街区“无中生有”的嬗变历程,里面蕴含着诸多的故事。
其“出生”的初衷发轫于该县倾力打造的“旅游名县”战略。从2012年起,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着力推进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建设。借此契机,该县快速行动、高位起步,规划的内乡县特色商业区于2013年9月获省政府批复设立。该特色商业区定位于以文化旅游业、现代商贸业及休闲娱乐业为核心,县衙历史文化街区则作为特色商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力精心打造。该项目总投资6.95亿元,总占地125.47亩,总建筑面积23.79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县衙周边建筑、景观、配套设施以及城中村改造、异地安置等。该项目自2013年开工建设以来,现已累计完成投资4.81亿元,工程总量已建设51.5%,完成建筑面积13万余平方米。署右街已于2016年1月初开街营业,运转情况良好。观音寺、茶楼、非物质文化遗产楼现已成型,招商工作正在进行。作为另一板块的察院街也拟于今年后半年完成对外招商,届时整个街区将全面投入运营。
县衙历史文化街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演艺
该街区的开发建设,是与该县宝天曼生态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绑”在同一辆战车上的。有丰富旅游资源禀赋的内乡县把以“内乡县衙、宝天曼峡谷漂流、宝天曼联创5A级景区”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倾全县之力强势推进。在此过程中,作为5A级景区创建的龙头景区---内乡县衙博物馆的周边环境却实在不敢恭维:周边几乎被“棚户区”模样的老旧民居包围,大煞风景不提,甚至严重影响到景区消防安全;再者,因为缺少过硬的休闲、购物、娱乐“综合体”场所,使每年前来内乡县衙博物馆游览的上百万游客把这里仅仅作为“过路店”,游客停留时间短暂,旅游业对“三产”的拉动力弱化,这与该县打造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相去甚远。在此前提下,县衙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必然成为内乡乃至南阳旅游产业发展现阶段的现实需求,也成为该县旅游产业实现转型跨越的必然选择。
县衙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演艺再现历史风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于是,县内组织考察团的足迹留在了四川宽窄巷子、陕西袁家村等全国知名的历史文化街区;华中科技大学古建筑专家团队移师内乡,触摸文化肌理,高位制订详规:以县衙博物馆为圆点,将明清文化以现代时尚手法重现,让游客的思绪在千年历史中游走,在亲近历史文化的休闲体验中与现代商业互交互融,打造业态最全、功能最完善的一站式购物、休闲、娱乐、旅游中心。在详规出笼之前,市委书记穆为民数次专题听取汇报并提出建议。现今,“中原第一街、内乡老味道”和“游千年县衙、品万种美食”等广告语已经在县内、高速公路、电视、网站上炫彩推介。
灯火辉煌的内乡县衙历史文化街区夜景
高位启动,全面发力,县衙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推进速度令人惊诧。仅已建成的署右街区就有七街八巷,“弹丸之地”布局有美食、文化旅游产品、休闲娱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全国知名品牌连锁专卖等六大区域。建新如旧的明清建筑与古县衙风格高度匹配,徜徉其中,使人仿佛游走于历史时空。
运行中,县委、县政府按照“政府主导、公司经营、市场运作、统一管理”的经营模式,确保建设档次一步到位,打造文化符号标示明显的“中原特色历史文化名街”。
为保证经营档次的统一性和服务项目的多样性、可持续性,该县从街区运营伊始,摈弃他处商户“各自为战”、散乱经营的弊端,在县衙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的领导下,采取“统”的办法,从房屋产权人手中以统一租赁的形式将经营权收归。从去年年底开始,在全国公开网上招商,最终香港汇志商业发展有限公司接盘街区整体的商业运营,按照“一年成型、三年成势、五年成熟”的规划目标,高位启动、精细管理、稳扎稳打。目前,署右街区已入驻商户100余家,老板来自福建、江苏、湖北及省内,还有不少的商户亟待签订入驻合同。尽管开街时间不长,但整体运营开局良好,发展态势气势如虹。香港汇志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内乡项目部经理王志华说:“现在是‘一房难求’、‘僧多粥少’呀!”王志华介绍,待东区察院街区全部招商完成,整个历史文化街区可进驻商户超千家,吸纳数万人在此掘金淘银,进而打造出一个以旅游开发为主线的标志性商业中心,擦亮中原地区新的文化旅游名片。该县旅游局局长曹正平表示,县里已决定搭借国家5A级景区创建的“高铁”,将县衙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一个新的国家5A级景点。
县衙历史文化街区的璀璨夜景
窥一斑而知全豹。县衙历史文化街区现已闪亮示人,其建设进程中的几大特点特别亮眼:
细节,细节,还是细节。从详规出笼到动迁安置,从街区布局到风格设定、从地砖铺设到门头设计,不一而足,浩繁的每一步工作推进,都凝结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辛劳。县衙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主任王晓杰介绍,县委书记李长江、县长杨曙光两年间召开的现场推进会有几十场次,有时甚至达到每周三次,很多时候他们早上或者夜晚会悄悄地到现场察看,遇到问题或冒出灵感会立时安排解决并传达到位。王晓杰说:“书记、县长的工作节奏快,往往弄得我们赶不上趟儿。他们对街区建设的细节要求较高,也促使我们不敢掉以轻心。”
厚植文化元素。如今巡视县衙历史文化街区,让人感受最深的是这里浓厚的文化气息:不大的区域内,竟然矗立着数百个制作精美的灯箱式文化柱,上面精心镌刻着《大学》《尚书》等古书上的名言警句和历代先贤名句、官撰箴言,仔细品味,如同重读了一部大书,使人警醒使人感悟;曲艺民俗展演、书法、摄影、绘画、根艺、奇石等赛事活动接连不断;台湾美食节、中华名小吃评比等特色节庆活动屡屡吊起远近游人的胃口;组织书法雕刻名家为不同店铺镌刻的木质楹联,因独具特色而成一道道风景;银器玉器现场加工、捏泥人、红木制作、知府巡街、大调曲和宛梆曲目展演,等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街区轮番登场,给人们捧出了一场场文化盛宴……对此,县委书记李长江有此见解:“我们打造的既然是历史文化街区,就是要最大可能地让先进的文化‘驻’进来、‘传’出去,让文化植入成为街区的‘魂’。”
特而精的招商标准。关于这一点,在美食一道街中体现的特别突出。为锻造区域性美食高地,在选商时规定,凡是具有“中华餐饮名店”、“中华名小吃”资质名号或地方特色浓郁而且有较大名气的特色小吃,才有资格入驻。如今尽管街区开街不久,但已有来自天南地北的数十家特色餐饮名小吃齐聚于此,每天吸引数千人前来品尝,成为街区的新风景!
政府“有形的手”全程护航。对于刚刚起航的街区,县里多策呵护:县财政投入建亮化美化工程、统一购置独具特色的餐桌供商户免费使用、扶持电商企业把互联网思维接入街区、与周边景区联动采用景区门票“一卡通”优惠活动吸引游客、财政补贴中医名家出诊费用,资助图书室、阅吧、公益演出……
星级宾馆式配套服务。该街区管委会要求,步行街内实施24小时巡查,对每家商户的要求标准是每年客户投诉不能超过两次、果皮纸屑落地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等等。如此严苛的规定,使该街区的管理水平从一开始就攀跃到新高度。
文化旅游、现代商贸、休闲娱乐的互融互交,使“新生”的县衙历史文化街区正在成长为豫西南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产业集聚区:“聚”出新天地 打造“新引擎”
迅猛发展的内乡县产业集聚区
六年磨一剑这把“剑”就是内乡县产业集聚区。
六年间,几乎是在一张白纸的基础上“长出”了一座工业新城,“城区”面积由不足2平方公里猛扩到1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达到193个,其中四上企业67家,从业人员超过3.5万人。
六年间,集群发展模式已在该区催生形成了机械电子、新型建材、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造纸印刷包装、化工及新材料和正在进入“加速跑”阶段的“煤电运一体化”项目六大工业板块。其中,以机械制造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使该县“一县一业”的张力显现出强大的磁力效应,已成为内乡工业的闪亮名片。
六年间,该县的财政收入结构因为产业集聚区发生了质的变化:去年该县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27亿元,来自产业集聚区的收入就达到3亿元,占比超过41%,这一数字表明该县正在实现由传统农业县到工业强县的嬗变。
没有做不到,只有不敢想。六年磨砺,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内乡县围绕工业短板做文章,借助产业集聚效应,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拿出“拼命三郎”的勇气和壮士断腕的决心,突破求变,不仅扭转了工业不振的颓势,更以“内乡现象”、“内乡速度”、“内乡名片”在河南的产业集群建设大潮中脱颖而出,成为“夹缝”生存中弯道超车的典范。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以上仅仅是来自该县产业集聚区的部分“新闻”,它标示着该县的工业列车已驶入“高铁时代”。在业已形成的六大工业集群中,机械制造产业显得尤为抢眼。
总投资3亿元的飞龙五期项目
3月22日记者在南阳飞龙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五期项目车间采访时,看见工人们正在从德国进口的HSW双主机造型生产线上紧张作业。了解得知道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年可生产300万只涡轮增压排气管毛坯。
“我们生产的汽车排气歧管和涡轮增压器已进入奔驰、宝马、福特汽车的全球采购体系,眼下在国内每三辆汽车上就有一辆安装有我们的汽车水泵。”该公司副总经理席国钦自豪地说。
如今在内乡县产业集聚区,机械制造产业已成为该县工业发展实现“撑杆跳”的一个舞台,“飞龙制造”则是这个舞台上引人瞩目的领舞者!
总投资3.8亿元的宝天机电项目
五年多来,该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头雁效应”,围绕机械制造这一“命题”,采取延链、补链等措施,采取“上游招下游、下游找上游”的招商方法,集团化、成批量地招引相关联的企业入驻产业集聚区。眼下,以飞龙公司为龙头,先后上马了宝天机电、鹏翔科技、国宇密封、天一密封、宛泰粉末冶金等项目,着力发展汽车涡轮增压排气歧管、汽车水泵、防爆电机、密封件、北斗导航等相关配套的产品,形成了“汽车零部件铸造—高效电机—车载北斗导航—密封件”产业链。目前,产业集聚区现已入驻机械制造企业36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2015年建成投产项目12个,在建项目8个,新开工项目6个。
六年间,就使该县一个年产值达数十亿元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傲然挺立,并且其发展速度正在按下“快进键”,实现“加速度”,进而形成“雁阵效应”。
总投资6亿元的东福陶艺项目
鹏翔科技生产的电子水泵配件、国宇密封和天一密封生产的密封件、宛泰粉末冶金生产的车用压缩机配件及飞龙铸造、仁创覆膜砂等企业均为“飞龙制造”提供原料和配件,上下游企业相互关联,互为配套,既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又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在资金、技术研发等方面实现了集约效应。目前,该县已初步形成“汽车水泵—排气管—高效电机—密封”的产业链,飞龙公司、天一密封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飞龙公司先后荣获15项国家专利,国宇密封公司拥有10项专利,新建省级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3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为进一步培育壮大主导产业,该县专门制订机械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支持产业发展配套奖励政策,成立推进工作小组,纳入目标管理考核,细化任务分解,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协调会,经常进企业、到工地现场办公,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落实多项优惠政策,实行品牌战略奖励,强化金融支持和服务,为产业集群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同时,强力推进平台建设,总投资50亿元、规划建设500亩的内乡县机械电子产业园项目正在规划实施,并积极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招商,促进产业纵向延伸、横向集聚,上海飞利汽车零部件、深圳迪比科移动电池、深圳科越电子电磁炉等项目的入驻工作正在洽谈中。
盘点机械制造产业,有几大特点可圈可点:
招商选商,“称量”科技。南阳宝天机电公司利用拥有的专利技术生产的防爆电机转子,被多家防爆电机企业“争抢”。南阳飞龙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研发的涡轮增压器,可使汽车发动机最大功率增加40%……
总投资3亿元的天一密封项目
自主创新,瞄准前沿。国宇密封公司研发的无石棉长网抄取法生产技术全国唯一,天一密封公司研发的硅(氟)胶线垫生产技术全国独有,两家密封垫企业生产的20多个大类60多个系列8000多个品种的密封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一……
放开眼量,借“智”发展。“南阳国宇”完成对欧洲最大动臂塔机制造商威尔伯特集团的整体并购,豫企抄底欧洲老牌名企,成为河南首例、中国第三起成功并购德国整机企业的案例;“南阳飞龙”不仅从德国引进成套高端设备,还建立博士后工作站……
面对气势如虹的发展态势,内乡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把眼光瞄向了远方:通过3年到5年的努力,内乡县产业集聚区实现新的“十个一”目标——培育一个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优势产业、一个年产值超20亿元的骨干企业、10家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再培育一家上市公司……
有此,内乡实现“工业强县”的目标还会远吗?
管窥“内乡现场会现象”:敢立新标杆 谋划新跨越
去年以来,“内乡现场会现象”正在成为该县对外宣言的一个热词!
缘何这样讲?这是因为去年一年间,先后有11个国家、省、市级单项工作现场会“扎堆”在内乡召开,出现了在该县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现场会现象”:全国浓香型特色烟叶开发重大专项、全省政法系统基层平安建设、全省纪检“四督四查”、烟叶收购、畜牧业发展等全国、“省字号”现场会,全市基层组织建设、“三区”建设、林业、扶贫开发、烟叶、粮食、公路建设等“市字号”现场会……还有全国石材协会年会、全国衙署文化研讨会等特色会议也“挪”在了内乡召开。
密集的现场会接连在曾经名不见经传,甚或一度是“宛西经济洼地”的内乡高调举行,这在内乡发展史上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开了历史先河”。据查证,在2015年之前,在该县总计举行过两次“省字号”现场会:1993年的全省计划生育现场会和2014年的全省林业生态建设现场会。
一年间11个现场会,内容涵盖多个层面,内乡探索出的经验引来了来自省内外越来越多的“取经团”。出现在内乡的“现场会现象”,是对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在新常态下驾驭全局工作能力的肯定,也为“古老而开放的内乡”新添了诸多闪亮的“金字名片”。
协调共进的“内乡力度”,是该县在工作谋划上和推进中“敢树新标杆、勇于争一流”精神的生动体现。驻足回望内乡近年来的发展史,“定力”和“韧性”两个词应该成为标签。
在今年举行的全县大会上,县长杨曙光讲到“内乡的经济增长逆势而上,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面处于全市第一方阵”。闻此,全县干群倍感鼓舞和振奋。这是因为内乡取得的这一成绩,实在是来之不易。
8年前,内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一度跌落到全市各县区的谷底。知耻而后勇,自此县委、县政府下定了壮士断腕、背水一战的赶超决心,团结和带领全县干部群众,瞄准“工业强县、旅游名县、林牧大县”发展目标,按照“三年决战出洼地”、“三年提速登台阶”、“三年决胜上水平”的“三个三年”战略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稳扎稳打,持续求进,弯道超车,跨越攻坚,按照规划节点,顺利完成了战略任务,在“十二五”的收官之年,该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指标提前实现了由全市第三方阵跨入第一方阵的巨变。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面对“十三五”时期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蓄足力量的内乡又勾勒出新的发展图景,全县干群正铆足劲儿向前奔,行稳致远,步履铿锵!
统筹:田云章
执行:樊翠华 崔 鹏
组稿:阎亚平 张 戈
摄影:崔 鹏 樊 迪 樊 珂
庞 磊 齐延波 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