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环保“铁门槛”倒逼“绿色转身”
环保“铁门槛”倒逼“绿色转身”
发布时间:2016-03-21
内乡以绿色发展理念营造新优势
环保“铁门槛” 倒逼“绿色转身”
编者按:3月21日,南阳日报刊发头版头题《内乡以绿色发展理念营造新优势--环保“铁门槛”倒逼“绿色转身”》,报道内乡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对环境污染的铁腕治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的双赢。
内乡县牧原科技公司的温室大棚利用沼液沼渣种植水果,亩效益可达4万元;岞曲镇一年间打造的万亩万寿菊种植基地绿了荒山,美了乡村,富了百姓;每年以薄壳核桃为主的3万亩经济林造林速度使荒山坡变身“金银坡”;鹏翔科技制造的平板电脑、汽车导航仪等电子产品出口8个国家,换回了不少外汇……
目前在内乡,以上“新闻”仅是该县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中的花絮。近年来,该县在工农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旅游开发等方面,以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标尺,全领域着力发展绿色产业,不断造就发展新优势。
“三个十万亩”正在把“美丽”变成生产力。针对全县72万亩的宜林山坡,该县咬定经济林发展不动摇,确立发展十万亩油桃、十万亩薄壳核桃、十万亩茶叶的目标,科学规划,重抓重推。4年间,全县为此已多渠道累计投入7亿多元。目前,油桃发展面积达6.4万亩,成为全国较大的油桃种植和集散基地;发展薄壳核桃7.2万亩,摘得“中国核桃之乡”殊荣;发展茶叶3.4万亩,成为全市最具发展潜力的茶叶种植基地。
提高环保门槛,做强生态产业。对内,三年来已关停小石材、小冶炼及颗粒塑料作坊500余家,捣毁、关闭、拆除矿口、养殖场等230余个,眼下正在全县全面开展环保整治会战;对外,在招商引资中明确规定:无论何种项目,不论多少投资,凡环保不达标者一律免谈。去年以来,就有累计10余个投资均超5000万元的项目被拒之门外。相反,一大批科技含量高、低耗能无污染项目落地生产,已形成的机械电子等六大产业集群正引领着全县工业升级、结构调整。
循环经济推动绿色发展。河南牧原养殖有限公司用猪粪生产沼气,用沼气发电,用沼液当肥入田;飞龙公司废砂利用,既实现清洁生产又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全县数十家企业实现废水、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了污染又“捡回”了财富,更为以后做大做强增添了“底气”。
在绿色理念的引领下,内乡经济社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财政收入去年完成7.27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增速居全市前列。如今的内乡,景色如画生机勃发,后发优势正在推动该县步入新的发展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