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潭文学
陪狄宝心教授考察夏馆秋林绝句五首(并序)
陪狄宝心教授考察夏馆秋林绝句五首(并序)
发布时间:2016-04-20
暮春三月丙寅日,陪中国元好问学会会长、忻州师院教授狄宝心先生赴夏馆秋林考察元好问在此归隐游历时行迹。沿湍河过赤眉,至夏馆冲,访湍河店、秋林寺、火石坡、石门沟,复过湍河至夏馆镇,观北寨门,感慨良多,作诗以记。
马鸿莹陪同狄宝心教授考察秋林寺
一、寻迹秋林寺
千里风尘只为缘,内乡金令有遗山。
秋林寺瓦藏前事,相约霜红忆旧年。
注:金令,金代县令。遗山,即元遗山,名好问,字裕之,遗山为其号。元好问于1227年到内乡任县令,翌年丁母忧,后移家夏馆秋林寺湍河边。
夏馆秋林寺遗址
二、勘察湍河店
湍河店傍古湍河,叟妪音声味正拙。
遥想当年香火旺,僧俗对弈在山阿。
注:湍,《水经注》音“专”。“湍河店”当地百姓至今仍念作“zhuānhé diàn”,在秋林寺南湍河边。
湍河店春景
三、过火石坡
突兀孤峰火石坡,人言故事遗闻多。
谁知元令曾隐此,却道王坟在后窝。
注:王坟,王希孔之坟墓。王希孔(1852—1929),字时若,别名福阳,内乡赤眉福山村王营组人。有田二千亩,富而好义,遇义举倾囊助千金不惜,为内乡民国时期著名乡贤。人言其坟在火石坡南山凹里。
火石坡远景,当地人称元好问曾在此山下湍河边结庐而居
四、石门桥眺夏馆川
当年烟雨此门收,乘兴晴明过肆流。
春暮寻芳临夏馆,何时湍浦变滩涂?
注:元好问在夏馆秋林时,曾自石门沟口渡湍河秋游,并作诗《晓发石门渡湍水道中》。现石门沟口架有大桥一座,为南阳最高桥梁。
石门沟口石门大桥
五、访古夏馆镇西寨门
三国夏侯初设馆,山川坐守鸟难还。
元师隐潛消幽迹,独过西门作野猿。
注:夏馆因东汉魏将夏侯惇设馆守川而得名,旧有东西南北四寨门,现惟留西寨门。元好问归隐夏馆秋林后常出西门游西山。元师,指元好问。
夏馆古镇西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