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新农人上学记

新农人上学记

发布时间:2017-12-11 12月11日南阳日报A2版:要闻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2-11

       点鼠标、下载软件、实操训练,全是新技术;共享经济、农艺经济、田园综合体,全是新名词。12月1日,在内乡县杂交构树产业扶贫基地,来自全县16个乡镇的55名新农人正在紧张学习。

       手机连着电脑,电脑连着投影仪。课堂上,该县农广校副校长王广杰一面示范如何下载农广通服务平台APP,一面讲解该平台的功能,“这里有各种农作物的种植与推广技术;这里是新农资、新产品信息介绍;这边是专家线上解疑……”

       “没想到咱这拿锄头的手也捣鼓起手机来,还用上了移动互联网。”“实用,长见识。”学员们对这堂“移动互联网+农业”课反响很强烈。来自赵店乡花洼村的贫困户黄华说:“上这课既兴奋又紧张,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漏掉一个字,最后手机都戳没电了。”

       “俺们村为来接受培训都挤破头,俺是抓阄才来的。”灌涨镇刘岗村徐氏家庭农场主徐广杰激动地说,2015年堂弟徐红雷经过培训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回去的头一件事就是联合堂兄弟几个成立了家庭农场,这几年种啥、咋种、如何卖,农技专家全程指导。现在,农场扩大到300多亩,栽种着大樱桃、迎霜红桃、黄金梨等紧俏果,通过建品牌、精管理、办网站,果优价高不愁卖!村里人都眼气,争着学技术,带动了一大批人发展林果业,俺们村都成林果专业村了。

       “俺这老把式是不中了,得赶紧学习新技术,才能土里刨出‘金娃娃’。”夏馆镇60岁的种田大户刘福明说,以前,总认为咱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还能不会种庄稼,结果“经验饭”能吃饱但吃不好。

       县农广校校长赵占敏告诉记者:“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培训机构+主导特色产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模式,按照授课、实训和分散指导相结合,把实践课堂搬进高产示范田、现代生态园,搬进日光温室大棚现场教学,手把手指导,使学员们一听就会,一看就懂。”

       近年来,内乡县出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扶持奖励办法》,大力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该县被认定为国家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目前,已培训农民1328人,认定新型职业农民(初级)452人,初步探索建立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制度,催生了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