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
瞅瞅内乡余关讲习所里在讲啥?
瞅瞅内乡余关讲习所里在讲啥?
发布时间:2018-11-30
“这根枝条要剪掉,有利于通风。”
“拉枝绳子要拉紧。”
……
11月29日,在余关镇石庙村,陈中华正在桃树地教果农修剪桃树。陈中华种果树有好几年了,通过种植,自己也成为“土专家”,被村里聘为讲习所的讲师,指导大家种果树。
内乡县创建讲习所以来,余关镇利用“道德讲堂”“党校”“农家书屋”“田间地头”等场所,从镇农技、司法所、烟办等不同的领域聘请有经验、有实践操作能力的同志聘为讲师,采取集中培训、集中宣讲,分散田间地头点对点、面对面教育培训。
镇长邢永海说:“2018年,余关烟叶面积的回升,讲习所功不可没。”
因为余关属于丘陵旱作农业乡镇,水源相对不足,对烟叶生产有所制约。讲习所在时间、空间、人员上不受限制,通过讲习所给群众讲政策、讲市场、算细账,打消群众顾虑,群众流转土地种植烟叶,才有了今年烟叶回升的规模和效益,也为2019年面积扩张打下了基础。
如今,余关镇通过讲习所培训,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贫困户)”的方式,成立各类合作社23个,种植薄壳核桃、豆角、迷迭香、艾草、花卉苗木、油料牡丹等,解决上有产品、下有销路的问题。
今年五月份,参加培训的子育村联户组长贾学峰在“讲习所”听了豆角种植课后,与张新合合伙种植麦茬豆角37亩,收入22万元,除去觅人浇水、采收等务工费11.7万元,每人挣了五六万。合伙人张新合说:“我们祖祖辈辈种惯了玉米、土豆,通过讲习所讲解,我算了一笔细账,种玉米每亩产六七百斤,折算合五六百多元,除去种子、肥料、劳动力等支出,基本就没有多少了,所以决心试一试种豆角,没想到种一季就可以抵得上种几年玉米。”
可喜的是,通过讲习所的不断讲解,实地的收益,子育村贫困户刘红福表示明年自己要种两三亩豆角。
余关村支部书记余书军介绍,2018年,合作社在该村流转了2797亩土地种植艾草,全村贫困户土地都流转给合作社,只需群众除草、浇水等,每亩收益1900元,艾草成为了余关村新的主导产业。
在脱贫攻坚中,我们要按照“培训农民、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思路,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积极发挥讲习所功能,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镇党委书记路登伟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