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明实践

文明实践

五抓五促推进“春季提升行动”顺利开展

五抓五促推进“春季提升行动”顺利开展

发布时间:2018-04-08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4-08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真正的攻坚和“啃硬骨头”阶段,根据市县安排,乍曲镇紧紧围绕“春季提升行动”方案具体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成效导向,聚焦贫困村脱贫和贫困户精准脱贫,动员和组织所有力量,统筹推进“带表入户、逐项核实;收入算账、宣讲政策;对照标准、查找不足;分类交办、狠抓落实”各项措施,截至目前,所有底子全部澄清,正在汇总上报,同步开展立行立改和成效提升,具体做法是:

        一、抓基础建设,促短板补齐。一是在贫困村退出上,我们严格对照大“七个一”、小“七个一”贫困村退出标准要求,逐村列出清单,商量对策,找资金上项目逐个落实。二是在贫困户退出上,在达到人均收入标准的基础上,统筹考虑“两不愁、四保障”,确保不错评、不漏评、不错退。逐户建立脱贫台账,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利用ppp项目、行业扶贫项目、易地搬迁项目、危房改造项目等逐步解决“两不愁、四保障”所有问题,确保贫困户享受政策无遗漏,顺利脱贫无硬伤。
        二、抓产业扶贫,促持续增收。按照县“1+5+N”要求,大力在“N”上作文章。一是在村级集体收入上,巩固贫困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同时,大力发展烟叶、增扩土地复垦、盘活集体资源、发展特色经济等措施,增加集体收入,2017年,单通过拆旧复垦一项,多的村增收超百万元,少的村也在30万元以上,实现有钱能办事,培育新产业多赢局面;二是在贫困户收入上,在全面落实“全覆盖”的同时,结合该镇产业发展实际,逐步形成“菊、茶、果、烟、蔬、艾”六大生态支柱产业,坚持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五化”统筹,明晰产业发展方向,持续不断做大做强,运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企业加入扶贫队伍,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增扩郦邑贡菊3000亩,规范管理可采茶面积1.5万亩,新发展艾草种植800亩。如孙岗村,争取帮扶单位内乡县衙采取个人捐、单位拿的办法,筹资10万元,注资孙岗艾草发展专业合作社,与合作社签订协议,在脱贫攻坚期内每年对贫困户分红1000元,攻坚期后资产归村集体所有,不仅能带动当地群众发展艾草产业积极性,同时增加了村集体和贫困群众收入。
        三、抓“三带五联”,促满意度提升。一是通过打造宣传长廊、悬挂宣传横幅、刷写墙体标语、张贴“五卡一表”、启用村级大喇叭、开展有奖知识问答、召开联户组座谈会、茶话会等多种形式,对贫困户、脱贫户、非贫困户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宣传,使扶贫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充分发挥联户组作用,特别是对联户组长反复培训、引导,切实开展“十星三美”评选活动,使联户组真正形成荣辱与共、联心联力、联动联责、共同进退的联合体。三是把“三带五联奔小康”活动与村容村貌、户容户貌整治、植树造林、美丽乡村建设、整村推进、危房改造等工作进行有效衔接和结合,切实提高贫困户、非贫困户满意度。
        四、抓转移就业,促群众增收。一是在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就业上下功夫。通过出台专门的奖补激励措施,加大项目与贫困户融合度,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明确产业每带动1户贫困户就业,并实现年增收3208元以上的,镇财政将补企业100元;二是在开展贫困群众技能培训上下功夫。积极协调县人社局搭建平台,已在王井、孙岗、庙湾、乍曲等村开展农村实用技能培训600余人,同时,鼓励有劳动能力和意愿贫困人口外出务工就业,实现转移就业脱贫致富。三是在增设扶贫就业车间和扩大就业基地上下功夫。在服务推进魏营仙鹤切纸加工点满负荷运行的同时,积极协调在集镇新建加工点,已顺利动工,结合“千企帮千村”活动,协调天意制衣、银河彩印等企业计划在上庄、清泉建设加工点,正与返乡创业人员洽谈,计划在孙岗村新建鞋业加工点,目前,加工租赁房舍已选定。
        五、抓“两委”换届,促精神振奋。乍曲镇作为全县“两委”换届试点乡镇,提前推进此项工作。我们超前谋划,提前着手,本着换出风气、换出精神、换出稳定的指导思想,结合在2017年脱贫攻坚中存在的“压力大不想干、年龄大不会干、态度不积极应付干”等现象,提前对8名村干部进行劝退,新选拔考核8名年级轻、学历高、有能力先进人员先期进村协助工作,既要保障换届选举平稳顺利,同时形成导向,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提升推进脱贫攻坚精气神,从而为脱贫攻坚和各项工作夯实基础。
 
分享